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
摘要: 高中化學新課程強調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等的培養,“自學—引導”式教學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 高中化學課程“自學—引導”教學教學方法
新的高中化學課程理念強調通過化學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強調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提問題的能力是新課標的要求,“自學—引導”式教學則是達到這一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要一下子完全改變以往教學模式是不可能的,只能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適應。
一、“自學—引導”教學方法步驟
我認為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1.初步學會獨立解決問題階段。
高一學生在初中階段以后習慣了傳統的聽講、練習、教師校對和學生改錯的教學模式。學生大都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面對問題時習慣于聽老師講解,久而久之,形成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模式,過分依賴教師,學習缺乏主動性,更談不上創新?;谝陨戏治?,我認為“自學—引導”教學方法在化學新課教學中實施,高一年級上學期的前幾個星期應著重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教師可在課前把每節的教學目標以問題的形式給學生,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并解決所提問題。
2.簡單模仿提問階段。
高一第一學期的一個月后,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教師除了在課前把每節的教學目標以問題的形式給出,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并解決所提問題外,還可要求學生學習提出問題。為了促進學生做好預習,課前要求每個學生都把預習所碰到的問題寫在作業本上,上課前交上來作為平時成績。對于學生所提問題,教師在作業本上給予簡單提示,對于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可以拿到課堂上給大家討論。
3.深入鉆研階段。
到了高一年級第一學期的下半期,學生已經具有較好的自學能力和提問能力,對于較簡單的章節,老師可以把問題拿到課堂上讓學生自己通過討論解決問題,最后老師做總結,給出正確答案。
二、“自學—引導”教學方法在化學新課程教學中的初步實施
我在高一化學教學中實施“自學—引導”教學方法已經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根據本學科的特點,我嘗試了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
1.給出問題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在課前把每節的教學目標以問題的形式給學生,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并解決所提問題外,還可要求學生學習提出問題。為了促進學生做好預習,課前要求每個學生都把預習所碰到的問題寫在作業本上,上課前交上來作為平時成績。對于學生所提問題,教師在作業本上給予簡單提示。
案例一:《化學1》第一章第一節《化學試驗基本方法》,課前設計了以下預習問題。
(1)實驗安全注意事項有哪些?
(2)化學實驗過程中意外事故應如何處理?
(3)混合物分離和提純的常用方法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4)除去可溶性雜質的試驗原理是什么?
學生通過預習,對本節的主要內容已初步掌握,基本能解決老師所提問題。這樣在課堂上對老師所講的知識可以有選擇地對自己不懂的問題認真記錄,提高學習效率。開始的兩三個星期提問題的學生寥寥無幾。通過鼓勵,提問題的同學逐漸多了起來,課堂氣氛也越來越好。
2.鼓勵學生根據預習的情況提出問題。
在實施本教學方法的前幾個星期,學生仍然習慣于回答問題,提問題的同學寥寥無幾,為了鼓勵他們提出問題,對部分提出問題的同學給以肯定,并把提出的問題拿到課堂上。
案例二:《化學1》第二章第一節《物質的分類》的預習作業中,有同學提出:課本中的“科學探究”中,為什么制Fe(OH)膠體時要用蒸餾水,而不用自來水?能不能用自來水代替?為什么?
通過預習,學生能大膽探索、敢于質疑。通過學生提出的問題,我能更清楚他們哪些不明白,哪些是他們想了解的,從而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深入鉆研問題。
為了培養學生大膽探索、敢于質疑的精神,我除了要求學習根據預習的情況提出相關問題外,還鼓勵他們在課堂上自發站起來討論問題。為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我采取課堂記錄的方式,即對提出問題的同學記A,對于自發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同學記B,假如有的問題還沒同學回答則指定學生回答并記C,如不會回答的不予記錄,期末對課堂記錄進行統計,并作為總評成績的依據。
案例三:《化學1》第一章第一節《化學試驗基本方法》課本中第7頁中的“思考與交流”:(1)如果要除去粗鹽中的可溶性雜質CaCl 、MgCl及一些硫酸鹽,應加入什么試劑?(2)在實際操作中還要考慮所加試劑的先后順序、試劑用量及試劑過量后如何處理等。你設計的除去雜質的方法中有沒有引入其他的離子?想一想可用什么方法把它們除去?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我讓一位學生到講臺上講出自己的方案,并鼓勵其他學生對其提出疑問,最終達成共識,得到正確的答案。
通過課堂討論得到正確的答案,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自信心,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4.查閱資料,撰寫小論文。
每上完一章,布置研究性學習議題,每位同學都選擇一個議題,相同議題的同學組成小組協同研究。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可以充分發揮分工合作的精神,有的跑圖書館,有的上網,等等,然后把資料匯總,通過討論得出結論。這樣能學會調查研究的方法,鍛煉獨立解決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
當然“自學—引導”式教學在化學新課程教學中的實施仍處于嘗試階段,還存在一些問題,我愿與同仁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