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根本是管人,以理服人,贏得人心。作為管理者,要舍得“放”,在“放”與“抓”之間尋求平衡。
市場競爭激烈,監管環境趨嚴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這些外部環境加大了保險中介公司的運營壓力,也給公司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個團隊的“領頭羊”,如何帶領公司提升競爭力?如何賦能團隊成員?基于多年的保險中介管理實踐,我認為應圍繞“事、理、人”三大要素,做到“三抓三放”,以實現高效管理與團隊激發。
管理之道一一三放
“道”乃管理之靈魂,是組織發展的基石。管理之道,在于敢于放手、舍得放權。
·首先是放低姿態。
我認為,管理的根本是管人,而管人的核心是贏得人心。
作為領導者,應摒棄高高在上的姿態,主動“靠近”小伙伴們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如果團隊成員無論是工作中的困難,還是生活的小確幸,都愿意與我分享,那我就能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與期望,為團隊的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如果團隊成員間存在任何意見不合之處,我就要主動介入,積極調解他們的分歧,絕不能以領導者自居,回避責任,而是與伙伴們共同面對,解決問題。
二是放手資源。
老子有云:“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蔽业睦斫馐?,作為管理者應舍得給下屬投放資源,賦予他們充分的資源使用和支配的自主權與創造空間,讓“小宇宙們”敢于發揮,敢于創造。
相比較其他地區,新疆對保險的接受度稍低一些,推廣產品確實有難度,但實際上,作為保險代理公司,其核心優勢在于能夠迅速獲取并匯總各大保險公司的優質產品,這使我們提供的選擇范圍遠超單一保險公司,從而在滿足客戶需求上占據優勢。正因如此,相較于大型保險公司,我們更擅長精準捕捉并抓住客戶的心。
最重要的是,我們舍得給團隊成員提供最好的“彈藥”,我們提供的資源與支持,包括組織活動的規模與品質,都完全不遜色于任何一家主體公司,伙伴們背靠公司的大力支持,個個兒“底氣十足”,在前方沖鋒也毫不畏懼。
憑借豐富的產品資源與強大的支持體系,一旦客戶與我們建立聯系,便能迅速促成保單的成功簽訂。漸漸地,我們在當地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三是放下身段。
稻盛和夫曾說:“現場有神明,答案在現場。”就是提醒管理者應深入一線,了解實際情況,杜絕官僚主義的盲目指揮,確保決策根植于實踐的土壤。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經常提醒自己,在要求別人的同時,先要反觀自己下達的指令,是否符合實際?自己是否能做到?如若我自身都做不到,又怎能期望團隊成員完成?
作為一個團隊的核心,以身作則的同時,還必須有容人的雅量,能夠包容多樣化的性格和觀點。以前我做教師,在教育學生時,總是要因材施教,其實,在管理中亦應“因人施管”,我要根據員工的性格、能力、工作經驗和職業發展需求,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和方法,才能實現團隊效能的最大化。
管理之術—一三抓
“術”乃管理之具體策略及方法,是提升團隊績效的關鍵。管理者應善于運用各種“術”來解決實際問題,推動組織發展。
一是抓人才。
在我的理念中,人無疑是管理過程中的核心要素,選拔、培養和發展合適的人才,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是實現組織目標的關鍵。因此,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養人。
差異化管理的精髓,在于深刻理解并尊重人性。帶團隊,公正公平是基石,但差異化對待實則是對這一原則的更高體現。
在我們團隊中,每日的早會已成為團隊成員不可或缺的“精神早餐”。會上,我們進行合規經營、產品特點以及客戶開發等專業知識的培訓,充實大家的專業知識。
我經常陪同伙伴們一同展業,在實戰中“言傳身教”,讓他們在觀摩中學到實用的知識。每當團隊成員在業務拓展中遭遇難題,他們總會第一時間向我求助。這時,我會與他們共同分析客戶差異,制定個性化策略,引導他們從客戶需求出發,解決實際問題。
我們團隊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成員中35歲至40歲以上的占比較大,且均為少數民族。語言障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工作效率和新知識的學習。無論是產品學習、產說會還是日常工作中使用的小程序,普通話的運用都顯得尤為關鍵。
面對這些挑戰,我們一起面對。我先學習,研究透徹后,再教授給他們,他們理解不了的部分,我再著重投入時間精力輔導。小伙伴們認真學習的勁頭,以及對工作的執著和熱情也總是感染著我,團隊從上到下擰成一股繩,共同成長。
二是抓流程。
人到位后,如何做事呢?顯然,不能僅憑直覺或主觀臆斷,而應遵循既定的流程。麥當勞的成功歸功于其標準化管理,而我們則著眼于過程的監督
常言有云:“慈不掌兵”。我平時與員工打成一片,但在安排和跟蹤任務時,我都要按照公司流程,嚴格要求,如果沒有流程制約,團隊便如一盤散沙,難以凝聚力量。
例如,公司對于每日客戶開發數量、面談人數及月度業績目標,均有明確的規定。未能達標者,亦會依據制度受到相應的鞭策。表面上看,流程或許顯得冰冷,實則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助推器。嚴謹的流程,不但提高業務處理效率,更能提升客戶滿意度。
三是抓制度。
制度,實為企業的“法則”,我認為好的制度,其實就是為員工提供做事的動力。
我的管理原則就是差異化管理,而差異化管理的精髓,在于深刻理解并尊重人性。帶團隊,公正公平是基石,但差異化對待實則是對這一原則的更高體現。例如,“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對于“多勞者”,公司不僅給予相應的報酬,還會通過組織小型表彰會等形式,給予額外激勵。
這些年的管理實踐,讓我認識到,差異化管理能夠精準識別并滿足團隊成員的個性化需求與能力,使他們感受到被重視與認可,進而增強伙伴們的參與感和歸屬感,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
6年來,公司不遺余力地賦能團隊成員,而深受激勵的小伙伴們,也以滿腔的熱情與專注,與公司攜手并進,二者雙向奔赴,寫就了一家“好公司”。
展望未來,期望團隊規模日益壯大,成員更加專業化、職業化,績效持續攀升。同時,我們也將積極拓展新媒體領域,如抖音、B站等,爭取在互聯網平臺上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