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 王筱琴
摘 要:苗族銀飾匯聚了苗族幾千年的文化精髓,積淀了苗族人民的精神信仰,苗族工匠呈現給了世人無比精美的佳作。深入對苗族文化的研究,有利于傳承苗族的文化精髓,提升我國的民族影響力。
關鍵詞:苗族銀飾;苗銀分類;苗銀特點;圖騰;文化內涵
1 溯源
苗族是我國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苗銀是苗族民間四大工藝之一,在千百年來的演變中,不斷吸取了各民族的文化精髓,形成了多元化、獨特的民族藝術體系。苗族銀飾種類繁多、造型獨特、工藝精湛,是苗族銀飾一直居于各民族銀飾之首的重點依據。苗族銀飾還有不同的象征意義,不僅象征美好的心愿和財富,也是苗族人民辟邪祈福的神器。
2 苗族銀飾的分類及其特點苗族銀飾分類
(1)苗族銀飾的分類。苗族銀飾以繁多的種類、優美的造型,屹立于中國銀飾之林。苗族銀飾的佩戴從頭到腳,遍布全身,按照佩戴部位分類,大體可以分為:頭飾、胸頸飾、手勢、腰飾、腳飾等。銀頭飾包括:銀冠、銀插花、銀角、銀花梳、銀圍帕、銀扇、銀飄頭排、銀頂花、銀網鏈、銀發鏈、銀簪、銀耳環、銀耳墜、銀童帽飾等。銀胸頸飾包括:銀項圈、銀壓領、銀胸牌、銀胸吊飾等。銀首飾包括:銀戒指、銀手鐲、銀臂環等。銀腰飾包括:銀圍腰鏈、銀腰帶、銀腰吊飾等。銀腳飾:包括腳鏈等。
苗族銀飾的每種式樣都有多種多樣的變化形式,變化最多的銀飾主要有:頭簪、項圈、耳環、手鐲等。銀頭簪式樣多種多樣,設計題材主要有:花、鳥、蝶。設計風格上,表現了銀頭簪的樸實、渾厚,但也不乏纖巧靈動。其中花的造型變化多端,有單瓣和復瓣之分,束、簇之別,繁簡、疏密對比,造型是各式各樣,讓人看了眼花繚亂。
銀項圈在苗族銀飾中占據這十分重要的位置,項圈可以分為圈型和鏈型兩種。圈型和鏈型的區別在于前者不可以靈活變化,而后者可以。苗族十分流行的銀排圈,是由幾個到十幾個數量不等的套圈由里及外,遞增排列的,其圈形有絞絲頂圈、百葉項圈、簍花頂圈、銀龍項圈、方柱扭索項圈等。鏈型的造型多種多樣了,有“8”字型、金瓜型、串珠型、四方形、響鈴型等。
銀耳環是苗族銀飾中款式最多的一種飾品。類型可分為:吊型、環狀型、鉤狀型、圓輪型。苗族耳飾的顯著特點是仿生設計,在整體造型的把握十分到位的同時,對細節的把控也非常精致。苗族耳飾的題材有常見的龍、花、鳥、蝶、牛頭角、魚,還有生活中常見的植物,如茄子。苗族銀手鐲式樣豐富,就題材而言,有幾何圖形題材、花卉題材、乳釘題材等;就制作方式而言,有鏤空的、空心的、實心的、鑲嵌型的、串珠型的、盤扭的等。苗族手鐲的造型設計十分講究,紋樣別致精美,與其他銀飾一樣,追求數量多,且大器。
(2)苗族銀飾的特點。根據苗族的生活習俗和文化信仰,苗族銀飾的特點可以歸納為:以大為美、以重為美、以多為美。苗族銀飾“以大為美”可以用美學觀點來解釋,“大”,乃巍峨之意,滴水可成大海,積土可成山,這樣說來苗銀的大之美是有理可依的。“以重為美”體現在苗族女人的飾品講究愈重愈好,苗族的一對耳環可重達400多克,銀排圈重達愈八斤。苗族銀飾“以多為美”的特征體現的十分醒目,大多數苗民都會把所有的飾品都掛滿全身,渾身上下的飾品多大數十件,加上所有小部件有幾百件,重重疊疊,密密麻麻,嘩嘩作響,從聽覺和視覺上都能感受到苗族銀飾精美的特點。
3 苗族銀飾圖騰
苗族銀飾以造型獨特,工藝精致馳名中外,究其原因,苗族圖騰的產生和發展對苗族銀飾起到了很大作用。苗族圖騰歸根結底可以分為宗教信仰題材、民間傳說題材、自然題材。
(1)巫文化題材苗族人民崇尚宗教信仰,苗民堅信鋒利銀器能夠消災避難,驅除惡魔,祈求風調雨順。苗族的宗教信仰還體現在圖騰崇拜方面。因此,圖騰紋樣在苗族銀飾造型設計的主要內容。丹江“宗廟”圖騰,在巫文化里,預示著統領的重要地位,是巫文化的最重要圖騰。此外,獅、魚、鳥的動物形象圖騰,以及融合漢文化的“福祿壽喜”“長命富貴”字樣,也是苗族人民信仰宗教的產物。
