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曉波 王莉娟
摘要:職業教育中的酒店管理專業主要培養酒店一線和基層管理的應用型人才。在傳統教育模式中,人才培養與就業需求脫節。酒店管理專業的辦學需改變辦學思路,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宜春職業技術學院與相關企業開展合作辦學,主要合作形式有:訂單班模式、校內實訓室建設、校本教材開發、1+0.5+1+0.5實踐教學、師資培訓等。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出現了實踐教學中學生流失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需從班級招生、班級管理、思想教育、實習期待遇等入手,保證校企合作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酒店專業;校企合作
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速度較快,但問題也很多,如學生與實際脫節,實踐操作能力差,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國職業教育中缺乏企業的參與。職業教育中的酒店管理專業應重點培養應用型人才,如酒店一線人才及基層管理人才。這就要求學生不但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還要有豐富的實踐操作技能。但是傳統的封閉式教育模式中,很大程度上使人才培養與就業需求相脫節,比如教學手法單一、課程設置落后、學生主動性不高等。因此,對酒店管理專業而言,職業院校需改變辦學思路,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助雙贏。
一、校企合作的可行性
1.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得到了學院的大力支持。職業教育是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類型之一。在我國職業教育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其中職業院校缺乏與企業的有效合作是影響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現行職業教育中,專業技能課較少,理論多而實踐少,教學脫離了實際,重理論而輕動手操作,而且很多職業院校也沒有實習基地,有些有實習基地也并不完善,這樣使得職校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等得不到充分的培養、提高。基于此,校企合作的模式是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是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一直得到職業院校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2.校企合作是酒店行業適應新的經濟形勢,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的需要。酒店行業作為我國第三產業中的支柱產業之一,一直在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被視為一枝獨秀。近幾年,我國酒店業迅猛發展,并呈現出高速增長、繁榮興旺的態勢。但在這種大好形勢下,各大酒店的人才資源部門卻表示人才難求、流失嚴重,并紛紛到職業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來搶學生,使得管理專業學生極為搶手。為使學生在走出校門后能及時勝任酒店工作并投身于酒店事業,這些酒店企業主動與院校聯系,提出一些對學生、院校等有益的建議,涉及到招生、教學、實踐等各個方面。
3.校企合作是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較好手段,受到了學生的歡迎。酒店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中,有將近一半的實踐學時,這些實踐課一般在學校的實訓室中即可滿足需求,但是,這些模擬的實訓課畢竟與真正的工作環境有所差別,學生無法接觸真正真實的酒店工作環境,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教學目標自然也就無法完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學生不能有真正的工作體驗與正確的心態。因此,帶領學生在酒店企業中進行部分實踐課程的實習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過在真實環境中的實習,可以使學生得到真實的工作體驗,激發學生的崗位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提前進入工作狀態,與就業崗位無縫銜接。而且這些專業的實踐實習,可以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團隊精神、職業道德等方面的職業素質,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這些也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歡迎。
二、校企合作的模式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的酒店管理專業開設時間較短。在開設初期,該專業教學、實習、就業都存在較大的困難。教學與實踐脫節,很難適應崗位需求。2011年我校針對該專業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思考探索,開始與TM集團,HY集團等相關企業合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宜春職業技術學院與相關企業的合作模式主要如下。
1.訂單培養。在學校與企業的合作下,2011年、2012年分別成立TM和HY訂單班。此種教學模式下由合作企業提供助學金幫助訂單班學生完成學業。學校和企業共同完成學生招生,制定教學計劃,實施教學過程,校企共同評價人才等。訂單培養作為校企合作辦學的具體形式,有效地解決了教學內容落后于社會發展的問題,使所教內容與企業需求同步,調動了企業辦學的積極性,發揮了企業資源在辦學過程中的作用。
