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聰
〔關鍵詞〕 評課;定位;興趣;實效;師生互動;激勵
〔中圖分類號〕 G47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23—0014—01
教學評價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對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的評估,也是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的評價。作為一名教研員,筆者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認為評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從教師教的方面評價
1. 看教學過程中體現了哪些教學原則、教學規律;看突出的教學方法、先進的教學手段、精彩的教學藝術;看師生的雙邊活動的開展情況,教法與學法的成效;看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主力是否得當;看教學環節是否有創新;看教師的思維是否靈活、知識儲備是否有寬度和廣度、語言表達是否清晰流暢;看學習目標是否達成、學生能力是否提高。
2. 教師角色定位、主導作用發揮是否得當;教師對整節課的駕馭情況是否收放有度;教師是否認真研究學生、正確處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預設與生成的關系、確保信息反饋暢通和調控自如;是否根據教學需要,恰當運用多媒體手段。
二、從學生方面評價
1.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狀態來評價。評課應從學生“學”的角度來分析課堂、解剖課堂,以學生的學習狀態、參與度以及互動情況來檢驗、改進和促進教師的教。這是評課的真正目標,也是利用評課來發展、延續課堂的理想狀態。
2. 從學生的學習時間來評價。檢驗以學生為本的課堂的重要標準就是,學生在課堂中有效的學習時間。課堂上,如果是教師個人教學能力的“走秀”,學生游離于學習之外,那么課堂就是低效課堂。評價學生學習時間多少,有助于從根本上把握教師角色的定位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最優化的整合,把時間最大化地還給學生。
3. 從學生的學習實效來評價。要更多地關注課堂教學中教師創設的有效教學活動情境與氛圍;關注教師對學習者的指導、幫助是否切實有效;關注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關注學生是否樂于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和動手操作;關注學生是否樂于和其他同學進行合作學習;關注學生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等等。
4. 從學生的學習方式來評價。評課的關注點,應從教師傳遞知識的層面轉移到學生有效學習的層面上。應針對學生的學習差異進行因人施教,把過多的統一講授,轉變為以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釋疑、點撥學習為主要活動方式的課堂。
三、從師生互動和溝通的角度來評價
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互動交往、交流、探究的場所。評課時要看教學的整個過程。要看學生與教學內容的矛盾是否形成,即是否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與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只有形成了主要矛盾和互動,教學才真正建立在學生的需要之上,才有發展的內在動力以及成為好課的可能。同時還要看教師是否在教學中采用合理、多樣的教學方法;是否通過討論、研究、實驗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是否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是否提倡同學之間、同學與教師之間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相互溝通。
四、使教師從評課中獲得激勵、自信和前進的動力
評課旨在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技藝,其著力點在于調動教書育人的積極性。故要肯定教師的勞動,總結教學經驗,發掘教師的教學特色,鼓勵教師勇于創新、潛心教改,做教書的骨干、科研的內行。
1. 以評帶培,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評課者要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新課程理念、教育學及心理學等為理論依據,突出前瞻,根據不同課型、對象,擇其要領,重點評述其優缺點、成敗經驗、有待解決的問題。從理論上做深刻的分析,并指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使教師從評課中獲得幫助,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2. 以評促教,喚醒教師的“內驅力”。一般來說,人們對勝任的工作會越做越感興趣,越干越好。尤其是在工作中,時常得到同行的贊譽、認可和鼓勵,就會引發強烈的勝任內驅力,從而不斷進取。評課時要以“優點談足,缺點抓準”為原則,激發教師創新內驅力,使其樹立更高層次的理想目標,追求更好的表現。??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