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術作為治療骨科疾病的重要手段,其術后康復過程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決定性影響。在骨科手術后的康復過程中,患者的營養狀況至關重要。良好的營養狀況不僅有助于手術創面的愈合,還能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患者整體康復。近年來,隨著外科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圍手術期管理理念的更新,骨科手術后患者的營養支持已成為臨床護理研究的熱點之一。盡管如此,目前關于骨科手術后患者營養支持評估與優化營養護理方案的研究仍顯不足。一方面,現有的研究多集中于營養支持的必要性及一般性原則,缺乏針對骨科手術后患者特定需求的深入探討;另一方面,營養支持的評估方法及護理干預措施尚無統一標準,導致臨床實踐中營養護理存在隨意性和不一致性。因此,如何科學、合理地評估骨科手術后患者的營養狀況,并據此制定有效的營養護理方案,已成為臨床護理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旨在探討骨科手術后患者營養支持現狀,并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優化營養護理方案,以提高患者術后康復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在清流縣總醫院骨科接受手術治療的6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00例。對照組男性155例,女性145例;年齡20\~78歲,平均( (46.5±11.9) 歲;手術類型,關節置換術102例,骨折內固定術74例,脊柱手術100例,其他24例。試驗組男性160例,女性140例;年齡18~75歲,平均 (45.2±12.6) 歲;手術類型,關節置換術115例,骨折內固定術81例,脊柱手術89例,其他15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0.05) ,均衡可比。
納入標準:年齡18~75歲,性別不限;在清流縣總醫院骨科接受手術治療,包括但不限于關節置換術、骨折內固定術、脊柱手術等;手術前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自愿參與本研究;術前營養狀況和基本健康狀況穩定,無嚴重的營養不良;術后計劃住院至少7d,以便觀察和隨訪。
排除標準:年齡 lt;18 歲或 gt;75 歲;術前診斷有嚴重的營養不良或其他嚴重的合并癥,如肝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嚴重感染等;術前已有其他急性或慢性疾病,可能影響術后康復和營養狀況的評估;術后計劃住院時間少于 7d ,無法完成預定的觀察和隨訪;對本研究十預措施有過敏或不耐受反應;患者或家屬拒絕參與本研究或不愿意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骨科手術后的標準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如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報告醫生;觀察傷口情況,包括傷口敷料有無滲血、滲液,傷口周圍有無紅腫、疼痛等,如有異常及時更換敷料并進行相應處理;關注患肢的血液循環和神經功能,如皮膚顏色、溫度、感覺、運動情況等,防止出現肢體腫脹、麻木、疼痛加劇等并發癥。
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額外實施針對骨科手術后患者的優化營養護理方案,內容如下。(1)成立營養護理小組。為確保營養護理的專業性和連續性,組建由護士長、專業營養師及責任護士構成的營養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均接受過專業培訓,具備實施營養風險評估和制訂營養護理計劃的能力。小組成員的職責包括對患者進行全面的營養風險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訂個性化的營養護理計劃,并在患者住院期間持續跟蹤和調整護理方案。(2)營養教育。針對骨科手術后患者及家屬開展系統的營養教育活動,內容包括但不限于骨科手術后營養支持的重要性、合理膳食的原則、營養與術后康復的關系等。教育形式多樣,包括面對面咨詢、發放健康教育手冊、舉辦營養知識講座等,旨在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營養支持的認知度和依從性。(3)個性化營養支持。基于患者的營養風險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的營養支持方案,包括腸內營養和腸外營養2種方案。腸內營養主要通過口服或管飼的方式提供,優先選擇營養均衡、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或營養補充劑。對于無法通過腸內途徑滿足營養需求的患者,采用腸外營養支持,包括全營養混合液輸注等。個性化方案旨在滿足患者術后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促進傷口愈合和功能恢復。(4)營養監測。在患者術后康復期間,定期進行營養狀況監測,包括體質量、血清蛋白、氮平衡、人體測量指標等。監測結果作為調整營養支持方案的依據,確保患者在整個康復過程中獲得適宜的營養支持。監測頻率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而定,一般術后初期每3~5d監測1次,病情穩定后每周監測1次。
1.3 觀察指標
(1)并發癥發生情況。記錄2組患者術后康復期間出現的并發癥情況,包括壓瘡、呼吸道感染、深靜脈血栓、肺炎、尿路感染。(2)患者滿意度。通過問卷調查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評估。本研究采用標準化的《住院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引用自《中華護理雜志》2012年編制的經典量表,信效度經多中心驗證)。該問卷包含5個維度共2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進行量化,非常滿意為5分,滿意為4分,一般滿意為3分,不滿意為2分,非常不滿意為1分,總分100分,最終以20個條目得分總和作為總體滿意度得分, 96~100 分為非常滿意, 80~95 分為滿意, 60~79 分為一般, 40~59 分為不滿意,20~39 分為非常不滿意。總滿意 Σ=Σ (非常滿意例數 + 滿意例數 + 一般例數)/總例數 ×100% 。(3)術后營養狀況。測量2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體質量、體質量指數(bodymass index,BMI)、上臂圍、三頭肌皮褶厚度、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主觀指標則采用患者總體營養狀況評估量表(patient 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assessment,PG-SGA)進行評估,以量化患者的營養風險和營養狀況,總分 lt;3 分表明營養狀況良好;3\~8分表明存在輕至中度營養不良,需制訂營養支持計劃; ?9 分則存在重度營養不良,需立即進行營養干預。(4)住院時間。記錄并比較2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從手術當天開始計算,直至患者出院。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 χ2 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并發癥發生情況
