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利
【摘要】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薄弱環節,由于缺乏制度保障、資金保障、創新機制等方面的原因,在其教學中存在內容設計簡單、行程流于形式等情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阻力重重。本文主要探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設計創新及其條件與路徑。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教學;設計創新;路徑
![]()
當代大學生大多屬于90后。在教學中,教師很有感觸90后的學生較之80后的學生更有時代特征。曾經,我們經常用叛逆來形容80后的大學生,那么90后的大學生是個性。他們年輕、活力,具有創新精神,但是更喜歡標新立異,喜歡與眾不同。在他們身上體現出活力,但透射出冷漠。90后是孤獨的一代,90后是缺少情感感化的一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經常以團隊、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務。這種教學方式需要學生在運作理論知識的同時,更需要團隊合作精神、和諧共贏理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兼顧理性知識和非理性知識教育,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設計創新
(1)授課教師確定選題,由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或者寒暑假進行研究,完成調查論文,調研報告。最后教師根據完成情況進行考核。這種實踐教學形式適用于社會中存在的現象、政策貫徹實施及效果等問題的調查研究。從經費計算的角度來時,最為經濟實惠。從組織管理的角度,也最為簡單輕松。但是,這種實踐教學方式有賴于學生高度的自覺性、敏銳的觀察力和高素質的科研能力。
(2)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有組織的帶領大學生到社會重點行業、企業、街道或固定的實踐教學基地等等地方進行考察調研,完成調查報告。這種實踐教學方式有利于加強教學與社會生產的聯系,與第一種實踐教學相比,具有更高的紀律性要求,可獲得教師的現場指導。但是,參加活動的人數有限,活動成本相對較高。
(3)情景模擬。根據教學內容,模擬一定的場景,讓學生扮演一定的角色,從中獲得啟示。這種實踐教學形式可以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問題,擴大學生視野,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創造力。
(4)專題講座、座談。邀請社會知名人士、專家、學者、成功人士或先進人物等,到學校做專題報告,就社會熱點、學生關心的問題與學生現場互動。
(5)課堂討論、辯論。在教師主導下,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討論,形成教學相長的良好局面。
(6)與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勤工儉學、志愿者服務等活動聯系起來,開展實踐性教學。
2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設計創新的路徑
2.1優化整合教學內容
“思政”課各章節也存在重復的內容,必須進行優化整合。如:第一章可以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必然性、科學內涵、成果、意義”的線索進行整合,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大理論成果的主要內容放在其他專題重點介紹;第一章和第六章都涉及“我國在新世紀新階段的階段性特征”,可以只在第一章重點介紹;第六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都涉及“科學”、“教育””等內容,一定要避免重復;第八章和第十一章都有“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內容,也要避免重復。可以把重復的內容集中在某專題重點講解。
2.2將理論熱點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
近年來出現了一些理論熱點問題,如:“六個為什么”、“四個劃清”、“七個怎么看”等,這些問題既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如能充實到“思政”課精彩教案中,將使教學更具時效性和針對性。“六個為什么”可以與第一章、第三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章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四個劃清”可以與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章的教學內容相結合;“七個怎么看”可以與第八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五章的教學內容相結合。
2.3課程評價與管理學相結合。
現有的“思政”課教材是章節式的教學體系,這種體系為了照顧結構的邏輯嚴謹性、章節的均衡性和前后呼應性以及內容全面覆蓋性、學術權威性和表述的準確性等,存在著內容重復的情況,非常不利于教學。因此,精彩教案不能照搬教材體系,必須將其轉化成教學體系。
為了突出重點難點,增強教學實效性,“思政”課精彩教案可以把章節式的教材體系轉換成專題式教學體系。具體來說,就是圍繞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主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線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點,把十五章設置成十五個專題,這十五個專題又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即:總論部分、毛澤東思想核心理論部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部分。其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部分又可以分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個基本問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政外交政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依靠力量和領導力量。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評價是運用一定的評價方法對教育對象及實施過程所進行的價值評判。“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思政”(簡稱“思政”)課精彩教案,對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和增強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著重分析了“思政”課精彩教案的價值、特點、結構和內容。
2.4精心設計“思政”課精彩教案的結構
在把章節式教材體系轉換成專題式教學體系以后,“思政”課精彩教案每一個專題的結構都可以從教學簡況、教學過程和教學小結三個方面進行設計。
首先是教學簡況。這是對教學基本情況的簡要認識和把握,包括授課對象、學時安排、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課后作業、閱讀書目等。授課對象要把本專科區別開來,以此了解不同授課對象的總體情況;學時安排是指對每個專題教學任務完成所需時間的總體把握;教學目的是教學活動預期要達到的結果,對整個教學活動起著統貫全局的作用;重點難點是教學中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以及教學的主要方面,包括教材要求的重點和一些熱點、難點和疑點。
其次是教學過程。這是對教學活動的整體布局,也是精彩教案的主體部分,包含了各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步驟,實際上把整個教學流程都進行了安排,包括告知、導入新課、講授、視頻、案例、提問、討論、自學、教師歸納或點評、知識鏈接、時間分配和板書設計等。告知是告訴教學對象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導入新課是教師在新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方式,它能引起學生注意和激發學習興趣,既可以通過復習提問自然過渡到新課,也可以通過案例、名言、圖片、視頻等導入新課。
最后是教學小結。這是對整個教學活動的總結和思考,包括教學效果、教學經驗分析和改進措施等。教學效果是對教學活動所達到的效果進行總結與評價;教學經驗分析是在對教學效果總結與評價的基礎上,對如何安排教學內容和運用教學方法進行經驗總結,發現優點,找出不足;改進措施是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整改措施。
參考文獻:
[1]侯勇,孫其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現代轉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1:59-63.
[2]朱虹.論全面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改革與建設[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1:3-10.
[3]趙諍.關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建設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02:76-78.
[4]吳海江.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體系的創新[J].思想理論教育,2014,01: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