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利平
【內容摘要】案例教學法是在課前通過周密的策劃和準備,使用特定的案例引導開展討論,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開放式、互動式教學方法,在初中化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可有效地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化學素養。
【關鍵詞】案例教學 初中化學 實施策略
初中化學課堂對于學生化學知識的建構十分的重要,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課堂中實現這一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圍繞教學目標和任務,科學合理的開展化學課堂的案例教學。
一、案例教學模式解析
案例教學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具體教學目標和任務的要求,在課堂上通過描述具體的情境來引導學生運用各種知識和技能,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并尋找最佳解決方案的過程,從而不斷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應用于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極大的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出學習的主體性,并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開展案例教學的時候,教師首先要研發案例,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案例。然后,在教學過程中,將案例呈現在大家的面前,并根據案例內容和教材提出問題,并組織學生展開課堂討論,最后進行課堂總結和評價。
二、案例教學法在初中化學課堂中的實施
1.選擇案例,合理制定計劃
在案例教學法的實施中首要的問題是案例的選擇,這一環節既是案例教學法實踐教學中的基礎環節,也是十分關鍵的環節,它直接關系到案例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在上課之前教師應根據緊密圍繞初中化學章節學習的特性對相關案例進行篩選,以選擇出適合初中學生年齡和心理特征的優秀案例。在選擇好相應的案例之后,教師要對整個案例教學的流程做出相關計劃,以保證對案例教學過程的合理引導和有效掌控。首先,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案例設定好相關討論和思考的問題。其次,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可能想到的問題和可能會忽略的問題,以便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引導和解答。最后,教師還應充分考慮到案例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狀況,以便及時調整。
2.提出問題,引發學生討論
教師在向學生提供案例的同時要向其提出相關的思考問題和討論問題。首先,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與教學內容取得一定聯系;其次,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應適應學生的發展特點,提出一些能夠激發他們的思考和討論興趣的問題;最后,教師所做出的提問要有良好的實踐操作意義,能夠推動整個案例教學的有序進行。如在“金屬鈉與水的反應”教學,利用珠江驚現“水雷”事件作為教學案例,提出“為什么鈉遇到水會爆炸?”、“事件中在別的金屬桶爆炸時為什么有五個沒有爆炸,這五個金屬桶該如何處理?”等趣味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分組或集體討論。
3.注意引導,發揮主體作用
新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應充分激發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管是在小組討論或集體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都要適時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去考慮和解答案例,并及時將學生拉回案例討論的主要方向上。同時,教師要專心聽取和記錄下學生討論的相關觀點和解決辦法,而不要向學生傳達一些自己已經準備好的觀點或者解決辦法,做好引導工作,并注意以師生、生生間的多邊互動為出發點,為學生創造良好和諧的討論氛圍,促使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4.總結案例,提高教學實效
在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注意對案例教學的總結,首先,教師要針對案例及案例討論情況進行總結,以使學生能夠系統的了解案例與所學知識上的銜接,使其更好地運用相關理論。其次,教師應對學生在案例討論中的表現情況進行總結,多多表揚學生的表現,并對學生的不足進行分析并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自我總結,以總結他們在案例教學中的收獲和心得,并展望自己在以后的案例教學中應注意哪些問題,從而真正發揮教學方法的優勢,實現教學的實效性。
結語
在初中化學中實施案例教學法,教師應注重案例的選擇,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案例,注重挖掘案例中富涵的鮮明、強烈和錯綜復雜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并注意對案例教學實施過程進行整體設計和控制,以引導者的身份確保教學活動的開展沿著教育計劃進行,最后還應做好案例總結,進一步提高教學活動開展的實效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
[1] 熊仁英. 時事案例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以上海“11·15”特大火災運用于九年級化學第七單元教學為例[J]. 考試周刊,2011,(88):189.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廟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