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定竹
摘 要: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講和學生聽已經成了教師教學中最普遍的方式。而這種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課堂的需求,特別是農村地區的教學課堂。現針對這一現象闡述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反思的方法以及如何培養反思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反思方法;反思能力
一、養成良好的做筆記習慣
在通常的教學中,最普遍的一種現象就是學生只是一直在聽老師講的內容,而沒有去動手做筆記,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我們要讓學生一邊做筆記,一邊思考,通過對課堂內容的記錄,讓學生課外可以進行反思與總結,所以,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做筆記的習慣是重要的環節。
二、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1.掌握解題的方法,反思解題的過程
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大多數學生在解題時,只是為了完成作業或者獲得分數,之后卻沒有對解題過程進行反思與總結,反思在解這道題的時候有哪里是想錯了方向,導致效率不高,總結還可以用其他多少種方法來解決。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反思解題的過程,迅速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2.互相交流討論,形成反思的概念
教師可以組織和鼓勵學生們互相交流討論,每個人簡要說一說自己的思考方法和反思過程,從而可以互相學到更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此外,互相交流討論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形成反思的概念,促進個人的反思以及讓學生擁有自己的學習技巧和創新能力。
3.反思解題的方法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碰到過好多學生出現這樣的情況:沒有靈活的思維過程,解題方法死板,過程單一,思路雜亂無章。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根本原因就在于學生沒有反思解題的方法,只是為了把題目完成,從來不分析自己解題方法和思維過程的優劣。因此,我們要指導學生進行反思,讓學生的解題視野更加開闊,思維更加清晰、靈活、新穎。
4.反思知識的獲取過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可以設定一些情境,讓學生在實踐中主動獲取知識,并且反思這一過程。但是這種方式是有弊端的,因為要受到一些條件的影響,如果不指導學生反思知識的獲取過程以及對獲取的知識進行概括和總結,那么就達不到所預期的效果。
5.反思錯誤,取得進步
犯錯不要緊,關鍵是要學會反思錯誤,避免再次犯錯,很多學生考試和作業中經常犯同樣的錯誤,原因就在這里。因此,教師應該要學會引導學生在尋找錯誤的原因中反思,享受成功的喜悅,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
三、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平常作業中學會自我反思,以及在課余時間反思自己的學習效果和方法,培養反思能力
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在課外之余,反思學習到的知識和內容,總結和提煉這些內容之間的規律,變成自己的解題風格和技巧。在平常的作業中,鼓勵學生反思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最后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通過解題后對習題特征進行反思,提高解題速度和正確率,這樣既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又可以讓老師和學生更好地進行互動交流,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取得進步。
為了更好地說明反思的過程與重要性,我舉一個例子,如圖:△ABC中,已知∠ABC=75°,∠BAC=35°,且∠ABC和∠BAC的平分線相交于點D,求∠ADB的度數。這道題目本身并不難,直接用公式可以算出答案。在算出答案之后,我覺得應該再在這個題目之外延伸一下,于是我就問:“如果∠ABC+∠BAC=100°,那么∠ADB的度數是多少?”這就可以讓學生們學到更多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可以在三角形內角和公式的基礎之上,作一條適當的輔助線,再利用所學習的三角形外角定理來最終得到答案。通常老師們說到這里就結束了,但是我們在完成這道題的解答之后,應該指導學生進行反思,思考一下∠ADB的度數與∠C的度數有什么關系。于是,在解完這道題以及由該題延伸出來的知識和聯系之后,我們就可以總結出一個結論:“三角形兩內角平分線所夾的鈍角等于第三個角的一半加上90°”。經過這一系列的過程和總結,學生就可以形成一個很自然的知識架構,只要看到題目中有關于三角形兩內角平分線所夾的鈍角以及第三個角之間的關系的時候,就會想到剛才的那個定理,對于解題效率就會有很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思維的敏捷性就會有質的飛躍。
我們在培養學生的反思思維時,不要忘了讓學生提高自己思維的深刻性。指導學生思考問題要全面、深入。要通過題目給出的表面信息和潛在的一些內容,領悟到這個題目的本質特征,組織積累出屬于自己的解題方法和知識架構。
以上只是我個人在這六年的數學教學中的一點感受。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還會努力地去反思并引導學生學會進行有效的反思。因為我認為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教師,都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那就得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做個專家型、學者型、反思型的教師;同時要學會做個有心人,做個對自己有心的人、做個對學生有心的人;學會將愛拿起、將愛釋放,以人為本,用愛鑄師魂!
參考文獻:
[1]郭思樂,喻偉.數學思維教育論[J].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
[2]席振偉.數學的思維方式[J].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2).
(作者單位 貴州省平塘縣油岜中學)
?誗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