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英
【摘 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是創新型社會發展的需要。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已成為當代數學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簡要闡述了培養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意義,并從多渠道多角度探討了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
【關鍵詞】數學創新能力 研究性教學 創造性思維
創新,用信息加工理論的觀點來解釋,就是在已有的知識所提供信息的各種組合中選出最有價值的組合,從而產生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由于受學科知識、思考角度、生活閱歷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不能與數學家的發現和創造相提并論。一般意義上的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主要是指對數學的一種再創造就。數學家劉佛年所指出的:“只要有點新意思、新思想、新觀念、新設計、新意圖、新做法、新方法等,就稱得上創造。”
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有助于學生學好數學。數學教育是一個教與學互動、創新的過程。數學教育不再是一味灌輸,而是要讓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將已學知識按照自身特點或需求構建起真正屬于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從而優化學生能力結構,創造性地用數學解決問題,甚至邁向更廣闊的數學領域。所以,學好數學必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有助于實現新課程的目標。新課程強調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發展;強調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發展能力;強調教學中的師生互動,以及學生開放性、體驗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學習過程。
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有助于推進素質教育。數學教育本質上是一種素質教育,她啟迪心智,增進素質,提高人類文明程度。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使用數學知識處理現實生活中各種復雜問題的意識及能力,還可以調動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力,使學生具備數學上的直覺和想象力,讓學生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最大限度的發揮數學知識的功能,做到才為己用、才有所用,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的實際價值。
社會已步入知識經濟時代,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社會,培養學生對教育行業的必然要求。數學教育亦不例外的數學創新精神和能力,已成為了新時代數學教育的重中之重。對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強化數學興趣和創新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在現實中,真正對數學感興趣的學生不是很多。學生連學,就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數學的習數學的興趣都沒有學習中去,更不可能針對數學領域進行開拓性的嘗試或研究,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要想學生學好數學,形成優秀的數學創新能力,首要的是培養數學興趣。
二、重視數學教學策略
1.教學觀念的創新
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在于組織、引導、點撥。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氛圍、競爭合作的班風,營造創造性思維的環境。
2.教學設計的創新
創設良好導入情景,激發學生探索動機是引導學生探索學習的前提。在導入階段應當弱化復習作用,強化情景創設功能,創設好奇、疑惑、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進而產生主動探索的強烈愿望。
例如:第八章《圓錐曲線的方程》中,“拋物線及其標準方程”第一課時的課堂引入可以這樣設計:(借助多媒體)給出一張姚明的圖片,(此時學生的興趣來啦!同時老師加以說明,姚明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我們要向他學習),這個時候,老師說“問大家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姚明是干什么的”(學生回答:打籃球的),接著老師問:在正常情況下,籃球在空中的運行軌道是?(學生回答:拋物線),進而引出本課研究的:拋物線及其標準方程。在初中我們學過拋物線,那么,這一節課我們將沖破初中的界限來學習拋物線。我們知道,當0
3.教學模式的創新
在教學中,教師盡可能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活力。引導學生變單調的被動學習為活潑的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走上講臺,讓他們講,讓他們討論,使講臺成為學生表現自己的舞臺,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當學生在課堂上能說出“我認為”、“我還有補充”這些語言時,那么就能體現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就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思維是大腦對客觀事物間接概括的反映,創新思維不僅能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而且更重要的是產生出新穎的、前所未有的結果。許多國內外教育專家指出,中國中學生缺少創新思維。這與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不無關系。
要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我們可以做以下嘗試:第一,塑造個性思維。要承認學生思維的多元性,尊重學生的個性思維和創造力。我們不能用同一模式去塑造學生,不能以少數標準評價廣大學生;應結合素質教育和學生自身實際,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讓數學優秀的學生脫穎而出,讓有特點的學生揚長避短、學有所長,讓后進生獲得自己所需的數學知識等等,以達到培養不同層次、不同特點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目的。第二,教師應在教學中重視設計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以相應的創新思維的熏陶,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并教導學生遵循認知規律,發揮主體作用,培養其創新思維。
四、喚起學生對數學的審美意識
許多人覺得數學是一門抽象、無趣、難學的學科。實際上,數學與其它學科一樣也存在著美,數學之美在其簡單、和諧、對稱、秩序及奇異等方面。美學創造心理學認為:美的意識能誘發創造直覺,產生解題的方向感,數學創新實際就是對數學美的一種自覺追求。為此,數學教育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生活中數學,使學生在興趣中、在享受數學美的前提下美的特征學習鉆研,從而按照美的規律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以提升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慶云.淺談高職數學教育對人的素質的影響[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1).
[2]王新民,曾慶桂.新時代數學教育的主題[J].教學與課程研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