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林
摘要:我們黨要經得起執政的考驗,必須堅持兩個務必。新中國成立前夕,旨在強化全黨憂患意識,常懷律己之心;新中國成立后,旨在警示全黨要居安思危,常修為政之德;改革開放以來,旨在告誡全黨,提高警惕,常思貪欲之害。堅持兩個務必,與時俱進,實踐科學發展觀,一是抓住第一要務——發展;二是把握一個核心——以人為本。
關鍵詞:“兩個務必”;實踐;科學發展觀
中圖分類號:B0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15-0203-02
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高瞻遠矚地告誡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毙轮袊闪?0年來,我們黨對堅持“兩個務必”不僅高度重視,反復強調,而且在自覺運用“兩個務必”的同時,堅持與時俱進,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今天,我們講堅持“兩個務必”,就是要把著眼點放在落實和實踐科學發展觀上,使我們的黨員干部能夠面對目前各種困難和風險,永遠保持和發揚革命戰爭年代那種革命熱情和拼搏精神。
一、我們黨要經得起執政的考驗,必須長期堅持“兩個務必”
1.新中國成立前夕,堅持“兩個務必”,旨在強化全黨憂患意識,常懷律己之心
60年前在三大戰役取得徹底勝利、新中國曙光來臨之際,毛澤東同志基于對歷史經驗的深刻感悟,清醒的體察到執政后面臨的各種考驗,適時地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兩個務必”,旨在強化全黨的憂患意識,自覺認識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風險,進而強化全黨的使命意識,要繼續奮斗,開拓進取。如果缺乏對歷史轉折時期的清醒認識,思想僵化,不思進取,就不能適應歷史使命的要求,經不住執政后“糖衣炮彈”的襲擊,就會在驕傲自滿和貪圖享樂中消磨正氣、朝氣和銳氣,甚至喪失勝利成果。
2.新中國成立后,重溫“兩個務必”,旨在警示全黨要居安思危,常修為政之德
在戰爭年代,我們黨靠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作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打垮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蔣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國,由革命黨轉變為執政黨。部分黨員干部缺乏對歷史轉折時期應有的自覺認識,加之我們黨內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還不健全,一些黨員干部放松了世界觀的改造,致使官僚主義滋生。他們忘記了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群眾面前指手畫腳,為所欲為,甚至獨斷專行,以權謀私,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影響了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強化“兩個務必”的教育,集中力量解決好黨員干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讓大家真正明白,奪取政權不易,鞏固政權更難。做到居安思危,常修為政之德。否則,就應如河北省委書記張云川同志所說:“誰阻擋了河北事業的發展,我們就讓他過不去,就要調整他的位置,摘去他的帽子。”這樣,才能以良好的黨風政風贏得民心,鞏固政權,保證黨的各項目標的順利實現。
3.改革開放以來,強調“兩個務必”,旨在告誡全黨,提高警惕,常思貪欲之害
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黨和國家對社會的干預和控制逐漸減少,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新的社會協調模式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在利益關系的調整中,在巨大的物質誘惑和西方腐朽價值觀念的沖擊下,部分黨員干部的思想防線崩潰,產生了“一切向錢看”的享樂主義思想。他們把商品經濟中的價值規律引入了自己的政治生活,大搞權錢交易,弄虛作假,甚至敲詐勒索,貪污受賄,完全背離了黨的宗旨。他們把個人利益凌駕于黨和人民的利益之上……。所有這些,嚴重影響了執政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影響了人民群眾對黨員、干部的信任(河北省40%的赴省集體事件是由于干部作風問題引起的),動搖了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搞不好還會危及執政黨的生命。由此可見,在我們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和商品經濟社會中,黨員干部腐化變質的危險性要比執政前大得多。因此,我們必須提高警惕,正視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強化堅持“兩個務必”教育。我們要著力抓好黨員干部作風建設,使廣大黨員干部自覺認識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風險,吸取蘇共政權易手、國家解體的教訓,常思貪欲之害。我們要用“兩個務必”規范、約束自己的言行,戒驕、戒躁、艱苦奮斗,始終保持強烈的進取心、事業心。真正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樣我們黨就能經得住執政的考驗,也一定能跳出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周期率。
二、堅持“兩個務必”,與時俱進,實踐科學發展觀
“兩個務必”產生于革命戰爭年代,但影響和意義深遠。時代在前進,實踐在發展。堅持做到“兩個務必”,必須在弘揚優良傳統的同時,體現時代發展的要求,把握其豐富內涵。今天我們講堅持“兩個務必”,也要與時俱進突出其時代內涵。其落腳點就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1.堅持“兩個務必”,實踐科學發展觀,關鍵是抓住第一要務——發展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因為發展始終是關系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特別是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能不能解決好發展問題,直接關系到人心向背和事業的興衰。離開發展,堅持黨的先進性,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實現富國強民都無從談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開始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進。但是,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中國的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主要是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但生產力水平總體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趨勢還未根本扭轉,城鄉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還有相當數量;對外開放日益擴大,但面臨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國際金融風暴的沖擊,使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增多等等。以上這些特征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我們的發展要立足于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不僅要老老實實地艱苦創業,踏踏實實地艱苦奮斗,還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深刻把握中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我們要更新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聚精會神的做好經濟和社會發展這篇大文章。這樣,才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
2.堅持“兩個務必”,實踐科學發展觀,重點是把握一個核心——以人為本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的首創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由此可見,以人為本不僅是我們黨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也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為民的集中體現。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了人民,這就要求我們的黨員干部必須堅持和發揚“兩個務必”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為了人民的利益不僅要勇于探索、大膽實踐、不怕困難、不避艱險,還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要俯下身來傾聽群眾的呼聲,要深入群眾,體察百姓情緒;要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辦群眾所需;要真正做到恭恭敬敬當人民公仆,實實在在為群眾辦事。為滿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
改革開放使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們完全有理由為此感到自豪,但決不能自滿,決不能懈怠。我們必須看到,我們取得的偉大成就只是在偉大長征中邁出的堅實一步。要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遇到的困難和挑戰還會很多。我們必須牢記“兩個務必”,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才能保證中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保證黨的奮斗目標得以最終實現。
[責任編輯陳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