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
摘 要:高中體育教學雖有其自身的課程特點,但在教學中運用的教育理念與思想,與其他學科有相通之處。關于高中體育教學,從六個方面做了反思:精心備課,設置三維目標;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常識教學,選用多媒體教學;因材施教,實行分層教學;關愛學生,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發揮主體作用等。
關鍵詞:反思;高中體育教學;感悟
體育是高中課程體系中一門重要的課程,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等,為其它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學校必須充分重視體育教學,嚴格按照體育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組織教學,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深入學習領會并認真貫徹新課改精神,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快樂教學為宗旨,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反思如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下面,我從幾方面談談我的一些教學感悟。
一、精心備課,設置三維目標
上好一堂課,精心備課是前提。要認真鉆研教材和大綱,認真領悟新課改的精神,精心設置三維教學目標:即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和動作技能目標,然后緊緊圍繞這些目標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方法,整合教材靈活處理,設計教學過程。備課不僅是備教材,更重要的是備學生,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力求全員參與。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實踐表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趣味性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學習活動的興趣。因此,在體育課教學中,我經常打破常規,創新教學內容和組織教法,想方設法提高教學內容和組織形式的趣味性。如“慢跑+徒手定位操”是準備活動的固定套路,久而久之學生便產生厭煩,提不起精神。針對這種情況,我增加了“花樣”跑、趣味性游戲、健身操等準備活動形式,學生的興趣重新被點燃起來。此外,在教學中我還采用分組訓練、小組競賽等方法,教學效果都很好。
三、常識教學,選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現代化教學手段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體育課堂教學和體育訓練中。在體育室內課時,運用體育課件輔助體育教學,教師邊放映邊講解,讓學生既能聽,又能看,更加形象直觀,還能自己動手操作,學生之間又可以互相交流,這樣就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可以在網上學習共享優秀課件,將其進行分析、引用、加工、提高,為己所用,提高備課效率。比如,我經常應用多媒體進行“體育常識”的教學,通過文字顯示,并附上具有代表性的畫面,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因材施教,實行分層教學
由于學生的體育基礎、素質水平、心理品質、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個體差異,我在教學中注意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對某一技術動作的訓練,我根據學生的基礎分成較好、一般、較差三種,提出的要求分別為改進提高、學會掌握、難度自定三種。
采用分層教學法,基礎較好的學生要給予更高的要求,培養學生積極挑戰自我;基礎一般的學生能通過努力比較輕松地完成,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尤其對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除了對他們降低難度,耐心輔導之外,還要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科學安排他們的練習內容,選擇好突破口,滿足他們的愿望和要求,使他們樹立自信,逐漸培養他們的體育興趣。
五、關愛學生,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在體育教學中,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不但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強化積極的學習動機,而且還有利于教師順利組織教學,完成教學目標。
要構建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體育教師要做到:首先教師必須在學生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加強個人修養,言談舉止,都能為人師表;其次教師要關愛學生,與學生民主、平等地交流。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畏難、害怕的情緒時,體育教師用點頭、微笑,用信任的目光、鼓勵的手勢來表示對學生的鼓勵;當學生有了成績時,教師應點頭、微笑、鼓掌、翹大拇指等以表示自己的喜悅之情;當學生有了缺點和錯誤時,教師要注意批評的方式方法,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只有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師生之間互相尊重、平等對話,感情共鳴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六、尊重學生,發揮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讓學生唱主角,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只是學習的領路人。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安排主動學習環節,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盡量多設計一些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鍛煉。同時要讓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進行創造性學習,并給予必要的啟發及創新方法的指導。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的體育教學中,要提高教學成效,教師就應該積極探索,經常反思,勇于創新,充分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綜合素養。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