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全等三角形解決綜合問題,掌握輔助線的構造技巧,不僅限于全等三角形的應用,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幾何能力,畢竟輔助線的構造方法靈活多變,依據不同的圖形條件和需求,所采取的構造策略往往各不相同.這些策略能夠幫助我們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接下來,我們將通過一個具體的例子,深入剖析在復雜幾何問題中如何構造全等三角形,并探討其在幾何解題中的實際應用,
1截取線段構造法
構造全等三角形的綜合問題中,圖形的旋轉問題屢見不鮮.解決這類問題時,關鍵在于理解旋轉圖形的特性,即旋轉后圖形的某些線段長度和角度保持不變.為了有效利用這一特性,我們經常會借助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或相關性質.在實際操作中,有時需要對圖形中的某條線段進行適當截取或延長,并在圖形中巧妙添加輔助線,從而構造一個新的三角形.這一構造過程,是為了能夠根據題目給出的條件,證明新構造的三角形與原圖中某個三角形全等.一旦建立了這種全等關系,我們就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解決題目所提出的各種綜合問題.這種方法不僅加深了我們對圖形旋轉性質的理解,也鍛煉了我們運用三角形全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1(2024·江蘇省鎮江市初三檢測)已知 ∠MAN=α ( 0°lt; αlt;45°; ,點 B,C 分別在射線 AN .AM 上,將線段 BC 繞點 B 順時針旋轉 180°-2α 得到線段 BD ,過點D 作AN的垂線交射線 AM 于點E .如圖1,當點 D 在 ∠MAN 內部時,作 DF//AN ,交射線 AM 于點 F ,用等式表示線段 EF 與 AC 的數量關系,并證明.

解析:線段 EF 與 AC 的數量關系為 EF=2AC 在射線 AM 上取點 H ,使得 BH=BA ,連接BH,DH ,取 EF 的中點 G ,連接 DG ,如圖2.
因為 BH=BA ,所以 ∠BAH=∠BHA=α ,所以∠ABH=180°-2α=∠CBD ,所以∠ABC=∠HBD .又因為 BC= BD ,所以 ΔABC?ΔHBD ,所以AC=DH . ∠BHD=∠A=α ,所以 ∠FHD=∠BHA+∠BHD= 2α .因為 DF//AN ,所以 ∠EFD= ∠A=α - ∠EDF=∠N=90°. 又因為 G 是 EF 的中點,所以 GF=GD,EF=2GD ,所以 ∠GFD=∠GDF= α ,所以 ∠HGD=2α ,所以 ∠HGD=∠FHD ,所以DG=DH .又因為 AC=DH ,所以 DG=AC ,所以可得 EF=2AC :

評析:本題考查旋轉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并理解旋轉的性質是解題的核心.
2角平分線構造法
有關利用角平分線定義或性質來證明三角形全等的問題,要注意題目中給出的關鍵信息,然后利用角平分線性質、對角互補、線段相等等,將這些信息轉化為構造證明三角形全等中的對應角度或邊長問題,有些題目也可能需要通過作輔助線的方式來進行,如根據性質向角的兩邊作垂線,以及利用軸對稱構造全等,將復雜的數學問題轉化為簡單的模型問題.
例2 (2024·江蘇省常州市初三檢測)平面直角坐標系中,O是坐標原點,直線
x+8分別交x 軸、
軸于 A,B 兩點,點 c 在 y 軸上, AC 平分∠OAB :
(1)如圖3,求點 c 的坐標;


(2)如圖4,點 M 在線段 OC 上,過點 M 作ME ⊥
OC 交 AC 于點 E ,過點 E 作 EF//y 軸交 AB 于點 F ,已知點 M 的坐標為 (0,t) ,設 EF 的長為 d ,求 d 與 Ψt 的函數關系式(不要求寫出 χt 的取值范圍);
(3)如圖5,在(2)的條件下,連接 FC 并延長交 x 軸于點 N ,過點 N 作 NH⊥AC 交AC 的延長線于點 H ,連接BH,OH ,若 ∠OBH-∠OAC= 45° ,求點 H 的坐標和
的值.

解析:(1)如圖6,過點 c 作 CP⊥
AB 于點 P .因為 AO⊥BO,AC 平分
∠OAB ,所以 CO=CP ,所以 
(204號易得點 A(6,0),B(0,8) ,
所以
,所以 
,所以 OC=3,BC=5 ,所以點

,(2)設直線 AC 為 y=kx+b ,所以 解得
2所以直線AC為y=
x+3.因為ME⊥α ,點 M 的坐標為 (0,t) ,由
,可解得 x= 6-2t ,所以點 E(6-2t,t) .因為點 F 在 AB 上,直線 AB 為 x+8,EF//y軸,可得y=
3t,所以點F(
,所以 d= 
(3)如圖7,過點 H 作 HR⊥x 軸于點 R ,延長 NH 交
軸于點 Q ,則 ∠OBH- ∠BQH=∠BHQ.
因為 NH⊥AC ,所以∠CHQ=90°=∠AOC .因為∠HCQ=∠OCA ,所以可得∠BQH=∠OAC ,所以∠OBH-∠OAC=∠BHQ. 因為 ∠OBH-∠OAC= 45° ,所以 ∠BHQ=45°=∠BHA .因為 AC 平分∠BAO ,所以 ∠OAC=∠BAC ,所以 ∠BAH= ∠BQH 又 BH=BH ,所以 ΔBHQ?ΔBHA ,所以QB=AB=10 ,所以 OQ=8+10=18. 因為 ∠BQH=

∠OAC ,所以 tan∠BQH=tan∠OAC ,所以 
即
,所以 ON=9 ,所以點 N(-9,0) 0
設直線 NQ 為 y=ex+18 ,所以 -9e+18=0 ,解得 e=
2,所以直線NQ的解析式為 y=2x+18 ,于是聯立
,解得 所以點 H(-6,6) .因
為點 N(-9,0)?C(0,3) ,同理可得直線 NC 為 y=
3x+3,聯立
解得
即點 F(3,4)
又因為點
,所以 6-2t=3 ,解得
A
經檢驗符合題意.
所以,點 H 的坐標為 (-6,6),t 的值為 
評析:本題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一次函數的應用、勾股定理的應用、角平分線的性質、銳角三角函數的應用.第(1)問過點 c 作 CP⊥AB 于點 P ,不難求得 AB=10 ;第(2)問,設出點 E(6-2t,t) ,
,再進一步可得答案;第(3)問過點 H 作 HR⊥x 軸于點 R ,延長 NH 交 y 軸于點 Q ,然后證明 ΔBHQ?ΔBHA ,得到直線 NQ ,根據函數交點的含義建立方程組求解出點 H(-6,6) ,同理求得直線NC ,求解出點 F 的坐標,可得 ΨtΨΨ 的值.
輔助線法在構造全等三角形解決綜合問題中的應用確實多種多樣,其靈活性使得它成為解決幾何問題的有力工具.在這類問題中,學生需要深人理解題意,準確把握題目中圖形的線段、點及內部圖形之間的復雜聯系,善于利用圖形的特征,并巧妙借助輔助線構造出全等三角形,并且根據輔助線的不同作法,為我們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路,幫助我們發現原本難以察覺的幾何關系.同時,學生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幾何直覺,能夠迅速識別出圖形中的關鍵元素,并想象出如何通過輔助線將它們連接起來,然后通過構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的性質來推導出題目所需的結論,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幾何思維能力和輔助線運用技巧,幫助他們熟練掌握各種輔助線的構造方法,并學會根據題目的具體需求靈活選擇和應用這些方法,讓學生在面對復雜的幾何問題時,能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高效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