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玲
摘 要:主題圖是新課程改革下小學數學教材的一個重要的產物,是實現學習目標的重要的素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主題圖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新課改要求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分析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主題圖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主題圖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我國中小學傳統的教育帶來了很大的變化,更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圖畫在數學課本中的形象運用能夠激發學生去認識與探索他們所遇到的數學問題。一方面主題圖教學將抽象性數學知識具體化,另一方面,也讓學生產生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怎樣對主題圖進行充分利用與發掘,怎樣才能更好地通過主題圖來服務于新課程改革下的數學教學,這是小學數學老師應該共同研究的課題。
一、與編排目的相結合,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探索
主題圖是溝通孩子與數學的橋梁,能夠讓小學生覺得數學就在他們身邊,這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距離,同時也能讓他們明白數學無處不在,學好數學能夠生活得更好,而且有趣、好玩、好看的圖片更容易激發孩子的思維,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把握好相關數學知識,將那些想象力豐富的學生帶進數學情境中,激發他們去認識與研究與數學有關的問題。那么,怎樣才能運用主題圖教學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思維呢?比如,在學習“動物樂園”時,可以運用主題圖教學。
1.興趣導出主題圖
主題圖教學的第一步就是將學生帶進主題圖情境中。數學教師可以用想象與對比的方法,用故事導出主題圖,通過教師對學生講的故事能夠讓學生感覺到作為一名小學生是多么的驕傲與光榮。這樣就能夠將學生的思維用主題圖方式帶進動物世界中,很多故事中的人物都會在這時浮現在其腦海中,從而增加學生觀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還能讓他們感覺數學就像教師講的童話故事,既親切又生動,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2.點撥思考弦外音
主題圖教學中的圖畫,其實就是個引子與介質,圖畫可以和學生的興趣特點進行結合,以此引入相關數學話題,數學教師最終還是要將學生引入數學領域來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因此,數學教師的下一步點撥就是學生求索數學知識能力的提升。比如,數學教師會點撥式地問學生:“小朋友們數得真對,那么,你們是如何數出來的呢?”其實,這個問題是在激發學生對數數規律進行思考,在引導學生研究的過程中,能夠得出從遠到近、從上到下、從大到小、從左到右的規律性知識。由此,學生就對數學規律與相關數學知識形成一定的初步認識與了解。
二、巧妙運用圖畫,探究數學問題
1.盡可能地發掘數學問題
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的過程中,第一步要考慮數學問題會以怎樣的方式蘊藏其中,這同時也是引領數學問題的一個方向,是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的目標。因此,總指導方針就是對圖畫中所包含的數學問題進行發掘。就像“觀察與測量”中為學生提供的第一個主題圖,第一步必須要讓學生明白,這個主題圖形具有系列性。但是若學生單看第一幅圖,那么他們就會產生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比如,學生在快車道中行走太危險,過馬路時一定要先讓車過等等。因此,在學生看圖前,一定要對其標注重點應該放在哪,讓學生學會看主題系列圖。
2.大膽創造,為我所用
因為生活閱歷與地域存在差異性,所以對有些學生來說,有的圖片很難啟思,還有些主題圖片由于缺少趣味性與生動性,通常很難吸引學生的關注及注意力,這就很難激發學生的興奮點。面對這種情況,就需要數學教師進行精心創造與大膽革新,將輔助教學作為數學學習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對圖片進行更換與改進,或者將圖片改為多媒體動畫,化靜為動,也可以將教材中所提供的圖片摒棄掉,依照日常生活主動創造與本教學環境相適合的圖片素材,積少成多,時間久了就會產生一套具有非常強的實用性的數學課程雛形。
3.德育的有效滲透
教書育人是每一個數學教師所擔負的雙重任務。尤其是在教小學生學習時,可以隨時隨地教育他們。所以在解說主題圖的過程中,數學教師一定要掌握好用語,不但要準確、生動,同時還必須要有一定的思想性,于細微處啟迪與教誨學生,而運用主題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通常都會有非常好的效果,確保學生德、智、體、美、勞能夠全面地發展。
綜上所述,合理運用主題圖,可以為學生創設更好的數學教學情境,啟迪學生活躍的思維,激發學生主動思考。此外,小學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在主題圖上用心,這樣可以保證其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慧梅.小學數學低段主題圖的目標解讀策略[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6):104-105.
[2]曹麗娟.小學數學主題圖的應用研究[J].新一代:下半月,2012(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