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維是一種思維方式,它具有批判性和深刻性等特征.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理性思維是他們在數學學習乃至人生歷程中的必備品質.當學生具備理性思維時,他們不僅能夠辯證性地解讀數學概念,明晰數學概念的來龍去脈,還能全面地分析數學問題中的基本條件,確定不同條件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而理順解決問題的思路,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充分了解初中學生的思維發展狀況,制定合理的培養目標,于教學實踐中加強學生思維的批判性、深刻性以及獨創性,直至他們形成并強化理性思維.接下來將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對基于理性思維培養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1基于理性思維培養的初中數學教學的意義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作為主要教學目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拓展學科教學的深度,進而促進核心素養目標的落實.只有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重要意義,教師才能更加重視培養工作,并精心設計教學計劃.所以,作為初中數學學科的一線教師,要深刻地認識理性思維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意義.
1. 1 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現階段,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初中學生的必備能力之一,也是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素養.當學生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技能時,他們能夠靈活地運用知識和調動知識,進而加強數學學科的學習效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若以理性思維作為培養自標,教師會著重指導學生理性地辨析問題的條件,讓他們思考不同條件之間的關系,也會要求他們尋找與問題相關的知識,而不是毫無頭緒地分析問題.當學生的理性思維逐漸增強時,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會提升,隨之而來的,其解決問題的能力自然也能不斷提高.
1. 2 創新數學教學模式
隨著初中數學課程教學的發展,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都發生了一定變化,傳統教學模式中的“題海戰術”已經不適用于當前的數學課堂.在此背景下,創新數學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數學課程改革的主要訴求,教師要隨著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嘗試創新教學模式.以理性思維作為數學教學中的培養目標,是課程改革的重要一步,在教學實踐中,為了讓學生形成和強化理性思維,教師會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索機會,讓他們在辨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加強理性思考和理性探究的能力.從教師主導課堂到學生主導課堂,數學課堂中的主體發生了變化,其教學模式也更為新穎.
2基于理性思維培養的初中數學教學的基本原則2.1生活化原則
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數學知識源自生活,數學學習也是為了服務生活,若忽視了二者的關系,未能將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將很難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基于理性思維培養的數學教學,教師要以生活化為基本原則,高度重視生活與教學的關系,尋找與教學內容相關且符合初中學生生活實情的素材,讓學生在個體案例中尋找共性特征,于具象到抽象的過程中,逐步加強理性思考和理性探究的意識,最終形成理性思維
2.2 遞進性原則
思維的發展和強化是一個長期和持續的過程.初中學生正處于思維發展的關鍵階段,他們正在經歷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感性思維到理性思維的過渡.針對初中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教師要堅持遞進性的原則,按照由易至難和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逐漸加強教學的難度和復雜程度,讓學生在難度遞進的數學學習活動中形成理性思維,并不斷強化理性思維,
3基于理性思維培養的初中數學教學的策略
3.1 設置懸念,激活理性思維
在常規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傾向于直接呈現數學概念或者給出問題的答案,卻忽視了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過程,這樣往往會導致學生的知識基礎不夠扎實,自然也無法讓他們形成理性思維.因而,在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在課堂中設置懸念,鼓勵學生猜想和探究,并在合理猜想的基礎上,理性看待數學概念和數學問題,進而弄清楚數學概念或數學問題的本質.
在設置懸念時,教師要把握好時機,也要把握好強度,應在學生出現思維局限性時,及時地設置懸念,引導學生思考,讓他們在追本溯源的過程中深度解讀數學概念或數學問題,進而增強理性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例如 在人教版八年級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其驗證方法,并形成理性思維,教師可以在導入課題后,設置課堂懸念,如:假設兩個三角形 ΔABC 和 ΔDEF 中, AB 與DE相等, AC 與DF相等,且其中一條邊所對應的角度也相等,那么△ABC和ΔDEF 會是全等三角形嗎?在引出懸念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合理猜想,讓他們在理性思考后,提出自己的觀點,如“ ΔABC 和 ΔDEF 是全等三角形”,并根據個性化的觀點,展開理性探究活動,通過繪圖的方式,驗證自己的猜想.在驗證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滿足兩條對應的邊相等以及一個角相等這兩項條件后,△ABC和 ΔDEF 并不全等.此時,教師要順勢而為,繼續引導學生理性探究,如“如果再增加一個條件,確保 ΔABC 和 ΔDEF 全等,你會增加哪一個條件呢?”鼓勵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尋找答案,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全等三角形”的學習活動中,通過理性思考與理性探究,進一步明確全等三角形的必要條件.
