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嚇洪
摘 要: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進行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如何指導學生先學后教?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是自主學習的基礎,方法是自主學習的條件,要做到“先學后教,以教導學,以學促教”,才能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關鍵詞:自主學習;生活經驗;成功體驗;自學方法
葉圣陶先生說:“學習就是習慣的培養。”新課程中教師重點培養專心、細致、廣博、多思、善問、大膽質疑的習慣,引導學生勞逸結合,合理安排時間。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學習能力自然加強,學生的學習品質得到優化。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才能讓他們得以輕松地學習與快樂地生活。依據個人多年來教學的經驗,有以下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觀點。
一、注重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培養學習興趣
新課程標準指出:當數學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數學才是活的,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例如,教到“小數”這一節時,我經常會讓學生在平時逛超市時觀察商品的價格標識,而后讓他們體會一下小數的意義,也提倡他們測體重與身高時用小數來表示。
二、給學生創造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信心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自信心的培養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自信心越強的學生,越愛鉆研,越奮發努力,學習成績也越好。在進行“指導自主學習”這一課題探索中,開始有許多學生都說“我不會自主學習,我不會提問題”等。特別是學困生,在課堂學習中默不作聲,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對此,我多次與這些學生談心,并創造一定的條件,放手讓他們去做課堂的主人,一切活動的主人。充分信任學生,讓學生獨立完成任務,這樣久而久之,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就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自信心也會越來越足。
三、教給學生自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新課標中教師在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教師要先扶后放,循序漸進,訓練學生的數學基本功。首先要幫助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教他們如何預習,指導學生根據提示動手動腦,該思考的思考,該查工具書的查工具書等。這樣上新課時,學生就有話可說,有問題可問。教會學生學會根據今天的學習內容設計作業。最后教師要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在課堂上,每個學生都要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并發揚團結協作精神,共同進步。
四、編寫合適的自學練習,讓學生自主地發展
“學案導學”模式的一大優點就在于它將很多原本在課內教學的內容放到了課外,或者在課內通過教師學案的有效引導節約了課堂教學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我們在實踐中也發現,由于使用了學案,很多學生已將課堂所學提前消化,基本練習對他們已沒有了挑戰性。為此,我們采用了分檔練習的方式。在練習或自我檢測中分A、B、C檔,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設計新穎的題型,把較復雜的書面作業改成訓練目標明確、形式靈活多樣、難易適中的簡單變形式練習。另外,作業分三種,有必做題、選做題和拓展題,階梯式的練習設計可以適合不同程度目標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這樣大大體現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每個星期都評出優秀作業設計獎,學生在設計作業中,不但鞏固今天所學的知識,而且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不再討厭做作業。
以上說明,所謂的課堂實際上是學生為主體,教師只引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目的性,課堂也是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并及時糾正與補充。對于自主學習的40分鐘課堂我們做的不是教會多少知識,而是教會學生自主學會多少知識,作為教師,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新課程理念下要把正確、合適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并督促學生應用,使學生有更多的剩余時間快樂生活,這樣學生有生機,知識的掌握形成良性循環,教育有了新的行為形式。
(作者單位 福建省福清市城關小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