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丹
摘 要:為推進中職學校工學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要組織教師深入企業進行實踐學習,深入生產一線,熟悉行業企業的生產流程和工藝,了解企業文化及管理模式,了解企業生產工藝和流程的要求,了解崗位職責和需求,及時將行業企業的“新觀念、新技術、新工藝”引入教學過程,有效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針對市場設專業,針對企業定課程,針對崗位練技能”,促進工學一體化教學的開展,提高職業教育的實效性,實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理實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企業實踐;校企合作;雙贏
目前,一些中職、高職乃至大學面臨就業難問題。與此同時,各個用人單位又在抱怨畢業生不符合他們“拿來就用”的要求。那么解決這個供需間的矛盾,避免學校、社會人力和物質資源浪費的有效途徑是什么呢?對于職業學校來說,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使我們的畢業生盡量符合企業要求,那就要求我們必須走校企結合這條路。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必然要求,校企結合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其中教師到企業進行社會實踐、蹲點調查是非常重要的一種。
一、職教教師深入企業實踐的必要性
職業教育的特殊性決定其需要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特色鮮明的高素質師資隊伍,沒有一支高素質的職業教師隊伍,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職業教育。職業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以適應當前社會、學校、家長對其職業技能、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的要求和希望。因此,要讓教師到企業頂崗實習鍛煉,接受最新技術的培訓,以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實踐技能。通過下廠學習和調查,了解企業的崗位需求情況,了解企業對人才提出的技能和知識要求,了解相關行業產業最新的科技發展和技術裝備情況,最終使教師有的放矢地組織教學活動,在理論和實踐的密切結合中搞好課堂教學。這對培養出有理論、更有實踐能力的新時代技能型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師企業實踐的特點和現狀
通過深入企業實踐學習,使教師對于企業和員工的安全意識、質量觀念、規范管理、技能要求、統籌思維、協作精神以及畢業學生應具備的素質等有了具體深入的了解。比如:在企業工作,安全意識要放在首位,“安全大于天”;企業喜歡的員工素質是態度端正、吃苦耐勞、踏實肯干、進取向上、有強烈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在學校應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包括了解基礎專業理論知識,熟悉相關專業常見工具儀器的使用操作,爭取做到理實合一。在專業教學方面,通過下廠實習使教師對于企業的生產流程有了全面了解,很多內容往往在我們的書本上是不多的或是不充分的。以分析檢測為例,通過實踐學習我們發現,檢測工作與生產過程是緊密聯系在一起,分不開的。想要做好檢測工作,就必須先了解生產工藝流程,明確質量控制點。鑒于此,我們已將主要檢測方法所涉及的生產工藝流程滲透到教學中,讓學生對檢測知識的認知立體化、系統化,對檢測在企業生產中的角色和重要性更加清晰明了。另外,下廠實踐過程中,企業專家和技術人員傳授知識和經驗的同時,我們也懂得了檢測過程一定要走向程序化,體現全員性,與生產相結合,統籌安排,科學管理。通過學習,明確了今后的教學重點,使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通過親身實踐,將在企業學習的經驗和所得應用在中職教學中,進行教學和育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依據企業調研情況,將部分專業基礎課適度前移,使學生一入學,便能接觸和了解所學專業的應用領域和核心技術。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將專業職業能力和企業標準納入教學計劃,構建就業導向型課程體系,使得學生在學校就能了解、掌握企業分析工作的技能要求和檢驗標準,能夠盡快地進入到崗位情境當中,加快對崗位適應的進程。
在學習過程中,企業也通過教師對目前學生的特點和現狀有了深入了解,使他們在錄用和培養人才時,方式方法更具針對性和合理性。還有一些企業將在日常檢測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拿出來同我們老師進行探討,互相學習。正是這種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使得我們決心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扎實地走下去。總之,下廠實踐,校企合作,讓我們掌握了技能,積累了經驗,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認識。同時,也及時反饋了企業的心聲,增進了與企業的互信,拉近了與企業的距離。這為更好地進行教學和育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有關企業實踐學習的幾點建議
(1)教師到企業實踐學習長期化、常態化、多樣化。通過教師下廠學習實踐,使教師感受到書本知識和實際工作需求存在的距離,使教師熟悉企業相關崗位職責、操作規范、用人標準與管理制度,在教學理念上有了更深的認識。這為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需求規格、明確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探索中職教育新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礎。有必要將這項工作長期化、常態化。除了假期實踐以外,平時學校和教師同實習企業也應保持密切聯系,當企業引進新設備、新方法或是進行重大技改時,可以拿出合理時間及時地去學習和提高。
(2)及時將所學和經驗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學以致用,要將實踐學習的經驗和技能及時融入到教育教學中。針對企業需求,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改革、調整既有的教學方式。教材內容要緊密聯系職業需求和實踐,要將從企業了解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及時引入專業教材和課堂,使課程教材和傳授的知識更具先進性和實用性。讓下廠實習的經驗和努力,實實在在開花結果。
(3)學校與企業共同進行人才培養質量評價。企業需要我們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我們的學生企業是否滿意,這些問題需要校企共同來回答。要多了解和傾聽企業的需求和希望,之后根據企業需求和生產實際改革人才評價標準,同時根據企業的制度標準、管理標準、生產標準、用人標準改革教學評價方式,最終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專多能、學有所長、知行合一、實踐為重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實踐見真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真切希望更多的老師加入到校企合作和實踐學習中來,將實踐得來的寶貴經驗融進課堂教學中,共同培養滿足企業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遼寧省本溪市化學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