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鋒
摘 要:閱讀能力不僅僅包括語文閱讀能力、外語閱讀能力,還應包括數學閱讀能力在內的其他閱讀能力。剖析了初中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意義,提出了培養數學閱讀能力的三步曲:教師示范閱讀、學生小組閱讀和學生自主閱讀。
關鍵詞:閱讀能力;示范閱讀;小組閱讀
閱讀是信息的輸入,閱讀能力不僅僅包括語文閱讀能力、外語閱讀能力,還應包括數學閱讀能力在內的其他閱讀能力。特別是在現代社會,市場經濟高度發達。概率與統計、線性規劃、統籌分析、利息與利率等數學知識廣泛運用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而這些數學知識的應用,往往需要在實際問題中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建立起恰當的數學模型,這就需要較強的數學閱讀能力作為基礎。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初中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三步曲”:
一、教師示范閱讀
由于受小學所學知識及自身能力的限制,剛上初中的學生,閱讀能力及習慣都較差,甚至有許多學生不知數學閱讀是怎么回事,教師布置閱讀課本,他們無從適從,能夠獲得的有效信息很少,更別說構建新知,運用新知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七年級上學期學生剛入學時,就做好閱讀示范的工作。這一階段大概需要兩周時間。
首先,教師與學生一起逐字逐句閱讀課本,邊讀邊提問、邊思考,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逐字推敲其中的含義,直到弄懂為止。例如,在講授七年級(上)“絕對值”一節時,師生一起讀到絕對值的定義“把一個數在數軸上對應的點到原點的距離叫這個數的絕對值”時,相對于剛進入初中的學生來講,該定義的表述較長,也較抽象,許多學生難于理解。筆者就讓學生劃劃句子成分,找找“主語、謂語、賓語”,通過這樣一分析,學生發現“絕對值的本質是距離”,接著又問:“是哪兩點的距離?”學生回答:“該數在數軸上對應的點與原點。”再結合前一節所學“任何一個有理數在數軸上都有一個唯一的點與它對應”,這樣學生對絕對值的定義就了解得非常清楚了。接下去閱讀到課本后面內容“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零的絕對值是零,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絕對值相等”就很好理解了。
其次,師生共同閱讀完課本內容之后,讓學生理順本小節知識的結構及重難點。例如,在講授七年級(上)“數軸”一節時,筆者與學生一起逐字逐句閱讀完課本內容后,要求學生再快速閱讀課本,找出本節學了哪些內容,重點是什么,你認為難點又是什么,學生很快理順清楚學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數軸的定義、畫數軸的方法、能夠辨別出數軸上的點表示什么有理數、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相反數的定義、會在數軸上表示兩個相反數、互為相反數的兩數在數軸上的位置關系等。重點是:數軸的定義及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而學生普遍感覺“數軸的定義”是本節的難點。通過這樣的知識理順的過程,學生的概括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后閱讀課本時,目的也非常明確,為將來獨立完成閱讀打下了堅實基礎。
最后,結合前面閱讀所獲取的新知,獨立完成課后練習,檢查閱讀的效果。同時,糾正對新知識的一些錯誤理解。
二、學生小組閱讀
通過第一階段教師做好示范閱讀,學生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閱讀方法之后,教師在課堂上布置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一般以4
人為一小組,小組成員需搭配得當,小組長一般要求成績較好、閱讀能力相對較強),獨立完成閱讀,這一階段大概需要兩個月的時間。為了提高閱讀效果,首先應精心編寫閱讀提綱,讓學生閱讀課本做到層次清楚、有的放矢。例如,在講授七年級(上)“角與角的度量”一節時,筆者向學生出示如下閱讀提綱:(1)角是如何定義的?有幾種定義方法?(2)角的表示方法有哪些?(3)角的度量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是如何轉化的?(4)結合課本內容仔細體會1度的角的大小,1分的角的大小,1秒的角的大小。(5)認真閱讀課本例1,例2,例3,比比誰能正確地做出與課本例題類似的練習。要求學生對照閱讀提綱,邊閱讀邊用筆在課本上勾畫,做到手腦并用,閱讀完課本后,并小組討論回答提綱中的問題,整個過程大概需要20分鐘。然后教師花上10分鐘時間讓各小組把主要知識點及本節重難點理順清楚,最后15分鐘讓學生完成課后練習,教師并根據學生的解答情況進行適當點評。當然,這一階段雖然是學生分小組完成閱讀,但我們教師應充分估計分析學生現有的能力,充分關注學生的閱讀過程,小組中遇到難于解決的困難,應給予及時解答,發揮好教師“導”的作用。
