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出現,高校財務信息化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高校財務必須順應新時代數字化、智慧化的要求,積極改變陳舊的財務管理理念,構建新的智慧財務管理模式。文章以業務流程再造(BPR)理論為基礎,以重構傳統的經濟活動業務流程為切入點,對傳統的會計報銷、財務稽核、預算管理、績效管理、收費管理、采購管理、財務RPA等業務環節進行流程重構,嘗試構建全新的智慧報銷、智慧采購、智慧稽核、智慧預算管理的業財融合體系,并從智慧財務功能流程設計與系統功能體系框架設計雙視角,提出高校智慧財務一體化平臺建設方案,對智慧財務建設中的若干核心技術問題進行了探討,以求完善新型的高校智慧財務體系,加快推進高校財務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整體水平。
【關鍵詞】 智慧財務; 流程再造; 業財融合; 財務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 F234;G4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5)15-0073-08
一、引言
全球數字化時代已經到來,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為代表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應用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各行各業管理智能化水平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實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傳統管理工具將被人工智能取代,基于新數字技術的各類應用和拓展功能正覆蓋越來越多的財務管理領域。
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也迎來時代的新挑戰。高校必須順應數字化、智慧化時代的要求改變陳舊的財務管理理念,推翻舊的財務管理模式,依據自身發展的特點,對學校財務業務流程進行重構,建立新的、有特色的財務管理模式,并通過構建智慧財務平臺來承載各種創新的實現。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在財務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財務數據孤島、財務信息共享率低、信息化與智能化水平普遍不高、內部控制與績效管理不完善等問題,國家在加快推進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同時對高校的財會監督、內部控制、全面預算績效管理、預算一體化管理也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內部各部門對財務數據開放共享、加強業財融合、提升數據治理的呼聲越來越高,高質量的內部管理迫切需要高校加快建立與自身發展相匹配、相適應的智能財務管理體系。
在新數字化浪潮席卷之際,高校智慧財務建設終極目標是通過重構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改革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推動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和智慧型財務轉變,通過財務數據挖掘與數據治理,提高數據分析與決策能力,從而達到整體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目的。在高校智慧財務建設過程中,傳統業務流程的再造成為出發點與切入口。
業務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最早由美國著名管理學家邁克爾·哈默(Michael Hammer)博士于1990年提出,他指出“企業流程再造是以工作流程為中心,重新設計企業的經營、管理及運作方式,在新的企業運行空間條件下,改造原來的工作流程,以使企業更適應未來的生存發展空間”[ 1 ]。業務流程再造是一種企業活動,內容為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從根本上重新、徹底地分析、設計業務程序,以追求企業績效與利潤的大幅度提高,促使企業快速成長。
邁克爾·哈默在提出業務流程再造理論并將之引入西方企業管理領域時提出“我們必須重組業務,用信息技術的力量徹底地重新設計業務流程,使組織在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等關鍵指標上取得顯著提高”。依據邁克爾·哈默的思想,將業務流程再造理論引入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業務流程重構必將成為智慧財務建設的核心要義。智慧財務建設就是要依據教師、學生、部門管理者、學校領導的需求,最優化和最大化改進高校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重構會計業務流程,在重構的過程中輔以計算機信息技術,從而構造出可用、高效、智能的財務信息化體系,完成高校財務的數字化、智慧化轉型,進一步為高校高質量發展提供財務新質生產力支撐。
