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裕群
摘 要: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教學模式要明確職業化目標,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完成合作學習指導,發展職業化訓練模式,構建出適合中職學生職業能力形成的全新的教學模式。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教學具有可行性,總結了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教學模式,提出了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教學模式的構建措施。
關鍵詞:中職語文;集體學習;教學模式
隨著教育的發展,各行各業需要更多的交流與合作,而中職學校恰恰是培養一線技術人員的場所,語文又是學習與溝通的工具,所以中職語文教學一定要重視語文教學。模塊式教學模式就是將各學科課程的知識分解成一個個知識點,再將知識點按其內在邏輯組合成相對獨立的單元,然后根據不同職業崗位群或技術領域的職業能力需要,將相關的單元組合成教學模塊,通過增刪單元和調整組合方式,實現教學內容的更新和調整。中職語文教學模式一直在不斷地發展和創新,在探索的道路上“主題模塊化”教學模式依靠“職業為主”的優勢,成為教學模式的首選。本文分析了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教學理論及可行性,總結了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教學模式,提出了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教學模式的構建措施。
一、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教學理論及可行性
1.主題模塊化教學理論
主題模塊教學理論最早是由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勞工組織研究開發出來的以現場教學為主,以技能培訓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是以崗位任務為依據確定模塊,以從事某種職業的實際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為主線,可稱之為“任務模塊”。這種教學模式的基本理論就是一塊“能力本位教育理論”,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認知能力,從具體的崗位工作需求出發,側重于對職業能力的培養,強調教學內容的實效作用,保證教學內容適應學生的興趣愛好。本次研究提出的模塊化教學理論,是根據學生所學專業和社會就業人才需求的標準確定主題教學的模塊化,即“主題模塊化教學”。這里所指的“主題模塊化教學”的“主題”,不同于現行教材編輯中的以“主題單元”形式出現的主題——它們僅從內容和形式上加以歸類,而忽視了學生所學專業和社會就業人才需求的標準,忽視了對文本內核的把握和精神生命的關注;當然,“主題模塊化教學”也不完全等同于以往所說的思想教育主題、知識主題、寫作主題等。每個模塊突出一個主題,每個主題強化一種素養,主要通過加強理論培訓、實踐鍛煉和職業修養三大環節,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能力素質,形成一體化學習體系,切實提升中職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
2.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教學的可行性
“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教學”是指以“育人為本、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為指導思想,根據中職語文的知識性和人文性,結合中職學生所學專業和社會就業人才需求的標準構建若干個主題教學模塊,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模塊教學。從這個理論上來講,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教學有著較強的可行性。首先,符合職業崗位的需求,能夠根據勞動力市場需求設置教材的內容,設置能力培養目標。其次,能夠從職業發展的角度,明確綜合職業能力,確定對應的文學素養。總之,在這樣的情況下,中職語文教學能夠根據崗位職業操作技能的需要,進行教學分析和教學設計,形成相應的教學模塊。
二、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教學模式
1.設立單元教學目標
開展中職語文模塊化教學首先要設立單元教學目標,根據單元內容布置任務,讓學生針對一個模塊的全部內容開展學習活
動,避免了傳統單篇章課文講解存在的諸多問題:節省課堂時間,讓學生有了更多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機會;節約了課時,剩余的時間可以組織相關的語文實踐活動;針對單元內容提煉出職業培養方向,讓語文學習內容與職業教育相聯系。例如:根據教材內容設立“職場起點”的單元學習目標,讓學生分析課文內容,開展閱讀教學。提出總體問題“職場起點要做好哪些準備?”然后再根據單元內部的課文提出相關的閱讀問題。單元目標就是要這樣設立項目問題,通過解決項目問題讓學生最終解決單元目標。
2.現代化技術指導
教師針對單元目標提出了問題,但是學生解決起來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教師要利用現代化技術進行指導。包括:導學案的發放、課件內容的播放、音頻朗讀的準備、網絡溝通方式的傳遞,這讓學生借助現代化技術指導更好地完成任務。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利用現代化技術自己解決問題。例如:《二十年以后》的教學中學生就可以利用網絡來搜集更多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
3.構建集體學習模式
為了實現單元學習目標,教師必須積極構建集體學習的模
式。第一步,要完成學習小組的分配。按照高、中、低的成績組成小組,設立組長、記錄員、發言人等職位。第二步,適當地指導小組學習活動,讓學生更好地完成模塊學習。例如:針對愛崗敬業,開拓創新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學習課文《QQ經營粥鋪》,文章講述了溫州的一個小伙子在全國首先使用QQ經營粥鋪,居然一夜間迅速改變命運,讓深陷絕境的小店起死回生。教師要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然后分析文章背景意義。在合作過程中實際完成購買粥的行為,然后書寫文章“職業素養與職業創新的重要性”,最終可以讓學生合作完成針對“小粥鋪”的創業計劃書。
