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語習得指的是在自然情況下或有指導情況下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掌握語言的過程,二語習得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較廣,教師們運用二語習得理論進行英語教學,為學生營造出適應語言習得的課堂環境,培養并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在極大程度上完善大學英語教學。本文對二語習得的概念進行了解析,并簡要分析了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運用二語習得環境論的意義,最后總結了二語習得環境論對大學英語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二語習得 環境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103-02
一、二語習得的概念
二語習得是一種掌握語言的過程,該過程發生在自然情況下或者有指導的情況下,二語習得理論認為語言是一種行為習慣,就是采取新的教學模式克服舊語言習慣的干擾,培養新語言習慣的過程。構成二語習得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社會和心理變化,是文化變遷的一個方面,二語習得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使得學習者能夠掌握更全面的語言學習方法和技巧,在語言學習中具有良好的心態,能將社會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帶入到語言學習中,此外,二語習得還跟語言學習者的目標語言接觸、適應和接受程度有關。
二、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運用二語習得環境論的意義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二語習得環境論得到廣泛應用,二語習得環境論雖然不能用來直接解決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但其對大學英語教學具有極大的啟發和指導意義,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采用二語習得環境論對大學英語教學進行指導和探討,有利于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并且在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學英語教學的質量。
1.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很難在生活中獲得學習英語的機會,沒有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和氛圍,只能通過在課堂上的學習掌握信息量較少的英語知識,在傳統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注重課堂上對英語知識進行講授,難以意識到在實踐中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重要性,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運用二語習得環境論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學習渠道,從而提高學生對大學英語知識的掌握能力。
2.在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們只注重對大學英語知識的講授,將大學英語學習當作獲取知識的過程,而不是對一種技能的掌握。這種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對學生掌握并運用英語知識是十分不利的。二語習得環境論注重的是對外界知識的學習和交流,所謂“習得”是指學習者通過與外界的交際實踐,無意識地吸收到該種語言,并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流利、正確地使用該語言。而“學習”是指有意識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來理解某種語言(一般指母語之外的第二語言)的過程。將二語習得環境論應用到大學英語教學中,能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英語學習環境,使得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并運用英語知識。
3.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二語習得是一個內化的過程,從二語習得的規律來看,大學英語教學還涉及到復雜的心理教學過程,二語習得環境論要求大學英語教學應該將課堂作為英語教學的主環境,但也不能忽略了大學英語的實際應用,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心理和行為進行掌握,引導學生對大學英語進行自主探索和應用,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大學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三、二語習得環境論對大學英語教學的作用
二語習得環境論對大學英語教學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能夠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大學英語學習能力,二語習得環境論對大學英語教學具有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如下:
1.二語習得環境論能為學生營造英語學習環境。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二語習得環境論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提供輕松愉悅的英語學習氛圍,國內的許多大學中不能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英語學習環境,英語課堂成為大學生學習英語的主環境。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們應該堅持說英語,為學生營造出英語學習的氛圍,并引導學生多在課下自主學習并應用英語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
2.二語習得環境論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二語習得環境論能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教師要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使得學生在長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打下堅實的英語基礎,并對學生的語言感官進行適當的刺激,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得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此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還要格外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能力,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針對學生的特點結合二語習得環境論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3.二語習得環境論能培養并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二語習得環境論能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英語學習中,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并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對英語教學模式和手法進行不斷地優化。在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民主的學習氛圍,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友誼,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大學英語學習中,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讓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知識,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大學英語教學是圍繞學生展開的,將二語習得環境論運用到大學英語教學中,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從而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語言教學成為人類發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生來就有語言天賦和才能,這種天賦是在長期與外界語言環境接觸得來的。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運用二語習得環境論能使學習者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技巧,創造出適合英語學習的課堂環境及課外環境,培養并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采取有效的刺激手段激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獲得語言習得的效應,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大學英語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容慧華;興趣、需要一第二語言習得的重要因素[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2]李曉霞;淺析二語習得的幾點影響因素[J];學理論;2012年08期
[3]周慧芳,李育林;二語習得中的母語正遷移研究[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0年02期
[4]張家政: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文化哲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作者簡介:
孫玲,職稱:講師,學位:碩士,專業: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方向:二語習得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