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5)11-0190-03
在小學數學教育領域,核心素養的培養已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小數乘法\"作為小學數學高年級的關鍵內容,通過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能夠更系統地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提升核心素養。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打破了傳統單課教學的局限,從整體視角出發,整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過程,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掌握知識技能,更能發展數學思維、培養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精神。
一、“小數乘法\"大單元教學目標設計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對小數乘法的數學原理及其教育效果有全面的理解,全面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與原理,熟練掌握小數乘法筆算及口算技巧,確切認識整數乘法的運算規則在小數運算領域亦具普遍性,可利用這些運算規則對小數乘法進行簡捷處理。運用小數乘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難題,能夠依據實際情況恰當地選取近似值。[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學習方式,經歷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分析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借助圖形直觀、生活實例等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小數乘法的算理,發展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小數乘法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細心計算、自覺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以及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
二、“小數乘法\"大單元教學內容
(一)教材內容結構
人教版小學數學高年級教材的“小數乘法\"單元,對小數與整數相乘等進行了系統講解。教材從整數乘法引人,通過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引導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二)教學內容整合
在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整合。例如,將小數乘整數和小數乘小數的教學進行整合,讓學生在對比中發現兩者的異同,更好地理解小數乘法的算理。[在練習課中,將積的近似數、簡便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融合在一起,設計綜合性的練習,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重難點分析
1.重點
領悟小數乘法的原理,理解小數乘法的運算邏輯,采用整數乘法運算的原理,對小數乘法實施簡化的計算,運用小數乘法策略攻克現實困境。
2.難點
理解小數乘法中因數與積的小數點位置的確定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如何根據具體情境選擇合適的解題策略。
三、“小數乘法\"大單元教學方法選擇
(一)情境教學法
構建多層次的現實場景,如購物、出行等,結合小數乘法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驗小數乘法的實際應用實例,喚起學生的求知熱情與探索意愿。實施小數與整數相乘的教學活動,可安排購買文具的情境,指導學生進行小數單價文具的總價估算,導出小數乘以整數的課題。
(二)探究式教學法
依托整數乘法經驗,采用類比遷移路徑學習小數乘法。對小數與整數乘法實施教學階段,指導學生復習整數乘法的定義及運算流程,將整數乘法原理引入小數乘法教學實例。對小數運算實施整數乘法運算定律的實踐,亦可采取計算、觀察、比較等途徑達成,證實小數乘法運算定律與整數乘法運算定律的對應性。
(三)遷移類推法
制定針對性強的練習題目,增強學生小數乘法的知識掌握與技能應用水平。練習題分為基礎、提升與拓展三個階段,基礎階段訓練集中于小數乘法的基本運算,著重培養學生在知識應用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旨在拓展學生思維邊界,促進創新成長,
(四)練習鞏固法
開發層次化的練習樣本,增強學生小數乘法的知識掌握與技能應用水平。練習題分為基礎、提升與拓展三個階段,基礎階段訓練集中于小數乘法的
基本運算,著重培養學生在知識應用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旨在拓展學生思維邊界,促進創新成長。
四、“小數乘法”大單元教學過程設計
(一)單元導入(1課時)
播放一段超市購物的視頻,視頻中展示商品的價格標簽(包含小數)和顧客購買商品的數量,最后顯示顧客需要支付的總價。引導學生觀察視頻,提出與小數乘法相關的問題,如“如何計算購買多種商品的總價?”“為什么總價是這樣計算的?\"通過學生的問題,引出本單元“小數乘法\"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明確本單元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
(二)小數乘整數(3課時)
