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華
摘 要: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實的因素。可見,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主動需要。通過參與南康市朱坊鄉小學語文閱讀興趣培養策略實踐的課題研究,我認為:處處留心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抓住課文內容與學生學習興趣的相關點,學生才會將教師的“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由此看來,抓住課文內容與學生學習興趣的相關點,進行教學預設是調動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興趣;培養策略;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195-01
一、問題的提出: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學生是閱讀的主人,語文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自主閱讀的興趣。為此,我參與了南康市朱坊鄉小學語文閱讀興趣培養策略實踐的課題研究,通過課題研究,我認為:處處留心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抓住課文內容與學生學習興趣的相關點,進行教學預設是調動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有效途徑。
二、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幾點嘗試:
1、預設懸念,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懸念能產生期待、產生向往。設置閱讀懸念就是讓學生產生對讀物的期待與向往,就是對讀物中故事情節的發展、變化、結局的關注,對故事人物的命運的關切。從而產生對讀物的強烈閱讀愿望和期盼,這種愿望,這種期盼正是學生閱讀興趣的生長點。如:在教學《將相和》一課時我整體入手的原則,我在教學伊始,首先讓學生通讀全文,在讀準、讀通的前提下,檢查對課文整體感知的情況以及對“將”“相”“和”三字的理解。然后由“和”字引出“不和”。此時我設疑激趣: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他們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們言歸于好了呢?學生帶問題默讀全文,邊讀邊思考,最后通過討論,初步理出故事的來龍去脈,即前兩個故事是失和的原因,第三個故事是事情的結果。設置閱讀懸念就是讓學生產生對讀物的閱讀期待,學生的“閱讀期待”,很大程度上決定閱讀是否深入。在“閱讀期待”中,滿足好奇心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心理取向。學生不斷產生一種新的期待心理。可以激發學生對讀物的更強烈閱讀愿望,這種期盼正是學生閱讀興趣的生長點。
2、預設表演,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表演欲是小學生的一個心理特點。利用這一心理特點為他們搭起一個表演學習成果的舞臺,享受成功的喜悅、由成功而產生心理的一種滿足感這又是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比如:教學五年級下冊的第12課《半截蠟燭》,時,我運用分角色朗讀課文和分角色扮演劇中人物、分組進行課本劇表演競賽的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讓學生走進文本,在生動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引導學生把自己對課本劇的感悟品味,通過自己的朗讀和角色扮演充分表現出來,讓文本在愉悅的實踐活動中悄無聲息地進入學生的心里,努力創設一個師生、生生與文本互相對話的交互情景。當聽到老師宣布要進行課本劇表演比賽時,教室里頓時沸騰起來,同學們紛紛舉手爭著要上臺扮演劇中的角色。為了滿足大家的表演欲望,我讓同學們自選角色、自由組合,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排練。然后推選出兩組同學參加課本劇表演比賽,老師和全體同學既當觀眾又當評委,表演出色的個人將獲得“最佳表演獎”和“最有創意獎”。通過表演,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在班內產生了良好的反應。實踐證明,表演同學們搭起一個讓學生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智慧與才華,創造生命的精彩,品嘗成功的喜悅的舞臺,為群體閱讀興趣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環境。這種表演正是學生閱讀興趣的生長點。
3、預設爭論,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是“物我回響交流的過程”。由于各人經驗、體驗、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對話”的結果必然也不會完全相同。那么這一過程正為預設爭論,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供了可能。如教學《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文時,課前預習時我放手讓學生提出與教師、與教材不同的觀點質疑。我在課堂上這樣問學生:“同學們非常認真地閱讀了《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也體會到了作者呼吁人們增強節約資源、保護地球的意識,而且談起環境保護,同學們都有親身感受。那么,你們在讀課文時有沒有與作者不同的想法?有沒有你想到而作者沒有想到的地方?”一個學生回答:“既然礦產資源是不能再生的,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礦產資源就會越來越少。那么,有節制地開采,礦產資源不是照樣會越來越少嗎?我認為課文對這句話闡述得不夠清楚明白。”還有的學生談出自己的看法:“我的家鄉環境的破壞就是因為過度開發礦產資源造成的。我覺得,課文應從過度開發礦產資源會造成森林、生物、大氣等再生資源破壞來說明環境保護的意義……”在展開爭論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不會受教材的限制,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預設爭論,悄然點燃閱讀之火。使他們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這是產生閱讀興趣的原動力。有了這種原動力其興趣才有持久性。
三、結論: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實的因素。可見,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主動需要。通過參與南康市朱坊鄉小學語文閱讀興趣培養策略實踐的課題研究,我認為:處處留心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抓住課文內容與學生學習興趣的相關點,學生才會將教師的“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由此看來,抓住課文內容與學生學習興趣的相關點,進行教學預設是調動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