《“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明確要求,建立體現中醫藥特點的中醫醫療服務衛生技術評估體系,旨在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服務效能,推動中醫藥服務從“可及”向“優質”躍升。中醫藥衛生技術評估是傳統醫學經驗與現代循證科學之間的紐帶,通過從個體化經驗向系統性證據整合演進,為中醫藥服務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當前,中醫藥衛生技術評估亟需縱深發展,以破解傳統經驗與現代評估體系的適配難題。本專題從理論層面分析衛生技術評估與循證醫學的協同邏輯,從應用層面探索適應性評估工具的實施路徑,以提升服務精準度,推進中醫藥衛生技術評估規范化發展。
特邀策劃顧問
王永炎 院士

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榮譽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中醫研究院院長,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科協第六屆和第七屆常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醫學、中藥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計劃項目專家指導組組長。先后主持國家“973計劃”項目、“863計劃”項目、WHO國際合作專項、國自然國社科重大科研項目等。從事中醫醫療、教學、科研、管理50年,在中醫腦病研究、中醫藥應對傳染病研究、中醫藥標準化等方面工作業績突出。
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多項,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國家級榮譽。主編出版《臨床中醫內科學》《今日中醫臨床叢書》等50余部具有學科影響力的專著,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