總之,在數學課堂的初期,教師要在課堂上設置懸念,讓學生圍繞懸念進行綜合猜想,并通過理性思考和探究,進一步驗證猜想.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提高學習積極性,也會形成理性思維和探究意識,從而更主動地參與后續的課堂活動.相比于直接呈現數學概念,這樣的方式更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深刻性和辯證性,也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3.2 問題驅動,培育理性思維
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較強,要想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需要學生具備縝密的思維和嚴謹的學習態度.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以培育學生理性思維為主要目標,教師要根據數學學科的特質,利用環環相扣的數學問題,驅動學生理性探究,讓他們在探究的過程中增強邏輯推理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形成理性思維.在問題驅動環節,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思維規律和認知需求,精選契合學生需求的問題.
例如 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一章第三節“多邊形及其內角和”的教學為例.在課堂上,若教師直接展示數學公式,要求學生套用公式解決問題,學生雖然能夠快速解題,但是他們未能經歷理性思考和自主探究的過程,無法深刻地認識數學知識,自然也會快速地遺忘知識.因而,基于培養學生理性思維和加強學生知識記憶效果的需求,教師可以采取問題驅動的教學方法,以環環相扣的數學問題為載體,引領學生推理、分析和解讀數學知識,進而從個體案例中推理出一般結論.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轉化思想,提出“你會運用哪一種方法研究‘多邊形內角和’的知識”的問題,讓學生在理性思考的前提下,尋找最合適的研究方法.經過理性思考后學生可以發現,在研究“多邊形內角和”的相關知識時,分割法十分有效.基于此,教師可以進行追問,比如,假設以多邊形的頂點為起點,依次連接其他不相鄰的頂點,那么:(1)一個四邊形能夠分割為多少個三角形?五邊形、六邊形以及 N 邊形呢?(2)分割時,一共會分割多少次?(3)( N-1) 邊形和 N 邊形,其內角和有何關聯?(4)三角形的內角和存在怎樣的規律?它與 N 邊形的內角有哪些關聯?在上述問題的驅動下,學生可以利用轉化思想,借助分割法,探究多邊形內角和的相關知識點,并從多個角度理解知識的本質,養成理性思考和深度探究的良好習慣.綜合可知,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為主要目的,教師可采取問題驅動的方法,并結合初中學生的思維規律,秉承遞進化的原則,逐步細化問題的內容,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問題,并讓學生理性地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以此強化其理性思維.
3.3構建網絡,深化理性思維
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其抽象性和復雜程度都較強,對于大部分初中學生而言,他們難以同時掌握所有的數學知識.尤其是在初三階段的復習中,每一個課程模塊的知識都十分復雜.對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讓他們關注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并通過制作表格或者繪制思維導圖等方式,將相同或相關的知識點整合起來,促使他們在整合知識和歸納知識的過程中深化理性思維,辯證性地看待數學知識間的關系,這樣既能完善其知識系統,又能提升其思維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的復習指導中,以深化學生理性思維為主要目的,為了讓學生辯證地看待數學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教師可以按照“直線、相交線、平行線”“三角形”等關鍵詞,指導學生制作知識圖表.以“三角形”為例,在整個初中生涯,學生學習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重要內容,這些內容中涉及了豐富的知識點.在復習階段,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三角形”為核心繪制思維導圖,將“三角形的邊角關系”“三角形的主要線段”“特殊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積”“重要輔助線”和“證明方法”等作為一級枝干,將“內角和”“外角和\"“多邊形內角和”“中垂線”和“中位線”等,作為二級枝干,依據從屬關系,合理地安排這些知識點的順序,最終構建起層級清晰的知識體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會逐漸加強,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會上升到更高的高度.
4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立足新課標背景,從設置懸念、問題驅動、關聯生活、解題訓練和構建網絡等方面,探究了基于理性思維培養的初中數學教學的策略,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形成、發展和增強理性思維.從初中數學教學的實踐成果來看,在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落實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同時也能夠拓展初中數學教學的深度,促進學科教學的變革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孟慶國.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4(18):121-123.
[2]洪文君.基于理性思維培養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 ,2024(26):77-78+89.
[3」林小波.初中數學教育中的數學思維培養探究[J」.中學數學: .2024(16):55-56+65.
[4]王錦華.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J]智力,2024(21):60-63.
[5」李晶愛.探究初中數學教學中理性思維的培養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23(27):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