4.職業化實踐活動學習
實踐是總結知識和實現知識運用的唯一途徑。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就是將語文知識有針對性地聯系學生實際,從而引導學生習得語文能力的嶄新課型,這種在“做中學”的學習,既使語文聽說讀寫四種應用行為的整合運用成為可能,又為“學生主體、能力本位”職教目標的實現提供了現實的操作性,非常契合我國職教文化課改革的本質特征。在模塊學習模式中,最后一步要完成語文學習內容的實踐應用。長期以來,語文作為基礎文學素養教學內容,不受職業學校的重視,但是實踐證明語文知識對于職業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完全可以在中職語文學習過程中融入相應的職業實踐活動。例如:在教學《一張床墊》這節課時就要將這個內容整合到“誠實守信”的教學模塊之中,然后根據模塊學習內容開展口語表達與交流活動,讓學生以誠實守信為主題開展演講比賽,然后從誠信的角度來為自己未來想要就業的模擬企業進行誠信推銷,然后以誠實守信為主線來規劃自己的職業成長道路。
三、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教學模式的構建措施
1.樹立“以育人為本、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目標
中職教育辦學實踐證明:畢業生就業率高的專業,都是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的專業。所以專業設置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是高職畢業生滿足就業要求、充分就業的根本保證。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教學模式的構建必須要樹立“以育人為本、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目標,制定出具有“以育人為本、以就業為導向”特色的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課程教學方案(課程標準)。在具體的制定過程中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推行模塊化的語文實踐教學理論,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進行以就業為導向的語文教育,以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精神和嚴謹求實的作風為導向,以語文課為主渠道,通過對職業類教材的再加工,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職業教育的實效性。除了進行課堂目標設計之外,還需要針對學校學風進行全面構建,一方面持續漸進地完成就業指導教育,將其融入語文教學模塊之中。另一方面針對學生所處的不同階段開展不同的就業輔導與教育,增強學生的就業意識與緊迫感,加強專業實踐與實訓環節,使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相互補充,提高就業競爭力。
2.活用教材,適當編寫校本教材
主題模塊化的中職語文教學活動必須有實際指導作用的語文教材,為了保證教材的作用,教師要有活用教材的能力,注重精選經典課程內容,吸納最新教育研究成果,緊貼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實際,跟蹤中外教育發展動態,使教育學內容既有歷史繼承性又有時代特點,既有統一要求又有彈性空間,從而促成了接受式學習和研究式學習的結合。例如:教學完閱讀教學任務之后,必須要設立適當的寫作訓練和口才訓練,因為口才與寫作能力是學生職業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也是語文與職業聯系的關鍵。又如:教師可以根據新聞內容,隨時傳遞職業成功的典范、案例和職業素養的先進案例等,讓語文課堂更為精彩活躍。另外,教師也要組織本集體內的師資力量來編寫出合適的校本教材,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就業和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編寫的基本原則要保證:選文新穎,梯度明確;指點示范,易教樂學;練習設計,富有層次;寫作、口語交際,貼近實際,指導詳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操作性強,配套教學資源,豐富立體,實用方便。
3.輔助教學,形成模塊化教學評價體系
構建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教學的評價體系,有利于更好地輔助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學習。首先,要實現多元化評價。可以評價學生在聽話、說話、寫作、閱讀欣賞方面的能力,將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定位在能說、會說、善說上。還應該在定量上下點工夫,將學生的出勤、紀律、態度、方法、參與意識、書寫作業以及學習努力和進步程度等納入教學評價中,做到教學評價既圍繞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其次,要聯系職業能力進行評價。筆者走訪了一些聘用中職畢業生的單位,如汽車修理廠、汽車4S店、大型商場、企業(主要是私企)等,發現他們的一些招聘條件不謀而合:懂禮貌,遵守紀律,頭腦靈活,做事主動、耐心、細致,吃苦耐勞,語言和交際能力強,有基本的專業能力,能在較短時間內迅速融入工作。職業能力評價也要考慮到企業的用人需求,從職業評價的方面開展評價活動,在評估指標體系上,必須凸現產學結合的指標和權重。
模塊化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內容的靈活性,更利于實現不同教學內容之間的銜接,有效促進知識之間、知識與技能之間的溝通,便于形成一定職業崗位所需人才的合理知識和能力結構。總而言之,中職語文主題模塊化教學模式要明確職業化目標,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完成合作學習指導,發展職業化訓練模式,構建出適合中職學生職業能力形成的全新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賀彥彥.淺談中職語文模塊化教學模式改革[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1(8).
[2]張高宏.中職語文模塊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8).
(作者單位 廣西南寧市第四職業技術學校)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