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彬
摘要:所謂數感是指人們對數與運算的一種理解,主要表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式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數的相對大小,能運用數進行溝通與交流,能用數來解決問題,能估計運算結果并對結果作出合理解釋。它是一項基本的數學素養,《新課程標準》把其作為了數學學習的內容,由此可見數感的重要性。因此,筆者根據自身的教育經驗,具體從三個方面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數感的培養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數感的培養 觀察生活 探究活動 實踐
一、培養數感:在生活中啟發
(一)引導小學生認真觀察生活,初步感受到數感的存在
沒有觀察則無發現,所以要培養小學生的數感就需要教師教導學生細致地觀察生活。眾所周知,學生對知識和能力的掌握最先是通過觀察客觀的事物,數感的建立當然也不例外。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小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現象,從而初步感受到數感。比如,讓小學生說出生活中存在哪些數,從而讓小學生從身邊的生活中去感受數的存在。這是一種典型地將生活與學習結合起來的教學方式,既可以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同時,又有助于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使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字,從而初步地體驗到數感。
(二)激勵小學生在情境中積極思考
學起源于思,不會思考就不可能有進步。學會思考是培養小學生數感的重要條件。情境化的教學環境正是小學生進行積極思考的前提條件,教師應當引導小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積極思考數學以及進行數學化的思考。比如,教師可以創設小學生集體乘車去郊游的情境:一輛校車最多只能載20名學生,那么全班61名學生至少需要坐幾輛校車?提出這個問題后,不少學生通過計算會得出至少需要4輛校車,前三輛校車分別載20名學生,第四輛校車載1名學生。教師可先不作出回答,繼續向學生提問:“這個答案對嗎,還有其他的答案嗎?”這將會引導著學生進入更加深入地思考,接著有學生提出另外一個方案:仍是需要四輛校車,但前三輛只載16名學生,第四輛車載13名學生。教師接著問學生:“同學們討論一下這個方案是否合理?”并最終得出結論:第二名學生的方案比較合理。在這個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教師連續提出三個問題,引導著學生順著這三個問題逐步深入地認真思考,感受到單純地依靠數字計算得出的結果難免存在著不妥之處,學會將運算與生活結合起來,既要運算,又要考慮具體的實際情況。運用數學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生活中的情境,從而促進小學生數感的培養。
二、培養數感:在探索活動中感受
(一)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培養數感
動手操作使學生充分用自己的雙手、雙眼以及大腦等來參與活動,它滿足了小學生的求知欲,鍛煉了小學生的探究實踐能力,當然也加深了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球的反彈高度的學習中,教師先找一片靠墻的空地,然后讓學生進行如下操作:在墻上選擇一個高度,先選取一個球從這個高度下落,記錄下球的反彈高度,連續做四次實驗,然后記錄下這四次球的下落高度、反彈高度以及兩者之比,然后再選另一個球接著重復上述操作。最后,讓學生觀察所得數據,總結出所觀察到的結論。通過這個操作,既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二)在比一比、估一估的活動中培養數感
不少學生都存在這樣的一種情況:對較小的數字比較熟悉,反而對較大的數字感知比較遲緩。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通過比一比、估一估的活動來培養小學生的數感。比如,在估計整個學校有多少名男生時?學生總是胡亂地猜,教師可引導學生先估計一個年級段有多少名男生,然后再估計整個學校有多少名男生?這種方法是以小估大。之后,教師可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比如,筆記本的頁數。采用這種方法,可以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較大的數字,增強對較大數字的感知。
(三)在溝通交流的活動中培養語感
運用數字來進行溝通交流,既加深了學生對數字的印象,又可以使學生發現數學的有用性,增強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讓學生采用數字來表述信息,一學生回答說:我家的房子有100多平方米,我家距離學校1000米,每天需要花費半個小時到達學校。我們班有60名學生,其中25名女生,35名男生。在這名學生的帶動下,其他學生也會踴躍地用數字介紹信息。通過溝通和交流,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存在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感受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也培養了小學生的數感。
三、培養數感:在實踐中應用
在實際生活中培養小學生的數感,同時又應將數感運用到現實的生活實踐中。教師在教學過程應當改變那種教與實踐分離的教學方式,注意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應用數感,從數學的角度來看待生活,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將所學到的知識與生活有效地結合起來,增強小學生的數感。比如,在元旦晚會的實踐活動中,首先討論這一活動涉及了哪些數學知識?經過討論發現:觀眾席位的配置,表演人員的上臺表演次序,道具的供給等都涉及了數學。很顯然,是數感使小學生發現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知識。同時,發現這些數學問題后,學生也針對這些問題采用數學方法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在這一活動中,小學生用自己較強的數感去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現象,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結語
總之,小學生數感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當從引導小學生認真觀察生活,積極開展多項數學探究實踐活動,啟發小學生在實踐中培養數感,從而促進小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邵志榮.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感的初探.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2]倪雅紅.培養良好數感提升數學素養.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