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衛
【摘要】 道在日新,藝亦須日新,新者生機也;不新則死,創新是時代最寶貴的精神,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當代教育改革的內在要求. 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將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發揮積極作用. 本文基于此闡述了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內涵和特征,根據初中數學教學的理論要求和實際應用特點,提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 初中數學教學;創新思維;想象力
列寧指出:“有人認為,只有詩人需要幻想,這是沒有理由的,這是愚蠢的偏見!甚至在數學上也需要幻想的,甚至沒有它就不可能發明微積分. ”數學是一門邏輯非常清晰嚴密的學科,就其本質而言,學習數學本身就是一種鍛煉思維的有效方式. 另外,由于人的成長具有階段性,人的思維發展也具有階段性. 初中學生一般正處于由經驗型抽象思維向理論型抽象思維過渡的重要時期,教師應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型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既敢于創新、見解獨到,又目標清晰準確;既思維開闊,又能抓住問題的本質,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是當代教育改革的內在要求.
一、數學創新性思維的內涵
創新性思維是指一種有創見性和預見性的思維,這種思維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并產生新穎的、獨特的見解,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所謂數學創新思維是指主動的、創造性地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從而解決新問題的一種獨特的思維品質. 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是個人在創新意識的驅動下,將現有的知識予以重組產生新思路的方法. 知識經濟時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型思維,是當代教育改革的內在要求.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策略
胡錦濤主席曾明確指出:“在尊重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更加注重培育學生的主動精神,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將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發揮積極作用.
(一)通過統攝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和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的特定階段,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思維訓練,也就是統攝訓練,以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統攝訓練對學生學過的數學概念、定理、單位知識,進行系統的總結和梳理,廓清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構建起牢固的、系統的知識體系框架. 知識積累是創造的基礎和源泉,良好的知識積累將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揮重要作用.
(二)通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訓練. 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羅整個宇宙.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想象,拓展思維空間,獲得更多的數學發現. 一方面,想象往往是一種知識飛躍性的聯結,教師要引導和幫助學生學好相關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加強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訓練,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潛在的因素,科學地運用直觀教具及現代教學技術,努力培養學生濃厚的觀察興趣,創設類似的想象情境,應用啟發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以支持學生對研究的問題做仔細、深入的分析. 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訓練,針對某個知識點或者某個問題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找到不同的解決方案,并對這些方案進行評判、篩選、提煉、升華. 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的方式多樣,例如,教師可以培養訓練學生對同一問題改變思維角度,特別是對一些開放性問題進行大膽假設,聯想多種結論;通過加強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思訓練,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通過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愛因斯坦曾說:“我沒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過是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 ”可見,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維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至關重要. 教師應該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打破教師的權威身份,鼓勵學生提出正確的問題. 問題一經提出,往往等于解決了問題的大半. 當一個簡單的問題又被重新慎重地提出來的時候,這個問題就不再是簡單的了. 學生如果從肯定開始,必以疑問告終;如果他準備從疑問開始,則會以肯定結束,正是問題激發學生去學習,去實踐,去觀察. 為了正確地認識真理,學生首先必須懷疑它并同它辯論.
(四)通過進行逆向思維訓練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逆向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它是對習以為常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進行反方面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出這種思維并不代表我們要否定慣性思維,從概率上看,慣性思維趨勢外推的準確性很可能是各種預測方法中最高的,因為過去若干年教學中形成的趨勢往往包含著某種規律. 但長期以來,學生受生活經驗和思維模式的束縛,習慣于沿著事物發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問題并尋求解決辦法,對于某些數學問題,特別是一些特殊數學問題,敢于“反其道而思之”,從結論往回推,從求解回到已知條件,反過去想或許會使問題簡單化.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該有目的性的設置逆向思維的練習,引導和幫助學生靈活地轉換觀察和分析數學問題的角度,用最有效的方式解決數學問題. 教師可以在訓練題的設計中,采用一題多變的形式,改變題目中的條件、結論和解題過程中兩者或兩者以上的因素,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和創造性.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進程中,在創造發明的路上,更需要逆向思維,逆向思維可以創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人間奇跡. 教師通過進行有目的性的逆向思維訓練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對于學生的成長意義重大.
三、結語
總之,在知識經濟時代,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歷史背景下,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是時代的客觀要求. 初中數學教師要把握時代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注重對例題和習題的深度開發,挖掘問題的內涵及潛在的教學價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陳奇峰.試談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科技資訊,2010(3).
[2]王海濤.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