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偉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模式以及教學方法的不斷提升以及改善,傳統的教學學習方式已經無法適應快速發展的教育體制了。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許多新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必須結合教學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提高體育學習的實效性。體育教學不在是簡單地幫助孩子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的教學科目了,更重要的是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和積極向上的思想,并且學習到體育精神,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有很大的幫助。因此,要在傳統教學基礎上,充分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法,來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因為小學體育教學是體育學習的基礎,打好基礎對學生今后的體育學習具有重大影響,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是非常重要的。針對多種形式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就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途徑與策略進行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體育教學;意義;現狀;提高策略
在步入新世紀的今天,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堅持健康向上的積極教學風格,才能更好地促進教育的發展和完善。在小學教學中,體育教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一直被社會廣泛地關注。因為現在小學生的學習壓力也非常大,課余時間還要上一些輔導班或者完成一些老師留下的作業,很少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體育鍛煉。而小學體育課程則是幫助學生進行身體鍛煉的一門主要學科,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身體素質、協作能力等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學校體育教育作為體育教學專業的主修課,我們必須提高重視力度,有效地組織學校體育工作者,積極投身于研究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課題研究中,積累有建設性的意見,將理論與實踐想結合,在教學實踐中運用體育的方法,探索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教學方法,有效地進行體育教學改革。
一、體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健全學生的個性與人格特征
小學生正處于形成個性以及人格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還不能夠很好地分清對錯,一旦他們對一件事形成了自己的看法,那么是非常不容易改變的。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這個時期的發展特點,運用正確的體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真正熱愛體育、投身體育,這樣對學生今后的身心健康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對于健全學生的個性與人格特征有著積極的意義。
2.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我協調能力
小學生的自我協調能力還存在不足,他們在很多時候無法正確地協調自己的感情,面對日益激烈的學習競爭,小學生不能正確地處理自己的學習壓力。所以,我們要根據這一教學現狀,更好地去了解什么是他們應該做的體育運動、需要做的體育運動、喜歡做的體育運動,在教學實際中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體育運動,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壓力排解,增強學生的自我協調能力,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這對學生以后的更好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能提高體育課堂效率,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所以,小學體育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增強學生自我協調能力的有效途徑。
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現狀
1.課堂氛圍過于沉悶
在大多數小學課堂中,由于學生年齡比較小,很容易受到環境以及老師的影響,所以在老師比較“嚴厲”的要求下,大多數小學生都會在老師的引導下比較聽話地進行體育活動,不敢提出自己的觀點,不敢玩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甚至不敢多說一句話,導致課堂氛圍過于沉悶,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學習積極性比較低,同樣教學質量也無法得到提高。
2.教學觀念過于陳舊
現在在大多數小學體育課堂中,還存在老師運用“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的現象。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陳舊,整個課堂都是老師在主導,學生過于被動,老師只是單純地進行授課,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了解以及體育技能的掌握程度,老師沒有一個很好的把握,長此以往,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無法集中精力進行課堂學習。由此可見,陳舊的教學觀念授課觀念是不利于學生發展的,學生得不到更好的學習,無法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3.老師與學生缺少互動
由于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與學生處于兩個完全不同的地位,導致學生與老師無法很好地進行交流,而老師帶領學生做完了基本的體育熱身后,就要帶領學生做其他的體育鍛煉,一節課的課堂時間比較短,教師在完成體育練習后基本上就下課了。由于教師無暇與學生進行交流,進而導致學生與老師之間缺少互動。學生與老師的想法不能及時進行溝通,導致老師不知道學生的真實想法,不知如何選擇更易于學生接受的授課方式,進而導致小學體育教學質量不高。
三、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提高的途徑與策略研究
1.創建有利于體育鍛煉的學習氛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因而營造“人文化”的學習氛圍,“激活”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體育學習的核心。首先,要創建一個合理的、科學的學習氛圍,教師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愉快的心情面對學生,在課堂上要多微笑,少給學生壓力,營造一個自由、民主、和諧、人文的學習氛圍。其次,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這樣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我們在教學小學三年級體育教材中的“原地高抬腿跑”的時候,我們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態度要和藹,表情要真誠。首先,要給學生講解原地高抬腿跑的重要作用:“高抬腿跑是一種輔助訓練手段,是許多田徑項目的基礎素質訓練練習,對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具有重要作用。”然后講解動作要領“保持上身挺直的情況下,兩腿交替抬至水平,頻率越快,效果越好”。最后,教師與學生一同進行鍛煉。為學生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創建一個合理的、科學的體育學習氛圍,可以有效提高鍛煉的效果,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2.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都喜歡創新不喜歡陳舊沒有新意的東西,而創新教學方法,可以帶領學生步入全新的領域,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總而言之,對于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教學“30米換物接力跑”的時候,我們要明確教學目標:掌握30米接力跑的正確姿勢,發展學生快速跑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靈敏度和協調能力。我們為了讓學生對這個教學科目產生學習興趣,我們采用競賽的教學方式,利用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各種起跑姿勢和背向側向聽聲能力,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
3.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都是老師進行說教式教學,處于課堂的主動位置,而學生只要被動地聽課、鍛煉就可以了。雖然老師和學生在同一個課堂中,但是兩者似乎做著沒有任何的交叉點的兩件事情。因此,教師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和改革。老師應該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授課的過程中與學生多進行交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與老師真正地進行互動和交流,從而達到創新課堂的效果。
例如,我們在學習小學體育課程中的球類運動的時候,我們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聯系實際情況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喜歡和不喜歡的球類運動,然后采用分層的教學方法。比如,可以把喜歡籃球的同學組織在一起,進行籃球練習;而喜歡足球的同學可以選擇足球作為主修課程,來練習足球運動要領;喜歡羽毛球的學生可以兩人一組一起練習羽毛球。運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投其所好,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自然就提高了小學體育教學質量。
根據本文的分析以及研究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當前小學體育教育中存在很多問題,要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必須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胡玲.例談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22).
[1]徐貞嬌.新課程下小學體育課堂的有效性教學[J].新課程:教研,2011(8).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市曲塘鎮章郭小學)
?誗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