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莉
【摘要】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明確指出,新課程應“逐步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筆者經過學習和實踐,深刻體會到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步驟、有計劃地引導和培養學生的最佳學習心態是可行的,而且能夠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教學過程 心態 興趣 輕松 自信 向上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193-01
心態是人們對周圍事物或環境的看法所持有的心理狀態。當我們用積極的心態去看待事物時,我們看到的多是樂觀的、進步的、向上的,而在消極心態下,看到的盡是悲觀的,失望的,灰暗的一面。
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的心態直接影響教育效果。學生若用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去,他們的注意力就會集中,思維活躍,想象力更加豐富,潛能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而消極的學習心態會讓學生萎靡不振,對學習失去興趣,喪失信心。因此,教學中必須重視對學生的最佳學習心態的培養。
一、激發興趣,培養愉悅的心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智慧的源泉。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始終處在愉快之中。
首先, 讓學生帶著興趣走進課堂。充分利用課堂的前五分鐘進行熱身活動。唱一支歌曲,能渲染氣氛,講一則幽默故事或做一個小游戲,能夠放松一下疲憊的身心,采用值日生匯報的形式報告今日班內、校內新聞,不僅是對過去知識的鞏固,還起到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作用。教師還可以用民主、協商的語氣,和學生一道制定出本課堂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把握課堂的重難點讓他們做到心中有數。在每堂課的起始階段就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帶著興趣走進課堂。
其次,引領學生由課堂走進生活。知識來源于生活,當學生掌握了一些課本知識后,應引導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進行運用,體現語言的實踐性、實用性原則。
另外,課堂教學中,機智幽默的語言、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法、直觀的教具、有聲材料的利用等都能起到集中注意力、激發興趣的作用。興趣是他們對學習產生動力,使其精神振奮,讓他們漸入學習的最佳狀態。
二、營造和諧氛圍,調出輕松心態
疏松的土質利于植物生長、寬松的環境能讓心靈健康飛翔。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人在輕松時大腦皮層的神經元能形成興奮中心,思維會變得敏捷, 知識吸收的快,學習的效率就高。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得出以下幾種方法可使課堂氣氛和諧,讓學生心情放松。
1.給學生留出思維空間,讓他們去想象。
通過思維、想象,使單詞的學習變得有趣,通過正面引導,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習慣,加強了環保意識。課堂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與一體。
2.給學生留有時間,讓他們去思考。
每當讓學生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識時,不要忙于下結論, 也不要強行把自己的觀點灌輸給學生。 留給他們時間,讓他們思考、推理、求證。
3.給學生平等,使思想不受禁錮。
教學是一個互動過程,師生共同參與其中。師生之間的關系左右著課堂的氛圍。作為教師,要同學生平等相處,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對于學習不理想者不使其受歧視,對犯錯誤的學生因人、因時、因地糾錯;接觸學生思想上的顧慮。只有這樣,課堂上的學生才能爭先恐后的回答問題,暢所欲言的討論問題,有理有據的分析、解決問題。平等對待學生,使他們的思想不再禁錮,課堂氣氛不再壓抑,思維得以激活,身心得以舒展。
4.給學生學習的主動權,變課堂為吸收知識的樂園。
成長無法代替,學習必須主動。課堂中教師要大膽放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主明晰目標、理解教材、歸納小結;自主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自主選擇學習伙伴、共同完成某一學習任務;自主交流感受、相互之間進行學習。學習是發展中的人,有著無限的創造力和潛能,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他們,你會發現知識能在學生們的爭辯和討論中掌握,課堂就是他們吸取知識的樂園。
三、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態
古人云,“自卑者惘,自信者強?!弊孕?,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自信心的樹立需要他人的激勵,更要靠不斷的自我肯定。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最美好的東西,放大他們的閃光點,這會使他們對自己產生良好的感覺,有利于自信心的形成。再者,要及時鼓勵,無論面對成功還是失敗,學生最需要老師的鼓勵和安慰,期待老師的肯定。鼓勵,能增強學生成功后的信心,減少失敗后的灰心。自信心的樹立更重要的是來自對自己肯定。教師要提供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每個學生都有表現欲,都希望有機會表現自己,并得到別人的認同與尊重。教師要珍惜學生心靈深處的渴望,積極為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通過完成學習任務,解決問題來體驗和認識自己的能力;讓他們置于發現、探索、研究的情景中,展示自我探索的結果;讓他們及時獲取肯定與贊譽;使其產生成就感,不斷強化“我能行”的成功體驗,樹立自信心。堅定的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學習心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引領人們不步入成功的殿堂。
四、明確目標,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積極向上的心態給人以努力進取的勇氣,激勵人們不斷發揮最大潛能。如何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我的做法是:
1.加強學習目的教育,激發正確的學習動機,樹立遠大目標。
同時,幫助學生制定出通向遠大目標的每一個階段的小目標。如學年、學期、每月、每周個人發展目標。有了目標,就像前進的路上有了標桿,航線上看到了燈塔,它能引導并督促學生向著目標邁進。
2.教師自身學業上永無止境的進取,也能感化學生,讓他們萌發和產生繼續努力,更上一層樓的思想。
3.開展各種形式的競賽。
它能讓學生在比賽中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和群體中的坐標,促進他們在對照中正確評價自己,不斷取得進步。在進步中增強進取心,激發更濃厚的興趣,產生更強的自信, 在學習上形成良性循環,使學生漸入最佳學習狀態。
誠然, 培養學習的最佳學習心態,教師首先要有健康向上的心態,工作積極,情緒樂觀。另外,也應清楚地認識到,培養最佳心態是為了發揮學習者的最大潛能,提高教學效果。教學中要杜絕那種片面地為培養心態而耍弄的各種花樣。教師只有適時、適當地培養學生的最佳學習心態,調控和避免消極的學習心態,才能給英語教學帶來實效。有了最佳學習心態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在快樂中得到發展,在發展中取得自信,在自信中取得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