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摘 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科學取舍,進行簡明扼要的引導、有效的點撥、藝術的評價,這是一門高深但值得我們教師鉆研的學問。
關鍵詞:取舍;引導;高效
近年來,桑植縣教育局大力推行“三主五步”高效課堂教學改革。作為實驗教師,2012年10月,我有幸參加了由《中國教師報》組織的課改骨干教師為期一周的高效課堂的培訓,這次培訓實踐,讓我茅塞頓開,得到了很多啟示:
一、順應學科特點編制導學案
在下次上課之前,布置為課堂服務的作業,即為導學案。服務于課堂的導學案并不僅僅是把課內要解決的問題讓學生提前預練,而是要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努力讓學生積累更多的文學知識。我以為,導學案的編制要注重趣味性和易操作性,光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點,這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只是披著課改的外衣搞題海戰術,加重學生負擔,學生就會覺得語文學習枯燥無味,從而對課改產生厭倦和抵觸情緒。
二、結合單元訓練點調控課堂流程
語文學科的知識雖然包羅萬象,具體在一堂課中卻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師要懂得取舍,要善于根據單元訓練點調控課堂流程,引導學生一步一個腳印,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以四年級下冊第30課《文成公主進藏》為例,單元訓練點是復述課文,學生不可能一下子達到要求,因此,我在復述之前安排了兩個環節:首先,掃除字詞障礙,讀通課文;其次,快速默讀課文,弄清楚文章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又寫了什么。這樣就為后面的復述作好了鋪墊,降低了復述的難度。
三、拓展思維深度設計開放性問題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所以,課堂上問題的設計就顯得非常重要。由于學生受年齡的限制,對問題的認知、理解能力有限,因此,課上設計的問題就不宜太啰嗦、零碎,否則,會導致學生思維混亂、茫然無緒。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深鉆教材,努力用簡單的話語提有深度的問題,注意問題要具有開放性。
四、不要被“偽問題”牽著鼻子走
與課堂訓練點沒有多少牽扯,且學生自己可以弄懂的問題稱作“偽問題”。比如上《文成公主進藏》,要疏通全文脈絡,全班交流時,有學生問:“松贊干布的使臣是怎樣認出文成公主的?”這個問題與教學重點沒有多大聯系,且書上說得明明白白。這時,教師要及時站出來稍稍提示答案,然后趕緊引導學生回到先前未解決的交流重點,不要放任學生糾纏一個無關緊要的細節,越扯越遠,糾葛不清。
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課改需要放手但不能放任。“三主五步”教學雖然是以學生為主體,但并不意味著教師就不能講話,要及時把學生從偏離的軌道上拉回。我認為,引導學生抓住重心,也是教師應盡的職責。
一位專家曾經說過,在高效課堂中,教師說話的時間不能超過十分鐘,否則就有一言堂、廢話連篇的嫌疑。然而,如何在規定的時間內,科學取舍,進行簡明扼要的引導、有效的點撥、藝術的評價,這是一門高深但值得我們鉆研的學問。我深信,只要用心體會,經過時間的打磨,我們的課堂就會成為孩子心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精彩無極限!
(作者單位 湖南省桑植縣澧源鎮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