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順
摘 要:實施小學數學的深度教學,是現代小學數學教學的必然要求。它在啟迪學生智慧、訓練學生思維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學數學的深度教學,很多因素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好的教學資源設計必不可少。這種好的教學資源設計需要具備全面性和探究性的特點。另外,還可以通過“全資源”的引進和信息化教學工具的使用來進行資源設計。
關鍵詞:課堂環境;小學數學;深度教學;資源設計
在傳統課堂環境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往往注重對學生知識的灌輸,注重對他們應試能力的培養,所以忽視了啟發學生思維的重要性。這樣一來,就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總是停留在知識和概念的掌握上,沒有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這樣的教學,顯然不再適應小學數學教學的需要。在新的形勢下,實現小學數學的深度教學,資源設計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多樣化的、探索性的教學資源,能夠極大地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開發他們的智力,使他們對知識掌握得更加透徹。
一、教學資源與教學深度
所謂深度教學,是指教學不再簡單地停留在表面知識的灌輸,而致力于傳達知識內在的邏輯和意義。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要做的不僅是向學生傳授簡單的知識,更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他們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學生要有意識地進行知識的探索,培養自己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而在課堂環境中,學習資源能夠給深度教學提供必要的資源支持。大量豐富的、質量高的教學資源,能夠拓展課堂的深度,促進學習者深層次思維的發展。學生能夠通過對這些學習資源的利用,逐漸從領會知識含義和簡單運用上升到對知識的綜合分析和運用。
二、課堂環境下的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資源設計特點
1.全面性的特點
首先,教學資源的設計要具有全面性。所謂全面性,是指資源的種類能夠涵蓋小學數學教學的各個方面。其一,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資源,多數只是教師“教”的工具,而忽視了學生“學”這一過程的重要性。因此,在資源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特點,從學生的角度設計教學資源。其二,現在的教學資源多注重對舊知識的鞏固,而對新知識的學習關注較少,所以資源的設計多適用于復習而不利于課上和課前使用。這樣一來,降低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設計中還要注意吸納從復習舊知到探究新知再到鞏固應用各個方面的知識。只有全面地考慮到數學教學中的學習對象和學習過程,設計相應的教學資源,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小學數學的深度教學。
2.自主探究的特點
另外,小學數學深度教學致力于對學生思維的開發,所以教學資源的設計需要符合學生自主探究的特點。資源設計不單只是知識的展示,更應該是利用有效的方法進行引導。例如,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設置活動、引導探究,自主探究、觀察記錄,啟發思考、交流歸納以及鞏固訓練、拓展遷移等方式,通過對數學教學各個環節的優化,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自主學習和探究。
三、課堂環境下的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資源設計方法
1.“全資源”的引進
對于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資源設計,首先可以通過建設小學數學教育“全資源”的方式進行。所謂“全資源”的教學方式,是指在數學教學中引進其他學科的教學資源,諸如語文、科學、體育等,通過學科資源之間的關聯性,培養學生綜合學習的能力,擴大他們的視野,使他們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學科觀。同時,這些其他學科的資源也能夠幫助他們更深層次地理解數學學科的奧妙,激起他們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使得他們進行進一步的探索。例如,可以通過科學實驗和體育活動的方式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增強應用數學的探究意識。
2.信息化的教學工具
此外,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資源設計,還離不開信息化的教學工具。通過建立多媒體的資源庫,可以將數學學科和信息技術進行有效地整合。使得松散的數學資源能夠完整地統一起來。教師和學生只要通過簡單的途徑就可以進行資源科的訪問,大大降低了教學資源獲得的難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實施小學數學深度教學就顯得更加簡單。
綜上所述,要想實施課堂環境下的小學數學深度教學,必須考慮教學資源設計這一重要的因素。利用信息化的教學工具,對小學數學課程和信息技術進行深層次的整合,引進“全資源”的教學模式,使得小學數學教學資源的設計具有全面性和自主探究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才能夠通過這些豐富的教學資源,加強自己數學方面的學習。逐漸從對數學知識的淺層次掌握過渡到對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慢慢形成一種獨立探索的精神。
參考文獻:
[1]徐新勇.小學數學學科多媒體資源庫的建設與應用[J].中小學電教,2008(03).
[2]劉季.建設小學數學教學的全資源[J].基礎教育研究,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