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剛
摘 要:情境創設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如何合理選擇有效地情境創設的方法,談談自己的體會。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創設;有效方法
一、問題化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努力創設問題情境,在教材內容和學生所知之間制造一種“不協調”引起學生認知沖突,從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創造性。
例如,我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設計這樣的過程:(1)出示練習2.88÷12,提問:怎樣算?(復習舊知);(2)然后出示2.88÷0.24,讓學生比較:這兩題有什么不同?(揭示新舊知識之間的矛盾),接著問:誰能計算這道題?(引起認知沖突);(3)我把0.24的小數點和0遮住后問:這樣你會算嗎?為什么?(情境創設);(4)最后問:同學們能想辦法把2.88÷0.24變為已學過的算式去計算嗎?(引導學生去探討)。通過這樣的提出問題情境創設,能充分調動學生追求個人成功的潛在動機,激發他們積極思想的興趣。
二、圖景化情境
教學中,我注意利用課本中的插畫、掛圖等情境來吸引學生,學生通過認真地觀察,仔細地思索,加上我恰當的點撥,就會從情境中獲取知識。例如,在教學“利用簡單的加減法解決問題”時,我會運用生動的抽拉式圖片,那美麗的畫面深深地吸引了學生,這時
我用生動的語言引入數學問題,這樣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三、故事化情境
小學生對故事非常感興趣,百聽不厭。因此教學中我經常運用故事的形式,把問題編成簡短的小故事,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直覺,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例如,我在教學“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復習課時,我先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座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許多可愛的小動物,有小鳥、小白兔、小熊……一天它們開了一個聯歡晚會,小鳥唱起了動聽的歌,小白兔跳起了歡樂的舞。螢火蟲為它們點起了一串串閃閃爍爍的燈籠,蟋蟀為它們拉起了琴。它們跳呀,唱啊,一直到了深夜,晚會結束了,小動物們都要回家了,可是走到半路,小鳥、小白兔、小熊……迷路了,找不到家啦,怎么辦呢?哪位小朋友樂意當向導,帶它們回家去?這時學生個個興致勃勃,躍躍欲試,爭當“向導”,在歡樂氣氛中積極主動投入學習。
四、多媒體化情境
在教學中有些難點問題是難于用語言來陳述,或者用語言陳述的現象仍是抽象的,學生根本無法理解,這時如果通過多媒體設置一些動畫情境,就會把抽象的問題變為直觀的事物。例如,我在教學“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認識”時,為什么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學生很難理解。于是我利用多媒體演示:(1)出示一個長8cm,寬5cm的長方形;(2)把剛才的長方形的長縮短7cm,問:這是什么圖形?(3)再把剛才的長方形的長縮短為5cm,問:這是什么圖形?(正方形),使學生通過多媒體的演示認識正方形就是長和寬都相等的長方形,所以說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這時學生“一點就通”了。
五、實踐化情境
在課堂上,讓學生投身到實踐活動中,通過口說、手做、耳聽、眼看、腦想來學習知識,增長智慧,提高能力。例如,我在教學“量長度”這一節時,引導學生參與實際的測量活動,讓學生動手量一量桌子有多長,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探索測量方法,有的用尺量,有的用手量,有的用數學書量,有的用鉛筆量,還有的用文具盒量。在反饋測量結果時,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測量的結果不同?通過交流得出結論,認識到了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進而認識了米尺,并學會用米尺測量長度。這個過程是在實踐中完成的,這樣既適應小學生愛動的天性,又使學生在愉快的實踐中主動獲取知識。
六、游戲化情境
小學生具有強烈的游戲欲望,游戲亦是激發小學生興趣的重要途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題寓于游戲中,能大大地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課堂上的疲勞。例如,我在解決問題的教學時,設計“條件與問題搭配”的練習,組織學生做“找朋友”或“打電話”的游戲。在進行口算訓練時,我會組織學生做“開火車”的游戲。在教學計算題時,訓練學生的計算速度,我常采用“登山奪紅旗”“接力賽”“送信”等游戲活動,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趣的游戲使學生學得更靈活多樣,增強了學生主動參與和自我鍛煉的意識,在“玩”“樂”中增長才能,增長智慧。
七、生活化情境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例如,我在教學“元、角、分”時,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模擬購物活動,師生互當售貨員和顧客進行買賣演示。學生根據問題選擇條件進行計算,開展為希望小學獻愛心活動,學生把零錢湊起來,計算出總額等,通過這些與生活有關的活動,學生不僅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們之間的兌換和簡單的加減計算,而且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總之,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教師選擇不同的表現手段和方
式,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實踐證明,教師若能注意情境創設需要注意的問題,還能根據教與學的實際,注意情境創設合理選擇有效的方法,并對其優化組合,就能取得教與學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劉海平.如何創設有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情境.考試,2012(09).
(作者單位 廣東省惠州市第十小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