二、智慧財務的定義與建設目標
智慧財務的定義,會計理論界尚沒有統一的概念。孟乾坤和裴瀟[ 2 ]認為,智慧財務管理是數字經濟背景下財務管理發展的新階段,它的本質是一種資本價值的運營過程,核心功能在于實現業務流程與價值流動的精準匹配。吳讓軍和簡單[ 3 ]認為智慧財務是綜合運用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技術來總結經驗,從傳統的財務管理向預測未來數據的現代財務進行轉變。智慧財務是通過總結以往的財務信息經驗來更好地管理未來財務的一種技術性方式。戴建青[ 4 ]認為,大數據環境下新一代AI技術正在不斷改變傳統財務流程和工作模式,AI技術將升維高校財務智慧,這是高校內部治理現代化的客觀要求,也是推進高校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高校財務部門要轉換自身思維方式和理念,要具備新的管理思維、戰略思維、數據思維和業務思維,始終堅持將智慧貫穿于財務業務全過程。韋德洪和陳勢婷[ 5 ]認為,智慧財務管理是一個具備與人類一樣辨別、分析、推理和學習的能力,能夠更加高效地對數據進行收集、處理和分析,同時能夠自動化、智能化、自主化地模擬人類的行事風格和思維模式進行工作與決策的財務管理系統。談夢綺[ 6 ]認為,智慧財務管理是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和多樣化的創新性財務管理方式,對企業內部的財務活動進行全面管理,智慧財務管理更加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更加強調管理職能的發揮。董淼[ 7 ]提出,高校財務會計領域研究發展經過電算化、信息化階段后,將邁入以智慧財務為代表的財務智能化階段,智慧財務是財務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它將極大提高財務會計領域的研究深度和廣度,拓展財務會計領域研究的內涵和外延。梅菊芬等[ 8 ]從高校內部控制角度提出,智慧財務是一種高效、準確的財務管理與監控手段,可以有效強化高校的內部控制,防范財務風險,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并提出智慧財務背景下高校財務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構建準則。在文獻研究中智慧財務概念常常與業財融合概念一起出現。業財融合最早亦起源于邁克爾·哈默博士的業務流程再造理論(BPR)。財政部發布的《管理會計基本指引》中明確提出“單位應用管理會計,應遵循融合性原則。管理會計應嵌入單位相關領域、層次、環節,以業務流程為基礎,利用管理會計工具方法,將財務和業務等有機融合”[ 9 ]。梁勇和干勝道[ 10 ]認為業財融合是指單位通過深度聯動財務管理與業務活動,聚焦關鍵業務運營環節,有效整合業務與財務數據,協同支持單位戰略及經營決策,強化風險管控,助力單位實現可持續發展。章維[ 11 ]認為業財融合的內涵不僅僅是業務和財務融合,還要以信息技術為支撐,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實現業務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財務資源的共享,達到提高單位經濟效益的目的。
從以上文獻可以看出,會計理論界并沒有對智慧財務的定義達成一致性意見,多是從各自研究范疇和角度出發闡述對智慧財務的理解。本文結合筆者二十多年財務信息系統軟件開發及高校財務實務工作經驗,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給智慧財務下一個定義——智慧財務是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手段,以重構業務流程為抓手,在流程再造中融入AI等新技術促進業財融合,深度整合財務核算與管理職能,建設接口開放、數據共享、身份統一、業務整合的智慧財務管理平臺,實現財務管理的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目標,以提升財務服務能力與管理水平,推進高校財務數字化轉型升級的一種財務管理模式。
智慧財務管理以數據治理為基礎驅動,以業務流程再造為抓手,以智能化運作為手段。智慧財務本質上是一種“大智移云物區”等多項計算機信息技術綜合應用的財務管理模式,通過智能化手段封裝業務與財務,結合數字化技術存儲數據資產,其核心功能在于通過實現業務流程的重構,提高工作效率與管理效能,并使財務管理與業務運營融為一體,實現會計核算、預算管理、內部控制、績效管理、風險管理的高階應用,以賦能業務為目標進行價值創造形成的綜合性、智能化的財務管控系統。
三、業務流程再造,構建智慧財務