我國貴州西江、施洞等地信仰水牛,認為水牛與苗族的血脈相連,具有神性,代表威猛強悍,能夠抵御邪魔。銀角就是以水牛角為圖騰造型,顯示出苗族強悍、信仰神靈的民族文化特征。楓樹被苗族認為是祖先之祖,原因是楓樹生了蝴蝶,蝴蝶剩下蛋,又由鵲宇鳥孵化了苗族祖先姜央和其他弟兄。因此,在苗族圖騰信仰中,便有了燕雀和楓樹形象。
(2)民間傳說題材。苗族的民間傳說十分豐富,大都是贊美苗族族群的。苗族人民代代相傳的民間傳說成了苗族銀飾圖騰創作的源泉,出現了許多以苗族故事為題材的圖騰紋樣。苗族崇拜龍圖騰,龍的紋樣在苗族銀飾里得到廣泛運用。施洞苗族的龍鳳銀角是龍圖騰的一個重要代表。銀角主要是二龍戲珠,在制作工藝上,龍和珠都是以浮雕狀呈現,再用銀絲連接,龍鳳紋都是左右對稱,顯示出了苗族銀飾的藝術形態。整個銀角工藝精致,龍鳳栩栩如生。
(3)自然題材。苗族圖騰文化的自然題材也是極多的,如花卉、茄子、樹葉、米穗、草等,還有動物類的,鳥,蟲、魚、螺釘、獸等。這些題材的紋樣與苗民的生活習俗息息相關,許多銀飾與苗族的勞動結合做造型,所以從苗族銀飾也能夠為我們了解苗族從古至今的生活變化,也體現了苗族銀飾設計的獨特之處。我想這也是苗族銀飾聞名中外的一個重要原因。
4 苗族銀飾的文化內涵
苗族銀飾從圖騰紋樣就能夠體現出苗族的歷史文明和璀璨文化,苗族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也能夠體現出苗族的生活習俗,從圖騰紋樣中能夠呈現出苗族人民積極進取,崇尚自然的精神。雖然沒有自己的文字,無法記載自己民族的歷史足跡,但是他們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地域環境、共同的信仰,能夠在共同的社會環境里創造本民族的輝煌文化,為族人后代創造豐富的精神財富。
(1)圖騰和祖先崇拜。苗族的圖騰的大多是從苗族人民的宗教信仰中產生和發展的,苗族人民信奉神靈,把自然界中的某些動植物神化為自己的祖先,作為整個族群的信仰,同時也表達苗族對這些圖騰和祖先的崇拜之情。這種思想也體現了苗民的古樸純潔的思想。
(2)財富和吉利的象征。銀子在古代本來就是用來作為交易的媒介,是財富的象征。苗族銀飾以大為美、以重為美、以多為美,在苗族人民看來既能夠體現出富貴之意,在盛大節日以盛裝出席,加之銀本身的光明之意,在苗民看來能夠驅邪避魔,能夠帶給人們吉利平安。
(3)體現苗族人民的勤勞與獨特的創造力。苗族銀飾工匠獨具匠心,將苗族銀飾制作的如此精美絕倫、惟妙惟肖,每一件銀飾品都匯聚了工匠和苗族人民的心血。從銀飾上能夠感受到苗族人民的勤奮和獨特而創造力。
5 結語
苗族銀飾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協調發展,也反映了苗族的民族風情和民族的精神信仰,彰顯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獨特的藝術創造力。深入研究苗族銀飾元素和文化內涵,對我們了解苗族文化,風俗信仰有積極意義,能夠使苗族文化得到繼承和發展,讓苗族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創造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騰瑜華.試論苗族的性格特征[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4):7679.
[2] 趙偉.貴州施洞苗族銀飾文化[J].裝飾,2002(12).
[3] 谷錦霞.苗族銀飾及其美學價值[J].武漢科技大學學院院報,2006(7).
[4] 宋科新.苗族服飾圖案藝術的社會功能[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2).
[5] 李則綱.圖騰藝術史·始祖的誕生與圖騰(民俗、民間文學影印資料之八)[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