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霄
【摘要】隨著新課改不斷地深化,教學的成效已經逐步進入到了一定的高度,而語文教學作為基礎學科更是走在前面。然而,中職學校更重視學生技能的培養,以符合社會對人才需要為目標。而中職語文教學為了符合社會的需求,要培養學生各種語言能力,其中朗讀能力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中職語文教學要加深學生的朗讀教學,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文章就中職語文朗讀教學現狀及策略做探討。
【關鍵詞】朗讀教學 中職語文 現狀和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069-01
中職學校主要是以就業為向導,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思想,重視學生技能的培養。為了讓學生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加強語言能力的培養,是實現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要想促進學生適應社會能力的提升,加強語文朗讀教學是提高中職學生語言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所以,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強化朗讀教學,是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進而適應社會的需求,從而實現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
一、中職語文朗讀教學現狀
目前,很多的中職學生對語文朗讀這方面興趣不高,真正喜歡朗讀的中職學生基本沒幾個,大多數呈現抵觸厭煩情緒;還有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安排朗讀的時候,學生的表現常常是敷衍了事完成,以此,學生在朗讀上效率不高;不僅如此,中職學生的朗讀水平實在是讓人擔心,很少有中職學生能把整篇課文通暢的讀完,最基本的朗讀能力都不具備。這樣的朗讀是主要造成中職語文教學質量下降的原因,更是讓我們需要重視問題。如此,造成語文朗讀存在眾多問題到底是什么原因?
1.很多中職學生都是帶著混日子想法上課,學習方向不清楚。
很多學生認為學習語文并不重要,那么學習朗讀也就沒用,經常會聽到學生說:“不知道學習語文有什么用,只要我會說話不就行了?!比欢?,學生并不知道學習朗讀的重要性,只是認為朗讀就是單一的讀書中任務,而并沒有把朗讀轉變成有意義的學習,長時間的枯燥學習只會讓人厭煩。學生本身對語文朗讀學習不重視,從而直接忽略朗讀的學習。對于中職學生來講,為何讀?怎樣讀?讀什么?都只是迷茫。
2.朗讀學習內容簡單枯燥。
多數中職學校覺得語文朗讀內容沒有什么創新,基本都是教材上的內容,很多都是重復讀過好多遍,單調乏味,這些都是教師安排的朗讀任務,為了對付教師也沒辦法。長期如此,總是這樣的內容會讓學生對語文朗讀的興趣降低。同樣,千篇一律的朗讀方式對現在的中職學生沒有任何的吸引力。如此就呈現了心口不一的朗讀現象發生。
3.中職學校語文朗讀的時間無法確定。
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環節語文朗讀安排可有可無,時間不夠就不讀,要是時間空余就多讀或重復讀。因為考試中沒有朗讀這項,從而導致朗讀時間無法得到保證。
4.朗讀的時候沒有正確的方法引導。
這幾年,由于教師在管理班級、科研教學、學科考試上投放了很多精力和時間,工作量增加,無法顧及朗讀教學這方面的上課準備和引導。除了這些原因,能導致中職朗讀教學呈現如今的現象還有其他的因素。然而,這些都不是中職語文教師和學生愿意看到的。如此,要怎么促進中職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提高是目前重點關注的。
二、中職語文朗讀教學策略
1.教師要運用示范朗讀。
如何讓學生產生愿意讀的期望,讓學生朗讀富有情感,那么,這就需要教師要根據語文學科的本質會讀,讓人覺得有聲有色,一般中職語文教材中節選的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特別合適朗讀。例如在講解朱自清文章《荷塘月色》中的月下荷塘片段的時候,教師先富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感受到荷花羞澀、月色的淡泊,如此能讓學生產生跟讀的欲望,同時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文字中的情感,從而能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2.教朗讀技巧給學生。
朗讀教學的時候,教師的朗讀示范盡管很重要,然而朗讀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自主朗讀,由此這就得讓教師教學生一些朗讀技巧。開始要教讓學生勇敢讀。中職學生平時生活中都是很宣揚,然而在課堂上學生因為朗讀水平低,在朗讀的時膽小聲音放不開,有的都沒有勇氣開口,怕別人嘲笑。如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勇敢讀,為學生建造和諧溫馨的氣氛,消除學生的心理顧慮,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勇于開口。同時不管學生朗讀好不好都給予一定的鼓勵,讓學生建立自信心。然后教學生會讀。過去的人們在朗讀的時要做到:在朗讀中每個字都要讀的響亮,不可以讀錯一個字,也不可以少讀一個字,還不可以多讀一個字,更不可以讀顛倒一個字,不可以勉強硬記,而是要多朗讀幾遍,形成自然上口,這樣長時間就不會忘記。這就說明在進行朗讀教學時要讓學生讀的準確、清楚、富有情感,從而做到在讀的過程中思考,在思考中讀。
3.實行朗讀練習。
要想促進學生朗讀能力提高,那么,朗讀練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分階段要點突破,要有目的。剛進學校的學生在詞匯上比較缺乏,而不敢開口。這個時期的朗讀教學可以通過采納詩歌朗讀的方式,比較合適用標準的普通話來精確通暢朗讀。學生在這個時期朗讀練習到字音讀準、通暢熟練的時候,就能進入下一階段學生表情達意能力的練習。同樣的還能使學生掌握說話方面應該要注意的語速、語調、停頓和感情色彩等技巧。
4.擬定朗讀分層目標。
如何明確教學方向,朗讀教學的教師要按照學生實際情況來因材施教,還要了解學生朗讀的水平。教學目標要分出條例,普通學生在朗讀時要達到讀音和停頓要準確,也就是要求準確朗讀;有的學生基礎比較好的就得有更高要求,要做到通暢流利,也就是說要做到把文章讀出神采,能嫻熟地表達表情,掌握好語調和語氣連貫。例如在進行《十首足矣》教學時,教師就能擬定朗讀分層次,把文章中心內容通過朗讀呈現出來。教學目標分層:把十首唐詩帶有感情地朗讀出來,且要讀得通暢流利;把最喜歡的片段大聲地朗讀出來;在全文朗讀時要帶有感情。讓學生通過賽事的形式從自身的實際朗讀水平來挑選對應的目標,并看誰先把所有目標完成。從而激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帶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職語文教師要知道朗讀教學作用的重要性,強化朗讀教學,是引導學生朗讀學習的興趣。帶領學生在朗讀中感受讀書的快樂,由此就引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樂趣,同時也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應[J].華東師范大學,2000(1).
[2]孔慶東.審視中學語文教育[J].汕頭大學,1999(4).
[3]陳愛.課程改革與問題解決教學[J].首都師范大學,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