1.第一課時: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復習整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如 3×5 表示5個3相加,計算時用乘法口訣“三五十五”。出示教材中購買風箏的情境圖,每個風箏3.5元,買3個風箏需要多少錢?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3.5×3 ,讓學生嘗試計算 3.5×3 ,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可能出現的方法有: ① 將3.5元轉化為35角,35×3=105 (角),105角 =10.5 元; ② 用加法計算, 3.5+ 3.5+3.5=10.5 ③ 按照整數乘法計算, 35×3=105 ,因數3.5有一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一位,點上小數點,得到10.5。完成教材中的做一做和相關練習題,讓學生鞏固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第二課時:小數乘整數的練習課
出示一些簡單的小數乘整數的計算題,讓學生進行口算和筆算練習,如 0.7×3.2.4×5 等,重點關注學生的計算準確性和小數點位置的確定。設計一些與生活實際相關的問題,如一支鉛筆0.8元,買12支鉛筆需要多少錢?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和應用。讓學生思考如果一個因數是小數,另一個因數是整十、整百數時,如何進行簡便計算。例如 0.3×20 ,可以先計算 3× 2=6 ,再看因數0.3有一位小數,20末尾有一個0,抵消后積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得到6。
3.第三課時:積的變化規律在小數乘整數中的應用
回顧整數乘法中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幾倍,積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出示一些小數乘整數的算式,如 2.5× 3=7.5,25×3=75,0.25×3=0.75 ,讓學生觀察因數和積的變化情況,探究積的變化規律在小數乘整數中的應用,如:已知 12×5=60 ,那么 1.2×5=?12×0.5=?1.2× 0.5=? 通過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積的變化規律在小數乘整數中的應用。
(三)小數乘小數(4課時)
1.第一課時:小數乘小數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復習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和積的變化規律,為學習小數乘小數做準備。出示教材中給宣傳欄刷油漆的情境圖,宣傳欄長2.4米,寬0.8米,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千克,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2.4×0.8 ,引出小數乘小數的問題。讓學生嘗試計算 2.4×0.8 ,啟發學生將小數轉化為整數進行計算。
2.第二課時:小數乘小數的練習課
安排一些小數乘小數的計算題,如 1.3×2.4 、0.56×0.8 等,讓學生進行筆算練習,強化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技能。出示一些學生在計算小數乘小數時容易出現錯誤的典型算式,如 1.2×0.4=4.8 (小數點位置錯誤) 0.35×0.2=0.070 (積的末尾0未化簡),讓學生找出錯誤并改正,加深對小數乘小數計算方法的理解。設計一些與面積計算相關的實際問題,如一個長方形花壇,長3.6米,寬2.5米,求花壇的面積。通過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學生運用小數乘小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第三課時:積與因數的大小關系
出示一些小數乘小數的算式,如 0.2×0.3= 0.06,2×0.3=0.6,2×3=6 ,引導學生審視乘積與因數間的數值互動性,探討一個因數小于、等于、大于1時的特點,積與另一因數的大小對比。引導學生梳理:
若一個因數小于1,其乘積小于彼因數;若因數之數值為1,乘積與另一因數等量;若一個因數超過1,其乘積大于另一因數。引導學生無需進行算術運算,直接辨識因數與積的量級差異,如 0.5×0.8 (積小于0.5和0.8) 、3.2×1.1 (積大于3.2和1.1)等。
五、基于核心素養的“小數乘法\"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反思
從核心素養培育的立場看,數學抽象能力培養階段,依托生活購物等實際情境的互動,學生成功將實際問題抽象為小數乘法模型,增強了抽象邏輯能力。于邏輯推理能力訓練階段小數乘法法則推導對部分學生形成障礙,以整數乘法知識為基石,遷移過程略顯滯澀,集體互動階段參與度偏低,邏輯思維鍛煉效果欠佳。數學運算范疇,多數學生在大量練習的基礎上,已熟練掌握計算方法,計算精度與速度不一,簡便運算的運用需進一步強化。數學建模階段,應對復雜難題,某些學生在模型構建方面表現不佳,凸顯了建模素養的改進潛力巨大。于直觀想象素養的培育階段,方格圖教學輔助作用明顯,學生群體在算理理解上存在挑戰。后續教學應針對這些問題進行針對性優化,優化教學手段,彌補薄弱環節,有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水平。
參考文獻:
[1]羅翠婷.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大單元教學探究[J].文淵(中學版),2023(8):502-504.
[2]向婧,韓菲,尹雨婷.基于大概念的UbD探究實踐單元教學設計[J].現代中小學教育,2024,40(6):18-24.
[3]何煜燁,王爽,孫佳鑫,王鑫.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研究[J].甘肅教育研究,2023(9):76-79.
作者簡介:
魏建英(1975年12月一),女,漢族,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