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敬敏 黃一波
摘要: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雙語教學的內涵、可行性和必要性,結合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雙語教學中的試點情況,對雙語教學的模式與實踐進行了探討,并對實施雙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合理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雙語教學;實踐;思考
中國加入WTO后,參與國際交流和合作的機會日益增多,既精通專業(yè)技能,又擅長外語交際的人才在職場中備受青睞。雖然雙語教學在高職院校蓬勃興起,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筆者擬結合本院與加拿大莫哈克學院合作辦學實施雙語教學的實踐,進行研究與探討。
雙語教學的內涵
雙語教學,即用非母語進行部分或全部非語言學科的教學,主要有以下這些形式:(1)浸入型。教師完全使用學生的非母語進行教學。(2)保持型。教師在學生剛進入學校時使用母語教學,然后逐步使用第二語言進行部分學科的教學,其他學科仍使用母語教學。(3)過渡型。教師在學生進入學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語教學,然后逐步變?yōu)橹皇褂玫诙Z言進行教學。我國的雙語教學大多采取的是保持型。
高職院校雙語教學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高職院校雙語教學的可行性 (1)學生的英語水平基礎較好。大多數學生在大二上學期可順利通過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A級或B級,一些優(yōu)秀學生甚至在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取得不錯的成績。而且,如今中小學的基礎英語教學時間與跨度都比較長,使高中畢業(yè)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比以前的學生扎實,為實行雙語教學提供了便利。(2)高職英語的課程設置。我院高職三年制的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都確立了英語不斷線的要求,從兩年基礎英語的學習,到專業(yè)英語課程的學習,以及專業(yè)英語應用能力的學習,逐漸提升、加深并鞏固,使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為開設雙語課奠定了基礎。在中外合作班的課程設置中,英語教學更是按照高標準進行,聽力、口語、精讀、泛讀、閱讀和寫作,從各個方面提高學生外語應用能力。(3)教師業(yè)務能力的培養(yǎng)。學院經常安排一些英語教師和專業(yè)教師去國外進修、學習,提高專業(yè)技能與英語的應用能力。同時,請外籍教師給院內教師開辦講座和培訓,學習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4)硬件設備的投入。學院加強英語學習硬件設備的投入,語音室、多媒體教室、電子教學資源等都為雙語教學提供了保障。
高職院校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1)高職院校應首先將一些國際通用型的專業(yè)和學科與國際接軌,參照教育發(fā)達國家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而行之有效的途徑就是開展“雙語教學”,這也是我國職業(yè)教育走入國際舞臺的必由之路。(2)我國職業(yè)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屬于就業(yè)教育。如何使我們的畢業(yè)生在競爭激烈的就業(yè)市場立于不敗之地,成為每一位職業(yè)教育工作者思索的問題。而雙語教學是專業(yè)與外語有機結合的橋梁,可使學生的專業(yè)技能與外語的應用能力同時獲得提高,從而在走向市場的過程中奪得先機。
高職院校雙語教學的模式
雙語教學的模式 目前主要包括:(1)全外型。即所開設的課程采用外文教材,教師直接用外文講授。(2)混合型。教師用外文教材,采用外文與漢語交錯進行講授。(3)半外型。即采用外文教材用漢語講授。
雙語教學模式有自身的特殊性 我們采取“強化項目過程,弱化知識系統(tǒng)”的方式,對于理論知識不追求系統(tǒng)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指導閱讀,提高與專業(yè)相關的閱讀能力。
高職院校雙語教學的實踐
應用化工專業(yè)“中加班”分析化學課程的雙語教學實踐 本院分析化學課屬于專業(yè)必修課,共有75學時,理論39學時,實訓36學時。理論教學按大綱安排教學計劃,參考外文教材,并輔助大量從網絡和書籍中節(jié)選的閱讀材料。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參考國外一些優(yōu)秀大學的免費教學資源。實踐教學按照崗位職業(yè)技能的需求,設計成若干獨立的項目,以項目為載體,實施教學。
技能操作與語言訓練相結合 在學期初通過調查問卷以及談話形式,充分熟悉每一位學生,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心理特征,將學生合理分組。對于簡單的實訓項目,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對于復雜的項目,則分組完成。這樣能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例如緒論課上完后,安排認識分析器皿與操作分析器皿的訓練。教師首先通過實物演示并結合規(guī)范操作,用英語表述每個操作要領,學生用英語提問、交流和互動。全體學生最后再同時訓練。每次實訓課程完畢后,讓學生用英語書寫自己的實訓操作心得體會,既鞏固了技能操作要領,又實現了語言訓練的目的。
高職院校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從各高職院校開展雙語教學的情況看,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1)師資問題。既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又具備優(yōu)秀的外語能力的雙語教師比較少,各學院應當有計劃地讓具有潛質的專業(yè)教師參加各種外語培訓班,有機會參與國際交流,提高自身水平,快速成長。(2)教材問題。外文版本的專業(yè)教材主要是面向本科院校的,體現的是學科體系的教學模式,真正符合高職特色的外文專業(yè)教材幾乎沒有。這就制約了在雙語教學中大膽實踐教學改革的步伐,希望能夠引起職業(yè)教育界各位專家的重視,編寫出一套具有職業(yè)特色的外文專業(yè)教材。(3)政策問題。學院如果在政策上不對雙語教師加以鼓勵,實施傾斜獎勵,很容易使雙語教學質量降低,因為雙語教學備課,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雙語教學在高職院校剛剛處于起步階段,屬于新生事物,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從事雙語教學的廣大教師應當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找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雙語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尤鳳翔,劉安華.高職院校開展“雙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探索,2007,(6).
[2]錢菁.對高職雙語教學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25).
[3]宋瑞苓,佘健華.高職院校雙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報,2007,25(2).
作者簡介:
丁敬敏(1961—),女,碩士,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教學。
黃一波(1979—),男,江蘇泰州人,碩士,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高職課程改革。(本欄責任編輯:宋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