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脈巍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深入實施,教師的教學思想、課堂的結構、師生在課堂中的地位等等都發生了轉變。然而,如何才能在新課程改革下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呢?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下的基本理念,優化課堂結構,以確保課堂每個環節的有效性,從而,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獲得健全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結構 高效課堂 導入環節 教學過程 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138-01
所謂優化課堂結構是指讓課堂的每個環節都能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得充分的展示,在確保每個環節的有效性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保證課堂45分鐘的有效性,要實現課堂效率最大化,使數學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最終促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力水平和數學素養等也獲得大幅度提高。
1.優化導入環節,做好基礎工作
特級教師于漪老師曾說過:課的開始,其導入語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且,平日也經常說“良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由此不難看出,導入環節的有效性對高效課堂的實現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選擇恰當的導入方式,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欲,使學生能夠更快的將精力集中到課堂當中,從而,做好高效課堂實現的基礎工作。
例如:在教學有關“軸對稱”的相關知識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軸對稱的相關知識,在導入環節,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生活中的一些軸對稱現象,如:蝴蝶、工行標志、五角星、風扇、正方體、臉譜等等,接著,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軸對稱圖形,使學生在形象直觀的展示中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使學生以積極的學習態度進入到課堂活動當中,也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2.優化教學過程,做好中心工作
所謂的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也是一個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是一堂課的中心環節。所以,要想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使數學教學過程得到優化,教學方法的選擇非常重要,因此,教師要立足于數學教材,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獲得更好的發展。下面以自主探究模式和開放式模式為例進行簡單介紹:
2.1實施自主探究模式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簡單的說就是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最終,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時,為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以下幾個問題:①如何證明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②如果在一個四邊形中對角線互相平分,能否說明該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③滿足哪幾個條件能夠說明一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主學習,一方面可以提高自主學習的目的性,確保自主探究學習的高效性;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性,進而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2.2打造開放式的課堂
數學作為一門科學性學科,思維的開放性對學科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過于看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過于看重學生是否能夠順利的考上重點高中,導致我們的數學課堂基本呈現的都是封閉式的模式,學生在模式化的課堂中找到一點樂趣。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打造開放式的課堂,進而使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
還以平行四邊形的相關知識為例,為了讓學生熟練的掌握基本的知識,我引導學生進行了一題多變,以幫助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例如: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E、F是對角線BD上的兩點,且DE=BF,求證,四邊形AECF是平行四邊形。
變式一: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他的對角線相交于點O,點E是DO的中點,點F是BO的中點,連結AE、CE、AF、CF,證明四邊形AFCE是平行四邊形。
變式二: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E、F是對角線BD所在直線上的兩點,且AE∥CF,求證:CE∥AF。
……
這樣的變式過程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對學生靈活運用平行四邊形的相關知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立足于數學教材,發散學生的思維,進而,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充分展示學生的主體性,從而,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3.優化評價模式,做好外圍工作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也就是說,在評價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且,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水平,進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重拾學習的信心。或許你會說“評價”真有這樣重要嗎?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渴望被肯定,渴望從教師和同學那里得到肯定,尤其是一些學困生,只有當教師給予他們積極性的、鼓勵性的評價時,才能幫助他們重拾學習的信心,進而,才能讓他們自愿的走進課堂。如果說,教師教學目標的確定、導入形式的選擇、教學方法的優化是影響高效課堂實現的內部因素的話,那么,教師評價模式的優化就是影響高效課堂實現的外部因素。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完善評價模式,要讓學生在教師和同學的積極性評價中重新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下,數學課堂結構的優化對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且,對數學價值的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以及高效課堂的實現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麗.淺談如何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年05期
[2]宋海兵.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構建高效數學課堂【J】.《學苑教育》2012年21期
[3]李文淑.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1年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