從智慧財務的定義與目標看,智慧財務是數字化轉型升級后的一種新型的、優化的財務管理模式,是通過“大智移云物區”等多項計算機信息技術手段來完成財務管理的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目標,從而拓展高校財務管理職能邊界,形成內外聯動、高度協作、更加開放的財務管理架構,實現財務數字化轉型升級。因此,打破財務管理老模式,建立新模式,對傳統高校經濟業務的流程再造成為智慧財務建設的重中之重。業務流程的重構是智慧財務建設的靈魂和指揮棒。通過業務流程的重構,深度整合財務核算與管理職能,促進業財融合,建設接口開放、數據共享、身份統一、業務整合的智慧財務管理平臺。本文從報銷流程、采購流程、收費流程、稽核流程、預算流程以及財務業務流程再造等方面探析基于業務流程再造的智慧財務構建問題。
(一)傳統財務報銷業務流程再造——構建智慧報銷平臺
財務報銷業務涉及的“業務角色”主要有報銷人員、審批簽字人員、會計核算人員等,涉及的“業務動作”主要有填報、簽字、報銷、制單、支付等,涉及的“業務標的”主要有原始票據、會計憑證、報銷單、資金貨幣等,涉及的“業務流”主要有信息流、數據流、資金流等。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報銷流程的申請、審批、憑證查閱等流程均為手工,且審批流程為線下層層審批,存在步驟繁瑣、報銷效率低且出錯率較高等問題。智慧財務管理模式通過流程再造,借助數字簽名、電子發票、OCR識別技術、無現金支付、憑證影印化等人工智能、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實現線上報銷、線上審批等。
智慧報銷對傳統的報銷流程進行再造,將報銷過程中涉及的業務角色、業務動作、業務標的、業務流等要素進行重構,涉及報銷流程再造、簽字審批流程再造、票據傳遞流程再造、智能憑證產生的再造、資金支付流程再造、財務信息推送再造等多個業務重構環節。流程再造過程如圖1所示。
智慧報銷流程重構中,涉及的核心關鍵問題:一是報銷材料提交方式的再造,二是簽字審批方式的再造,三是電子發票錄入的再造,四是會計憑證產生方式的再造等。報銷材料提交方式從原始的報賬大廳人工提交,變革為利用信息化技術通過手機APP或PC互聯網提交各類報銷材料。簽字審批方式從線下手工簽字,變革為通過符合電子簽名法的CA證書認定,并進行線上數字簽名審批。原始發票產生及提交形式,主要是在智慧報銷過程中,智能報銷系統終端對電子票據、發票進行OCR識別、導入、上傳、驗偽、查重、認證等,從而完成電子原始票據的收集與管理。會計憑證的產生也從傳統的手工錄入,變革為計算機AI生成智能憑證、RPA制作智能憑證等,大大降低了會計憑證的出錯率,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二)傳統采購業務流程再造——構建智慧采購平臺
以學校采購與財務業財融合為例,在智慧財務建設過程中,對設備、辦公用品、低值易耗品、實驗材料、化學試劑、后勤食材等采購,通過構建一站式采購平臺的方式,對傳統的采購流程、財務報銷流程進行整合、優化、再造,實現智慧采購與智慧報銷無縫對接,提高采購效率、報銷效率以及低值易耗品、固定資產等資產的管理效能。智慧采購業務流程再造如圖2所示。
通過對傳統低值易耗品、固定資產的采購過程、報銷過程、驗收過程結合財務管理、采購管理、資產管理的監管要求,對流程進行優化組合,一方面提高了物資采購的效率與透明度,杜絕了腐敗行為的發生;另一方面通過學校財務與第三方購貨平臺的直接結算,大大節約了學校科研老師、管理人員、財務人員的報銷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財務、資產、采購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傳統收費業務流程再造——構建智慧收費平臺
收費管理是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項日常工作,也是高校智慧財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高校現行收費業務模式多樣,流程復雜,工作繁忙,主要體現在收費對象多、院系/部門多、收費項目多、收費金額差異大、費用繳納方式多等方面。加強高校收費管理工作不僅要完善收費管理機制,規范收費執行行為,建立收費項目與標準化管理體系,而且要加強內部控制,制定欠費催繳制度,建立完善的、統一的、智能化的繳費管理體系,并實時做好收費項目與收費執行的財會監督工作。
高校傳統的收費業務一般都是在線下完成的,工作效率低,管理效能差。智慧財務建設過程中,應對傳統的收費業務流程進行重構,包括從項目申請、項目立項到費用交納、資金支付、財務對賬等進行全生命周期閉環的流程再造,通過構建智慧收費平臺,完成業財融合的重組,提高工作效率與管理效能。智慧收費流程再造如圖3所示。
通過在智慧財務平臺的業財融合模塊建立校園統一支付系統,對收費業務流程的再造,項目的申請、立項、繳費、支付、對賬全部在線上完成。收費執行部門可以快速發起、實施收費項目,實時監控收費狀態;財務部門可以集中監管校內各類收費項目,實時查詢統計收費情況,并統一完成票據、財務憑證、銀行對賬等處理;學校審計、監察、內控管理部門可以對收費項目、標準進行實時監督監管,杜絕亂收費情況的發生。同時校園統一支付平臺與學校數字化校園身份管理平臺對接,實現單點登錄、統一的資源訪問控制和安全審計,加強了系統安全性,杜絕安全隱患。