2.企業參與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酒店專業開始時間較短,校內實訓條件不完善,不利于學生的培養。針對這個問題,學院與TM集團達成共建協議:學院提供實訓地點,企業提供實訓設備,成立酒店專業的實訓室。包含餐飲擺臺實訓室,客房服務實訓室,茶藝實訓室。這些以企業名稱命名的實訓室不僅解決了學校辦學經費不足的問題,也有利于擴大合作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3.校企合作開發教材。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在我國已廣泛展開,為適應這一合作教育模式,適應企業需求,迫切需要重新開發相關校本教材。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在酒店專業的校企合作基礎上,提出了合作開發教材的建議,得到了企業的積極響應。與TM集團、HY集團已經制定了19門教材的開發計劃,現已開發《HY企業文化》教材,已經投入教學中,反映良好。校企合作教材的使用有利于學生快速適應企業的崗位需求,認同實習企業文化,也減輕了相關企業員工工作時的崗前培訓和崗位培訓難度。
4.1+0.5+1+0.5的“旺進淡出”的實踐教學模式。TM集團主要的經營業務為溫泉療養服務,該行業的旺季為秋冬季。在該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學過程中,為應適溫泉市場的需求,我校調整教學計劃,實行1+0.5+1+0.5的教學模式。第一、二學期學生在校學習該專業的基礎知識及部分專業知識。第三學期學生在企業進行為期半年的實踐學習,包括企業內進行培訓、就業上崗前的職業專項能力實習。第四、五學期針對學生在實踐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開展相應的專業課程教學,如酒店餐飲管理實訓,形體訓練等。第六學期學生再到企業進行輪崗實習,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彌補不足。在整個實踐教學考核中,學校和酒店按照各自的職責,本著發揮各自優勢特長來指導學生完成理論和實踐的教學工作。
5.師資培訓合作。在我校部分酒店專業的教師,存在理論知識豐富,但缺乏實踐的問題。我校與合作企業達成了教師培訓協議,每年選拔一位專業教師進入企業進行為期半年的工作實踐,使教師在實踐過程中切實感受書本知識與酒店實際要求的差距,了解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分析學生在專業知識與能力方面的欠缺,為學生積累寶貴經驗。這樣的校企合作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專業技能,使得教師的教學更符合行業要求,也為學生將來走向企業提前進行了培訓。
三、校企合作的模式思考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酒店專業校企合作項目整體上比較順利,但在合作辦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在實習期間,學生對酒店實習準備不足,不少學生抱著“旅游”的心態來到酒店,這樣的思想狀態必導致學生的流失,實習效果差。對于以上問題,學院在總結合作辦學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幾點思考建議。
1.選擇優秀的訂單班班主任。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落實學校各項教育教學計劃的執行者,是各方面關系的協調者。所以班主任在培養自己班獨特的學風和班風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時刻影響著學生。教育的“師范性”、教師的敬業精神,都會通過教師的舉手投足表現出來。優秀的班主任不僅在學識、專業知識上征服學生,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也能滲透德育教育,使學生將科學、道德、審美、勞動等方面的文化成果內化為自身較為全面的素質。以往的實習經歷也證明有著良好的班風和學風的班級實習實踐效果好,學生流失率也極低。
2.要做好思想動員和前期教育。要讓學生意識到實習的目標、意義,增強實習的目的性和指向性;教師在實習前要就可能遇到的問題提醒學生做好心理準備,使學生遵守紀律,保證實習活動按計劃、按秩序進行。讓學生擺正心態,不能急于求成,要按部就班,逐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樹立打持久戰的思想觀念,盡快融入到酒店的工作環境中,并快速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3.酒店在實習學生薪酬方面要建立富有彈性的鼓勵機制。實習生由于剛出校門,社會經驗相對匱乏,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往往比較模糊,對薪酬待遇要求并不高。但是,他們在工作中付出的辛勞并不比正式員工少。同樣的付出得不到相應的回報時,工作激情必然受到影響。因此,酒店在薪酬待遇政策方面要注意樹立科學的導向,讓那些工作有能力、顧客公認度高的實習生得到相應的回報,同時,企業要從實踐中發現一批業務能力強、工作有干勁的員工作為重點培養對象,準備在以后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宋佳佳,《淺談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5
2.付斌,《高職酒店專業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遼寧高職學報》,2010.5
作者簡介:
1.歐陽曉波(1975- ),男,江西宜春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經濟師,從事經濟管理研究,江西宜春職業技術學院。
2.王莉娟(1982- ),女,江西萍鄉人,碩士、講師,從事經濟管理研究,江西宜春職業技術學院。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