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波
摘 要:品德教學中,教師應當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背景出發,積極開放品德課堂,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自身和社會生活中,在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中進行體驗、認識、感悟和行動,引發內心真實的道德情感,領悟做人的道理,實現“自我教育”。
關鍵詞:小學品德;開放教學;高效
小學品德課是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性課程,融生活、歷史、地理、文化、政治、社會等于一體。品德教學中,教師應當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背景出發,積極開放品德課堂,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自身和社會生活中,在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中進行體驗、認識、感悟和行動,引發內心真實的道德情感,領悟做人的道理,實現“自我教育”。
一、開放課前準備,師生提前進入角色
構建高效品德課堂,課前準備是關鍵,只有師生在每一節課前都做好充分的準備,有效的課堂教學才能正常開展。課前,教師要做好學情分析,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靈活處理教材,查找資料,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活動內容,認真備課,精心準備課件和教輔資料,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要指導學生通過收集資料、開展調查、訪問、制作學習道具等形式,提前進入角色。在學習《科技帶給我們什么》一課時,根據本課涉及的科技知識較多、較廣的特點,我上網查找了大量科技方面的資料,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并制作了精美的課件。同時布置學生進行課前小調查:科技在我家,以洗衣機為例,讓學生調查和思考:奶奶年輕的時候,是手工洗衣服嗎?洗衣服的同時還能做其他事情嗎?觀察媽媽洗衣服的同時,還能干些什么,采訪家人,并將家人的回答整理成調查表,以備上課時交流。這樣,在開放的課前準備中,師生共同進入角色,為從不同角度去認識、感受和探究科學技術對社會物質文明生活的促進作用打下基礎。
二、開放導語,在扣人心弦中切入
教師別開生面、情趣盎然的導語,就像強大的磁場,產生極大的磁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品德教學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因此,通過創設引人入勝的情境導入新課,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參與熱情,主動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來。例如,在導課時,我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引導學生想象刀耕火種的農業社會時期人們的生活狀況,那時候人們生活在沒有電燈、電話、電視、汽車、輪船、飛機的時代,他們用什么照明?怎么出行?怎樣傳遞信息?吃什么東西……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探究的欲望油然而生。這樣,一堂課的氣氛就活躍起來了,學生的學習也就更加積極了。
三、開放教學內容,讓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教學內容上既要依據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勵教師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這些與學生生活貼近且真實、可靠的事例,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學中,找準教材與學生生活的切合點,巧妙地選取學生生活中的事例,設計適宜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道德目標的達成。在學習“科技給人類帶來的變化”這一環節時,我先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科技給自己生活帶來的變化,每人選擇一個科技對自己生活影響較大的事例進行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先從自身談起,從自己生活的變化、自己的感受入手,讓活動貼近學生的生活,激發學習興趣,然后再聯系教材提示和現實生活中的其他變化,多角度地感受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和進步。
四、開放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探究中體驗
品德課強調寓教育于活動中,兒童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親身體驗,實現知、情、意、行的融合。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條件,在教學設計上選用閱讀、討論、辯論、參觀、調查、訪問、游戲、角色扮演、模擬活動、專題研究等形式,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行體驗,獲得真實感受,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在《科技帶給我們什么》一課中,我就根據需要,設計選用了多種教學方式:課前調查——科技在我家、小組討論——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辯論——我對克隆技術的看法、角色扮演——采訪劉思穎、課后宣傳——抵制迷信活動等,引導學生在多種喜聞樂見的活動中感受并體會科技對我們的生活、人類生存與發展產生的重大影響,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用科學的眼光去判斷和分析事物。
五、開放多元評價,激勵學生綜合發展
品德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勵、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評價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活動過程,重視學生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態度、情感和行為表現,重視學生在活動中付出努力的程度及探索、思考、創意等。學生既是評價的對象也是評價的主體,鼓勵學生自評、互評,鼓勵家長參與評價,采用靈活多樣、開放性的評價方式,如觀察、訪談、問卷、成長資料袋、學生作品評價、學生自評、互評等,力求對學生進行準確、全面的評價。在本課中,除了正常的課堂交流中采用的語言性評價外,還運用了以下評價方式:(1)作品評價。對學生課前的《“科技在我家”調查表》進行A、B、C、D等級評價,并附有描述性評語;(2)學生自評和互評。小組討論時,對小組成員發言的質量和參與程度、態度進行自評和互評,并讓小組長匯報評價結果,指導以后的小組討論;(3)達成水平評價。通過小測驗,檢測學生對科技影響的認識,科技是把雙刃劍的看法以及對迷信、偽科學的態度。通過開放性的、多元的綜合評價,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建立自信心,進行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