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紹波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習,讓學生在快樂愉悅的環境中學習。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響應新課標的號召,投入到素質教育的熱潮中,參與新課改活動,研究探討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教學;愉悅教學
根據小學數學新課標的要求,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習,讓學生在快樂愉悅的環境中學習。我們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響應新課標的號召,投入到素質教育的熱潮中,參與新課改活動,研究探討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下面就結合筆者教學實踐談談這一問題。 一、營造課堂愉悅氛圍 實踐已經證明,良好的教學環境,一定會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一定要盡力去營造最佳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具有飽滿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更需要營造出一種祥和、優雅、和諧、平等的民主氣氛,學生就會在輕松而愉快的心情下參與教學,他們更能大膽地去設想、想象和聯想,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要鼓勵激發學生的大膽想法,不能去挖苦他們在和諧的環境中所迸發出來的那種創新的問法。 二、鼓勵學生的快慰感 學生都是有著好奇心,他們對知識的欲望非常高,若是能夠解決問題就會有一種興奮感沖擊著他們的心扉,他們的積極創新潛能就會迸發出來,因此,我們做教師的要保持住學生的興奮感,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要設置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問題,比如,講授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學生猜想提出“個位是0、3、6、9的數能被3整除。”我引導學生舉例先初步驗證,再用實驗驗證,通過用小圓珠擺一擺、算一算,接著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在愉快操作的學習環境中,孩子們非常快樂地解決了一切問題,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運用游戲增加活力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提高課堂的教學活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參與的熱情,因為數學游戲,符合少年那種天真的童真心理,在游戲中學習學生能夠開發出最大的學習潛力,調動他們的極致學習積極性。我在講“時、分的認識”一節,就是讓學生在一分鐘的時間里去掰腕子、蹦蹦跳、跳繩等,在非常活躍的游戲中學生明白了一分鐘的含義,完成了教學任務。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營造能夠讓學生主動和創新的優越條件和氛圍,激發他們積極探索研究的精神,還要給學生提供在愉悅的環境里去學習的氛圍。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使他們成為時代所需的人才。 參考文獻: 林學英.小學數學教學淺談[J].學周刊,2011(21).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舍力鎮六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