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杰
摘 要:中學的政治課是基礎學科,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個性。創設政治課中的教學情境,能滿足新課標的要求,幫助學生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方式,增強學生的實踐和社會生活能力,在教學中營造活躍的互動氛圍,激發學生的積極心態。從教學情境的含義出發,分析了中學政治課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意義,討論了情境創設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中學思想政治;教學情境;情境創設
情境創設能使中學政治課順利開展,能使美妙情感和知識追求聯系在一起,將吸附知識和情境熏陶凝結成勝利的力量,喚起學生研究知識的熱情,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豐富學生的個性。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大綱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進行教學情境創設,將抽象的、深奧的知識具體化、淺顯化,幫助學生迅速掌握知識、深化知識。政治課教學要讓生活走進課堂,將生活和政治課教學聯系起來,拓展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善于品味生活,從而理解生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一、教學情境的含義
人們對教學情境的理解比較多,沒有統一的說法,大致上可以分為三種概念定義:
1.教學情境即為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是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要求,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而設定的適合并作用于學習主體,會產生情感反應,而且能使學習主體主動學習的有學習景象、活動條件和背景的學習環境。但實際上,情境教學和教學情境存在不同點,創設教學情境是情境教學的主要內容。
2.把教學情境理解成背景
教學情境是通過直觀的方式研究書本知識所表現的實際事物或者實際事物的相關背景,這種觀點忽視了教學情境中的“情”字,沒有考慮學生的態度和價值觀。
3.教學情境是情境的總和
教學情境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教師的客觀環境因素和主觀心理因素構成的情與境的總和,或者是教師、學生運用課堂教學環境、條件、方式、媒體等,共同學習教材,形成思想交流、感情溝通、師生互動、細節生成、氛圍渲染、交融升華的教學場景。
本文傾向于第三種觀點。教學情境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所創設的感情氛圍,“境”既包括學校的物理環境,也包括學校的軟件條件設施,“情”是課堂上師生雙方形成教與學的活潑生動的景象,情境和諧統一。
二、中學政治課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意義
1.能幫助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
如果只是單純靠學習目的或者其他外部條件促進學習,這樣產生的推動力是不持久的,但是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產生的學習動力、興趣則可以形成持久的、強大的內驅力,在積極的教學環境中進行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創造學生認識的飛躍,能夠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將學生的記憶、思維、注意力等凝聚起來。
2.能有效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思考是學習者主動地將接觸到的信息轉化成知識的過程,認識過程比較依賴思考。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可能直接教學生進行智能操作,學生也不能只通過吸收別人的思考結果而學會思考。教師如果只是單純地把知識教授給學生,就不能很好地將知識轉化成學生的能力,知識就只是教條。教師應創設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促進學生才智的發展,通過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的想象力,調動想象力,重新構建知識的新理念、新意象,通過教與學的互動,完成思考過程,進行知識的消化吸收,使學生的智力發展邁上一個新臺階。
3.在無強制的情況下受到教育和感化
在潛移默化中完成的教育是最優效果的教育,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思想信念。這樣形成的品德和信念是堅定的、穩固的,在學生后期的成長中會發揮重大作用。這種潛移默化的作用要通過日常的教學情境的長期陶冶,在長期積極情緒的熏陶下,使學生形成完善的心理結構、心理定式,對學生以后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4.有利于師生雙方關系和諧地發展
好的教學情境能使師生關系更加密切,使整個教學都在快樂、活潑的氛圍中,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凝聚學生的注意力。政治課不僅是要傳授知識,更要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意志、信念,也要發展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覺悟能力,這期間需要師生間很好地進行交流。教師要改變以前冷冰冰地向學生灌輸知識的神態,要精心創設教學情境,營造快樂、和諧的教學氛圍,促使師生關系更加
融洽。
三、情境創設的基本要求
1.情境創設要真實
真實性是教學情境最重要的特點,這種真實性包含了整個教學過程的方方面面,各個環節都要真實。從學生的情感、心理、人生教育出發,給學生提供真實、有價值的情境材料,使學生形成真實的情感、價值觀、人生態度等,體會到學習的真實意義。
2.情境創設要有形象
教學情境創設的形象性有助于解決形象和抽象思維的問題,能夠理清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吸引學生注意力,豐富學生想象力,調動學生積極性。首先要創設感性的教學情境,并把感性認識轉化、升華為理性認識;其次,教學情境要形象、具體,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力,使學生打破個人狹隘的經驗范圍、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了解更多的事物,促進學生形象、抽象思維的互動發展。
3.情境創設要有趣味
在教學情境中要激發學生情感,引發學生的興趣,將教材內容生動、新鮮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探索欲望,改變沉悶的課堂氣氛,課堂上師生融洽、和諧相處,教師教得開心,學生學得認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情境創設要有針對性
政治課要有針對性,創設教學情境時要根據學生特點、教學地區、選用教材等實際情況進行,簡潔、明了地將學生帶到要學習的新知識上,讓學生主動學習。情境創設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注重學生的個性、氣質、興趣愛好、價值觀等個人特征,關心可能對學生思想產生影響的社會因素,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關心學生的實踐性,中學生有參與社會生活的強烈愿望,有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教學情境創設時,要針對學生的特征進行,真正發揮其作用,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提高學生能力。
5.情境創設要有啟發性
教師要發揮好作用,創設出能夠激活學生思維的教學情境,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政治課教材內容抽象,理論性強,要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通過提問來調控學生的思維導向,課堂上的設問要有指導性、有深度,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實質,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6.情境創設要有開放性
教師要重視學生的答案,允許答案是多種多樣的,要打破單向思維、定向思維,引導學生從多個不同角度理解社會現實問題,給學生創造廣闊的思維空間。
中學政治課進行情境創設,增進了師生間的感情溝通和信息交流,發展、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愉快、民主的氛圍中學習。教師要不斷地進行情境創設研究,不斷地優化政治課堂教學,使政治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挖掘出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識、情感、社會能力,為國家培養優秀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張利鋒.高中政治課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1.
[2]張葉珍.高中政治課教學情境有效創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3]楊改玲.淺析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