通過收費業務的流程再造和業財融合的構建,科學重構業務流程,加強跨部門協作,將學校學費管理系統、學工系統、教務系統等業務系統對接到業財融合平臺,實現學校收費管理與業務運營融為一體,形成綜合性、智能化的收費管理管控系統。
(四)傳統財務稽核業務流程再造——構建智慧稽核平臺
智慧稽核是智慧財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稽核是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分析等技術,配置規則引擎,整合高校自身財務數據和外部數據,實現數據實時比對分析、報銷流程中關鍵環節控制、數據后期統計分析處理等功能,為報銷業務提供財務合規性校驗,智慧稽核也是高校內部控制建設中重要的一環。
傳統的財務稽核分為事前、事中、事后稽核,往往是人工完成,依靠會計人員的知識儲備、專業能力對財務經濟業務中發生的各要素進行審核,如票據、合同、事項、內容、支付信息等。傳統財務稽核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但稽核效率和效果不盡如意。智慧稽核通過對傳統的業務流程進行再造,完善稽核規則庫,建立稽核規則模型,將稽核點內置到經濟業務管控的各個環節,實現對報銷業務中涉及的各元素、環節進行全方位監督、監控與智能稽核。智慧稽核業務流程再造如圖4所示。
智慧稽核平臺構建過程中,要依據實際經濟業務情況建立科學、合理、有效、全面的稽核規則庫,并建立對應的稽核規則模型,包括人員信息、項目信息、報銷事項、經濟內容、發票信息、支付信息、審核權限、經濟分類、業務整體合規性、自定義內容等。通過智慧報銷系統與智慧稽核平臺稽核引擎調用稽核規則,對報銷業務流程中產生的經濟元素進行合法性、合規性、合理性稽核,如對人員身份職級的稽核、對出差地點和交通工具等級的稽核、對發票內容和稅號等信息的稽核、對支付方式與對象信息的稽核、對特殊事項信息的稽核等。整個報銷過程中,智慧稽核平臺可以對虛假報銷、超標報銷、違規發票、缺少必要附件的報銷行為系統實時監控,從根源上杜絕違法報銷,進一步提高財務報銷質量,為下一步產生完整、有效的財務數據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傳統預算業務流程再造——構建以項目庫為基礎的全面績效預算平臺
2018年,國家印發《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推行全面績效預算管理。此項工作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是優化財政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質量的關鍵舉措。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力求做到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
2021年,國家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推行預算管理一體化,要求在現代預算制度框架基礎上,以建立完善標準科學、規范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和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為目標,將預算編制、預算批復、預算調整、預算執行、資產管理、政府采購、會計核算、資金支付、決算和報告等業務環節和數據標準按一個整體進行整合規范,保障全國預算數據集中匯聚,是進一步推動預算管理改革的一項綜合性改革工作。
實施全面績效預算管理與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均是國家在預算領域的重要工作部署,兩項工作是以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為切入點和基準抓手。在高校實際工作中,項目管理存在若干問題,如項目庫建設不完善,部門預算項目與校內預算項目互相脫節,存在兩張皮現象等。由于項目庫不完善、不科學,造成“錢等項目”的情況,最終嚴重影響財政資金執行進度及預算執行率,草率上馬的項目績效差、效果不明顯,產生諸多后續問題。因此,高校在智慧財務建設中,應注重對傳統的預算業務流程進行重構,結合學校部門預算和校內執行預算中財政項目與校內項目等項目庫建設,捋順財政項目與校內項目的主次關系,解決財政項目與校內項目相互脫節問題,通過完善項目庫,形成“項目等錢”的良性循環。智慧財務建設過程中將項目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嵌入預算管理的業務流程重構中,從而為預算一體化建設和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預算業務流程再造如圖5所示。