三、學生自主閱讀
通過前面兩個階段,將近兩個半月時間的強化,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也養成了閱讀數學課本的好習慣,對通過閱讀課本獲取知識的教學模式,從以前的無所適從,漸漸轉變成為平時學習的一種自覺行為。
1.講授新課時,精心設計課堂結構,讓學生自主探究課本知識
例如,在講授七年級(上)“平行線”一節時,筆者不出示閱讀提綱,由學生先快速閱讀完本小節內容,然后由全班學生共同參與、相互補充,擬出以下閱讀提綱:(1)平行線是如何定義的?(2)平行的表示方法如何?(3)經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課本上介紹了幾種方法?分別是怎樣的?用書本上介紹的方法,你能夠完成該項工作嗎?(4)仔細體會結論“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平行于已知直線”,“有且只有”如何理解?接著要求學生逐字逐句閱讀課本,對照閱讀提綱,邊閱讀邊思考。接下去分發講義,上面有教師經過精心挑選的練習,看誰能夠又快又好地把老師給出的題目做出。學生做完題后,教師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點評,點評的過程不是教師包辦,而是由學生相互評價,解決錯誤。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充當“主導”的角色,學生是“主體”。凡是學生能夠指出的錯誤,教師絕不指出。凡是學生能夠回答的問題,教師決不代替。最后,由學生談收獲、談體會。另外,本節學習結束前,給學生一個提問的機會,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困惑之處,由其他同學幫助解答。學生經歷“粗讀—擬綱—精讀—練習—小結—答疑”這一全過程。
2.習題課上精心設計、挑選閱讀理解題,切實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七年級(上)期末復習的一堂習題課上,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我挑選了如下一道習題:閱讀下面材料:在計算2+5+8+11+14+17+20+23+26+29時,我們發現,從第一個數開始,后面的每個數與它的前面一個數的差都是一個相等的常數。具有這種規律的一列數,除了直接相加外,我們還可以用下面的公式來計算它們的和S,S=■(其中:n表示數的個數,a1表示第一個數,an表示最后一個數)。那么2+5+8+11+14+17+20+23+26+29=■=155。用上面的知識解答下面的問題:某集團總公司決定將下屬的一個分公司對外招商承包,有符合條件的兩企業A、B分別擬定上繳利潤方案如下:
A:每年結算一次上繳利潤,第一年上繳利潤1萬元,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增加1萬元;
B:每半年結算一次上繳利潤,第一個半年上繳0.3萬元,以后每半年比前半年增加0.3萬元。
①如果承包4年,你認為應該承包給哪家企業,總公司獲利多?
②如果承包年,請用含的代數式分別表示兩企業上繳利潤的總金額。(單位:萬元)
總之,構建數學閱讀課堂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徑,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是教師進行學法指導的重要內容,它對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和推動素質教育有著積極的意義。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閱讀,一個閱讀能力不好的學生,就是一個潛在的差生。”讓我們牢記蘇霍姆林斯基這句話,重視數學閱讀的教學,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邵光華.數學閱讀:現化數學教育不容忽視社會課題.中學數學教與學,2000(2).
[2]胡炯濤.數學教學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3]朱航.初中數學開放題精粹.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 浙江省海寧市丁橋鎮新倉初級中學)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