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方翔
摘 要: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師、父母、學生越來越認同這樣一個觀念:要打好高考這關鍵一仗,除了要有扎實的專業基本功之外,還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學習、考試心態。這就是為什么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在考前花大價錢請心理咨詢專家為學生做心理輔導的原因了。有了好的心態,我們的學習就能學得輕松,考試就能不緊張;反之,若是心態不好,即使專業基本功再扎實,也無濟于事。所以我們要完善高中的數學學習,必須塑造一個最佳的心態去直面高考。
關鍵詞:最佳心態 高中數學學習 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2(c)-0163-01
今年的高考,我有一個女學生就因為心態原因而深受其害。她父母離婚,由母親獨自撫養長大,造就了她個性十分好強。到了高考考場上,一發試卷,她迫不及待地看試卷,沒有看到熟悉的三角題,馬上手心出汗、心跳加速……最終導致連正常水平都沒發揮出來,考砸了。由此可見,好的心態是多么重要。好的心態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塑造學生最佳的學習心態,是當前我們教師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課題。那么如何塑造學生的最佳學習心態呢?
1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才會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因此,要塑造學生最佳的學習心態,必須首先維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使學生具有積極向上、勇于進取的情感態度和優秀品質。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我們教師必須擺正自己的心態,擁有健康的心理,“正人先正己”,因為教師的心理狀況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理發展。很難想象一個心理不健全的老師,能教出優秀的學生來。其次,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滲透“愛”,讓愛的陽光照耀每一個學生。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意識,以學生的有效學習為主要方向,把握好學生的心理動態,以信任、期待的目光鼓勵學生,不偏袒、不歧視,關注愛護每一個學生。再次,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學會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數學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在數學課堂上,我們可以結合心理學、教育學原理,提高教學藝術;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豐富教學手段;還可以借助外界客觀條件,創設特殊的情境教學。總而言之,數學雖然看上去是枯燥的、單調的,但是我們教師仍然要想方設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這是塑造學生最佳數學學習心態的前提。學生以健康的心態來學習數學,這樣接受數學的效率就一定能提高。
2 在數學教學中灌注情感教育
數學活動不僅是“數學認知活動”,而且也應該是在情感心態的參與下進行的傳感活動。成功的數學活動往往是伴隨著積極情感的產生。所以,要塑造學生學習數學的最佳心態,必須在數學教學中灌注情感教育,必須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一種輕松感、愉悅感、嚴謹感和成就感。它們缺一不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塑造數學學習最佳心態的四個主要方面。
2.1 輕松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的時候,大腦皮層的神經元會形成一個興奮中心,使神經細胞傳遞信息的通道暢通無阻,思維也就變得迅速敏捷。這樣可加速知識的接收、貯存、加工、組合及提取的進程,知識迅速得到鞏固并轉化為能力。要使學生感到數學學習是一種輕松的樂事,而不是單調、乏味的一種負擔,我們教師的教學就尤為重要。現在很多學生把數學想得太復雜、太難,產生了恐懼心理,使得他們在數學學習中畏首畏尾,不敢回答問題,不敢討論,甚至不敢去想,怕說錯了同學笑、老師批評。久而久之,學習數學越學越沉重,越學越不想學。針對這一情形,教師平時就必須堅決執行民主教學風格,提供給學生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并鼓勵學生敢問、敢想、敢表白,尊重、關注每一個學生,在神態舉止上不給學生以壓力,讓學生心情愉悅,學得輕松,樂于接受新知。
2.2 愉悅感
愉悅感是積極情感、積極思維的心理表現,具有主動積極學習的傾向性。它是塑造數學學習最佳心態的催化劑。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之后,就會主動去學習,體驗學習過程,慢慢就會有愉悅感,學習起來就會勁頭十足。首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會體驗探究的快樂;要鼓勵學生討論交流,在討論中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強化學習氣氛。其次,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借助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將文字、圖像、動畫、視頻、音頻等帶入數學課堂,改變傳統教學單一沉悶的方式,滿足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帶著愉悅感去學習數學。再次,在課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成立數學興趣小組,開辟“數學角”、數學第二課堂,辦數學墻報,舉辦數學知識競賽等方式方法,讓學生自己去了解數學,去體驗生活中的數學,引導他們在數學海洋中遨游,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從而愛數學、學數學。
2.3 嚴謹感
嚴謹感是指人們追求科學工作作風的情感。它能促使人們言必有據、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學習數學是一種嚴謹的事情。因為數學中的公理、定理、公式、法則,都有著嚴謹的證明推導過程,必須是思路清晰、過程簡捷明了,不能有任何的含糊、遺漏、不嚴謹之處。而我們的學生在感受或自己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漸漸地也會養成嚴謹的作風,這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大有裨益。比如在考試中,如果你有嚴謹的習慣,解題時你就不會因丟掉步驟或忘記討論等而丟分,還會因即使答案錯或未做完但有相關的步驟而得分。可以這么說,嚴謹感是塑造數學學習最佳心態的一副定心劑。
2.4 成就感
成就感是數學學習的“源動力”,是塑造數學學習最佳心態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充分肯定學生的一點一滴成績,讓學生覺得:雖然我沒有最終成功,但我得到了老師的肯定,我還是有進步的。于是學生就會對自己的成績有一種成就感,從而保持積極的進取心態,投身于數學的學習中去。高中的學生,說到底還是孩子,心智還不太成熟,還需要老師、家長的多鼓勵。“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們教師要注意,哪怕你對學生一句小小的鼓勵,或是一個贊許的眼神,都會產生積極的化學效應,讓學生覺得有成就感,進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愛上學數學。
總之,在當前高速變化的時代,世界、社會呈現出多變、快變的狀態,不確定性和可選擇性不斷增強,對人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學會適應、學會調節、學會改變是社會對我們的要求。對當前的高中生來說,要完全對外界影響免疫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心態方面一定要穩定,不能“隨波浮沉”,要塑造最佳的數學學習心態,完善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讓高中三年的數學學習在樂中學,在學中樂。
參考文獻
[1] 孟小四.數學學習最佳心態的構成[J].教育教學論壇,2011,1.
[2] 威廉·威倫.有效教學決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