重構后的預算項目管理流程構造出基于財政項目庫與校內項目庫并存的項目管理方案,解決部門預算與校內預算在項目庫儲備與管理方面不銜接、相對獨立、兩張皮的問題。部門預算項目在儲備時,要依據校內預算的方向細化、征集對應的子庫——校內項目庫,建設教學、師資、學科、科研、國際交流、后勤保障、校園建設等項目子庫。同時校內項目也要依據項目內容和建設方向適度合并、匯總,上報上級部門的財政項目庫,如教育部直屬高校的雙一流專項、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專項等。最終兩個項目庫匯總生產學校的總項目儲備庫,形成“項目等資金”的良性循環局面,為下一步預算執行、績效管理、考核評價及應用打下基礎,建設完成基于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預算績效一體化流程管理體系。
(六)傳統財務業務流程再造——構建RPA自動化流程平臺
智慧財務建設的一個主要目標是實現財務工作的智能化,運用智能化手段替代重復、機械、規律性的財務工作,如智能制單、智能復核、智能稽核、智能監控業務與財務間關系,智能預警、信息記錄、存儲,挖掘隱藏信息,做好財務風險預測與預防等。財務工作智能化的一個重要渠道是構建RPA自動化流程平臺,通過對傳統財務業務流程進行重構和RPA再造,實現財務業務工作的智能化、智慧化。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是一種利用軟件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自動化業務過程的技術。RPA系統的核心在于模仿最終用戶在計算機上的操作,從而實現對重復性、規則明確的工作流程的自動化。RPA在智慧財務建設中可以解決票據采集、審批、歸類,會計憑證自動生成,費用申報自動化,業務、票據數據稽核,資金支付等。RPA智能化流程管理工作機制如圖6所示。
RPA自動化流程平臺,是智慧財務流程智能化改造的重要組成部分,業務流程再造緊密結合高校業財融合的推進,從而完成財務智能化、智慧化的數字化轉型。RPA自動化流程平臺在智慧財務整體框架中,應對接業財融合結算平臺、商旅平臺、采購平臺、資產管理、合同管理、資金管理等子系統,獲取財務信息并統一結算,滿足各種不同情況的管理模式需求。
RPA在智慧財務中的典型應用,如中央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與高校財務核算系統目前還沒有完成系統對接,高校會計人員需要將財務核算系統中的支付信息手工錄入到中央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中才能完成資金支付,工作量大、信息繁雜。中國礦業大學已經完成了基于中央預算一體化系統的RPA支付機器人工作,目前已經上線,可以全流程、無人值守地通過RPA機器人人工智能模擬會計人員從高校內部的財務核算系統中逐條便利提取摘要、收款單位名稱、賬號、開戶行、支付金額、經濟分類、備注等支付信息,通過模擬人工經財政部預算一體化系統CA證書認證后登錄系統,再逐條錄入復雜的支付信息,并完成支付指令的發送。通過預算一體化智能支付RPA機器人,高校可以極大地提高財務工作效率與正確率,是智慧財務建設中典型的RPA應用。
四、智慧財務功能與體系框架設計
高校智慧財務功能與體系框架設計,應以業務流程再造為切入點和基本抓手,以財務核算與管理工作為基礎,圍繞財務中心工作,通過重構上述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深度開展財務與資產、采購、設備等部門業財融合,利用新一代信息化技術,逐步建立智慧報銷體系、智慧核算體系、智慧稽核體系、智慧會計檔案體系、智慧業財融合體系等一系列的智慧財務信息化體系,以改革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推動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智慧型財務轉變。
智慧財務功能流程設計上,以報銷人、審批人、財務人為流程出發點,多線構造智慧報銷、智慧審批、智慧憑證、智慧稽核等財務流程。重構傳統的會計業務流程與元素,要建立智慧會計檔案體系、智慧財務分析決策體系、智能客服體系,為智慧財務的使用者——學生、教師、校領導以及審計、監察等管理者助力。同時在流程再造上,一方面引入OCR人工智能識別技術、RPA智能化流程機器人等完成全過程、全環節的智能化改造,另一方面積極打通智慧財務與智慧采購、智慧資產、智慧合同、智慧科研、智慧人事、智慧校園的系統對接,實現數據交互、數據共享、數據治理,從而深度開展高校的業財融合,徹底進行財務的數字化和智慧化轉型。基于業務流程再造的智慧財務功能設計如圖7所示,基于軟件工程與信息系統開發的智慧財務框架體系設計如圖8所示。
智慧財務體系從功能結構視角由下往上分為“基礎數據層”“核心財務軟件功能層”“智能引擎擴展應用層”。
“基礎數據層”主要存儲財務數據,為財務數據的產生、交換、采集、對接、存儲、分析、治理場所,為其他智慧財務單元提供最基礎的數據服務。在該層的建設中應注意數據標準的規范、數據結構的統一、數據接口的開放、數據體系的安全等諸多關鍵性問題,為后期數據的展示、挖掘、分析、治理打好基礎。
“核心財務軟件功能層”提供最基礎的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功能,高校財務業務大部分均在該層完成,如會計核算、預算管理、收費管理、工資管理、薪金收入管理、稅務管理等。該層是財務工作正常開展的基礎保障,在該層的建設中應注意基礎功能的完善[ 12 ]。
