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樹祥
〔關鍵詞〕 學困生;轉化;信心;真愛;肯定;
表揚
〔中圖分類號〕 G6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23—0032—01
學困生是指學習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任何一個班里都有學困生。人與人的能力不盡相同,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好有差,但接受教育的機會是均等的,因此,學困生同樣需要教師和家長關注。
一、傾注真愛,走進心靈
學困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注,更需要教師用愛去澆灌。愛是陽光,可以把堅冰融化;愛是春雨,能讓枯萎的小草發芽;愛是神奇,可以點石成金。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教師應多關注學困生,以師生之情、朋友之情、親人之情來對待他們,肯定他們的成績,激勵他們的上進。沒有愛心的教育是貧乏的、干枯的、冷漠的,是沒有任何生機和活力的。
筆者班上曾有一名學困生,性格孤僻,平時不愛和同學說話,每次見到老師總是躲得很遠,害怕和老師正面相遇,上活動課的時候也總是站在最后面。筆者主動找他談了幾次話,他總是一言不發。于是,每次在學校食堂里吃飯時,筆者總是找機會和他坐在一起,有時候故意找他幫忙和他拉近距離,上課有活動時也主動邀請他參加,慢慢地他開始主動向筆者吐露心跡、敞開心扉地與筆者交朋友,性格逐漸變得開朗了,學習也進步了。教師對待學困生就要用真愛浸潤,進行心與心的溝通,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喜歡聽教師的課,對教師的批評教育也樂于接受。
二、樹立信心,點燃理想
教育可以研究,行為可以重復,但人的生命不可能重來。所有教育行為都要以尊重生命、關愛個體為根本立足點,以教育者的良心與責任,對受教育者進行深切的人文關懷。教師在批評、引導學困生的同時,要把更多的關心放在他們身上,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戰勝自我,讓他們明白教師心中永遠有他們的位置,教師永遠都在關注他們。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靈魂的搏斗”,善于發現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在黑暗中看到希望,讓即將熄滅的自信之火重新點燃。
針對學困生學習困難、難以培養學習興趣、接受知識慢、容易失望的特點,教師要降低門檻,放寬對他們的要求。其他學生要完成五道練習題,而學困生只要完成能力范圍內的學習任務即可,教師要經常鼓勵學困生,讓其很輕松地掌握符合他們現實狀況的知識。教師還要經常設計一些淺顯的問題讓學困生回答,布置淺顯的作業讓學困生做。即使是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同學都做不出、回答不了的問題,學困生通過查資料、向同學老師咨詢,也有可能完成,一旦學困生的答案接近或類似正確答案的時候,教師應馬上予以肯定,并引導他們向前邁進,直達正確的彼岸。這樣,學困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感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重視,學習興趣就會自覺形成。
三、搭建平臺,肯定自我
學困生往往會被教師遺忘,因此教師要時刻把學困生放在心上,給他們多搭建平臺、創造機會,讓他們展示自我。學困生在某一方面有困難,但不是任何方面都有困難。教師要善于發現學困生的長處和閃光點,并用其所長,補其所短。如文化課好的可以參加各類知識競賽,體育、音樂、美術好的可以參加學校的文體活動,為班級爭光。教師要及時總結和表揚學困生的長處,要用他們的長處彌補短處,要想辦法挖掘學困生的潛能,引導學困生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從而激發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學困生也不例外,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會在某一個時間或某一個學科中取得好成績。即使他們的成績是微不足道的,教師還是要及時發現,并充分地肯定他們的成績。殘余的火花,看上去并不明亮,可是一旦綻放,或許是最燦爛的。轉變學困生是教育的最大成就之一,學困生需要更多的關注,更多的表揚。特級教師王蘭說過這樣一句話:“不是聰明的孩子常受表揚,而是表揚會使孩子更聰明”。適時、恰當地表揚對任何學生都是必要的,千萬不要讓學困生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學困生轉化并非易事。當教師千方百計地使學困生有了學習興趣時,教師絕不能放棄,要步步為營,及時鞏固,及時引導他們在現有的基礎上尋求切入點,走進心靈,助他們乘風破浪。
??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