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典
摘 要:就“當前識字和寫字教學出現弱化、簡化、泛化”的現象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漢字教學;教學效率;漢語拼音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反復強調識字、寫字教學的重要性,并作出具體的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予以重視,認真落實,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明確目標,重視各學段識字教學
在小學第一學段,要把識字、寫字教學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落實。教材中的選文是閱讀的材料,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關鍵資源,更是為識字教學提供了語言環境,讓識字教學不因脫離語言環境陷入單調、機械的記憶,從而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識字效率。例如,《四季》出現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是第二篇閱讀課。有位教師在教學中對生字“七、兒、九、無”只是簡單的讀一讀,然后就讓學生仿照課文的形式當小詩人寫詩歌,一堂課下來沒有時間去識字寫字。其實,課文只是識字教學的載體,應作為識字教學的語境使用。教學中不必對詩歌的意思等做太多的講解,要把識字教學作為主要目標,引導學生認識田字格,認識筆畫名稱(撇、豎彎鉤、橫折彎鉤),寫好基本筆畫(橫、撇、豎彎鉤、橫折彎鉤),養成按筆順規則寫字的良好書寫習慣,為識字、寫字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
不少教師認為到了第二、三學段,學生已經具備獨立的識字能力了,無需再在識字、寫字環節上花時間。《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調整了識字、寫字的教學目標:第二學段“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第三學段“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第二學段識字900個、寫字800個,第三學段識字500個、寫字900個,識字量依然很大,尤其形近字、同音字、同義字數量的增加。因此識字、寫字仍要作為教學的重點,才能有效地避免同音字、同義字、形近字混淆而導致錯別字頻出的問題。
二、著眼實效,靈活安排識字環節
識字環節的安排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著眼于教給“識字方法”,力求實用結合,提高漢字識記效率。如,《玩具柜臺前的孩子》(人教版二年級下冊)中的“柜臺”“售票員”等,在閱讀之前,通過檢查預習等環節,讓學生理解這些名詞術語,既能提高讀的效果,也可以避免講讀課文時停下來講這些詞把課文講得支離破碎。有些形聲字、會意字本身“音、形、義”結合得很緊,一看字形,就可掌握字音,或一讀字音,就會想起字形。比如,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識字4”中的“螞蟻”“房”“網”、第22課中的“忘”“想”“念”等字詞,在解決字音時也可一并解決字形,不一定要等到課即將結束時再進行。
低年級閱讀教學識字環節的安排,還要根據課文的特點采用相應的方式。有些課文生字少,就可以在閱讀前集中解決生字問題。有的課文生字相對較多,就可以采用“分課時解決”的辦法。例如,《我不是最弱小的》(人教版二年級下冊),全課出現生字18個,要求會認其中的14個,會寫其中的12個。教學可以這樣安排:
第一課時:結合解題教學“弱”字,掌握字義與字形。引導學生初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掌握生字的讀音。指導讀音難點,比如,“薩、簇、隨”都是平舌音,“鈴、傾”都是后鼻音。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描寫野薔薇的句子,入情入境地朗讀,與作者、與文本展開對話,抓住關鍵詞句,對比雨前雨后的野薔薇,體會薔薇花的美麗。在教學這些語句的過程中,結合理解“夏天、周末、鈴蘭花”的意思,指導書寫“弱、夏、末、托、鈴、利”6個生字。
第二課時:復習鞏固上一節課所學生字,檢查學生對第一課時要求書寫的6個生字的掌握情況。繼續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至最后。通過研讀薩沙和媽媽的對話,理解故事內容,培養學生自覺保護“弱小”的情感和習慣。在這個過程中,結合理解“薔薇、隨風舞動、簇擁、聊天、芬芳、傾盆大雨、遞過、垂著頭”等生字詞的意思,指導書寫“芬、芳、應、該、摸、撲”6個生字。
這樣安排的主要優點是:首先,分散了字形教學的難點,使復習鞏固比較及時,有利于學生掌握字形。其次,有利于采用多種方法識字,絕大多數的生字結合了上下文,學生容易理解生字詞的意思。最后,識字與閱讀有機結合,保證了分析、講讀課文的連貫性。
三、識用結合,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生活是識字的大舞臺,讀書報、看電影、看電視、逛大街、游公園……學生何時不在接觸漢字,何時不能“運用“漢字,何處不可以自主識字呢?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用字,是溝通課堂內外,拓寬學生學習空間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增強語文實踐的有效舉措。教師要想方設法鼓勵學生、促進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的漢字。一位教師教學《登鸛雀樓》一課時是這樣做的:
(教師在黑板上貼上寫有“日”“千”“黃”“層”“更”“入”“樓”“山”“海”“目”“流”的生字卡片)
師:哪位同學認識這些生字當中的任何一個?請到講臺前面來,讓小老師領著其他同學讀一讀,并且說一說你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
生:我認識“?!边@個字,我吃過“海霸王”餃子,所以我就認識了。請大家跟我讀——
生:我去過黃山,我認識“黃山”兩個字。請跟我讀——
生:我們家附近有一個千家山公園,我認識了“千”這個字。
……
師:你們真棒,能在生活中留心學習生字。
這樣的識字教學,以教材為依托,又適當超越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課外學習漢字成果的機會,把識字教學與課外自主識字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更為重要的是進一步激勵學生利用一切機會,在生活中更加積極主動地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