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Plt; 0.05),見表1。
2.2 患者滿意度
試驗組的護理服務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5) ,見表2。
2.3 術后營養狀況
術后,試驗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體質量、BMI、上臂圍、三頭肌皮褶厚度、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高于對照組,肌酐水平低于對照組 (Plt;0.05) ,見表3。護理前,2組患者PG-SG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gt; 0.05);護理后,試驗組PG-SGA評分低于對照組(Plt;0.05) ,見表4。
2.4 住院時間
試驗組的住院時間為( (8.5±2.3) )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住院時間( 10.2±3.1) d( 1=-5.46 ,P=0.001) 。
3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術后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體質量、BMI、上臂圍、三頭肌皮褶厚度、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均高于對照組,試驗組護理后的PG-SGA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Plt;0.05) 。分析原因,以成立營養護理小組為基礎,專業營養師針對患者病情特點、營養需求進行有效分析,制定出相匹配的營養支持方案,充分滿足了患者的營養需求;在營養教育的實施下,患者對營養的重要意義產生明確認知,家屬也意識到骨科手術后確保患者體內攝入足夠營養的必要性,患者對于臨床各項干預更加配合;個性化的營養支持,注重營養素補充,更注重營養物質的種類搭配與比例調節,防止患者出現術后營養不均衡的問題
本研究發現,試驗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7.33%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 25.00% ? (Plt;0.05) 。良好的營養狀況能夠幫助患者維持穩定的免疫功能,提升組織修復能力,從而降低了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個性化營養支持改善了患者的代謝狀態,防正因代謝紊亂引起并發癥。營養護理方案中營養監測、早期活動等措施,有助于預防深靜脈血栓等血管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中,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較對照組顯著縮短 (Plt;0.05) 。這不僅反映了患者康復速度的加快,也可能與康復質量的提高有關。縮短住院時間可促使患者更快回歸家庭和社會生活,避免患者生活質量持續低下,也是增強患者康復信心的有效措施。早期出院降低了患者發生院內交叉感染的概率,降低了患者順利康復的難度。患者滿意度的提升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提高患者對醫療建議的信任度和依從性,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的效果[0]。
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可能存在地域性和人群特異性。未來應開展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以驗證結果的普遍性。
綜上所述,營養支持評估與營養護理方案對骨科患者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營養水平偏低的問題,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朱巖.骨科患者手術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分析[J].中外醫療,2024,43(10):161-163,168.
[2]黃如飛,李鳳,梁丁華.三聯預康復護理在骨科大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24,42(15):154-157.
[3]董應仙.高齡老人骨科大手術圍手術期營養支持的策略分析[J].健康之友,2021(8):101.
[4]董芳輝,胡三蓮,陳唐瑜,等.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營養管理的最佳證據總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4,30(6):727-734.
[5]林君.骨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的風險因素分析及護理措施[J].健康之友,2024(5):126-128.
[6]蔣萍萍,耿美玉,李瑞.基于營養風險篩查的序貫式營養干預對老年髖部骨折手術病人的影響[J].循證護理,2024,10(6):1122-1125.
[7]尹明,周子君.護理管理對骨科患者圍手術期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4,30(15):271.
[8]王歡,楊新明,張瑛.評《骨科加速康復護理實踐》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23,36(2):156.
[9]何志強,吳文斌,林子涵,等.老年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營養不良危險因素的 Meta 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4,30(20):2743-2750.
[10]鄧春花,陳小華,尹芝華,等.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營養護理管理專家共識(2023版)[J].中華創傷雜志,2023,39(5)):394-403.
(編輯: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