“智能引擎擴展應用層”為智慧財務智能化的高級應用,通過對傳統會計業務和經濟業務進行流程的優化、合并、重構、再建,實現業務的整合、對接、數據交換,做到智能財務情景感知、決策者情感計算、前瞻性分析等,如進行智能報銷、智能差旅、智能采購、智能資產、智能合同、智能稽核、智能會計檔案、智能決策與分析等業財融合再造。在“智能引擎擴展應用層”,RPA等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應用到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該層體現了智慧財務智能化水平。
智慧財務整體平臺對內需要與學校的智慧校園對接,實現學校整體的統一身份認證,進行接口開放與數據交互,對外需要與銀行系統、稅務系統、財政系統、上級教育經費監控系統、中央預算管理一體化等外部系統對接,完成業務功能的深度融合。同時智慧財務平臺在對內對外對接時,應注意通過網閘、防火墻、堡壘機、數據庫審計、入侵檢測等軟硬件技術手段保障財務數據的安全性。
五、結束語
高校智慧財務建設應以經濟業務流程再造為切入點和重要抓手,通過信息化技術、AI分析技術實現業務數據在不同部門之間奔跑,真正起到“讓數據多跑路、讓師生少跑腿”。業務流程有效、合理、高效的優化再造是智慧財務建設的關鍵。業財融合是智慧財務的高級別應用,需要高校各部門高度重視。高校財務部門要綜合運用財務管理專業知識、技能,深入教學、科研、資產、采購、合同等業務領域,從學校整體發展角度出發,有效調配、整合資源;高校資產管理、采購管理等業務部門應以業務為主線,積極對接財務部門,借助高科技手段,利用財務數據,對業務流程進行改造,對業務決策進行判斷,從而有效打破部門間的壁壘,相互協調配合,形成良性的互促局面。
高校智慧財務建設中應關注一些核心問題的處理:如加強學校公共數據建設,統一身份認證;規范學校數據標準建設,統一數據結構;科學重構業務流程,加強跨部門協作;全方位融入內部控制與財會監督思想,提升監管水平;全面提升預算績效管理與預算一體化建設,提高管理能力;重視財務數據治理及智能化分析,運用RPA、AI、大數據等工具,提升數據分析決策能力等。
學校領導不僅要重視財務工作,更要重視財務信息化工作,要組建一支專業的財務信息化建設隊伍,以智慧財務建設為抓手,通過重構傳統的會計業務流程,構建多部門互聯互通的智慧財務管理體系,積極完成高校財務的數字化轉型,打造與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相匹配的財務管理體系,從而更好地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勇.基于業務流程再造的高校財務核算模式創新探析[J].教育財會研究,2014(6):7-12.
[2] 孟乾坤,裴瀟.智慧財務管理:本質、形式及實施路徑[J].財會月刊,2018(3):59-64.
[3] 吳讓軍,簡單.智慧財務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三橫四縱五層次”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以內江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20(23):38-42.
[4] 戴建青.新一代AI技術賦能高校財務智慧升維研究[J].會計之友,2021(12):133-137.
[5] 韋德洪,陳勢婷.論智慧財務管理的內涵、外延、特點與應用[J].會計研究,2022(5):40-48.
[6] 談夢綺.對企業智慧財務管理創新的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22(3):175-177.
[7] 董淼.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高校智慧財務系統架構研究[J].會計之友,2023(12):26-30.
[8] 梅菊芬,申朝鳳,張心靈.智慧財務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構建:以A農業高校為例[J].會計之友,2024(9):69-76.
[9] 財政部.關于印發《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的通知 [EB/OL].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6/content_
5139840.htm.
[10] 梁勇,干勝道.內控建設背景下高校“業財融合”問題思考[J].財會月刊,2018(13):51-55.
[11] 章維.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的業財融合[J].財會月刊,2019(15):32-36.
[12] 高勇.高校財務數字化平臺構建研究[J].會計之友,2016(8):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