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龍玥
摘 要 園林是時代、思想、感情、審美觀念的結晶,是社會發展形象化的記錄。本文從園林布局功能、園林構成要素兩個方面以順德清暉園以及武漢解放公園為例。對中國古典園林與現代園林的風格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中國 傳統園林 現代 公共園林 比較
中圖分類號:S73 文獻標識碼:A
園林是時代、思想、感情、審美觀念的結晶,是社會發展形象化的記錄。20 世紀80 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園林在城市中大量涌現。而現代園林經歷了多年的傳承和發展,保留了中國古典園林的一些理論,同時因地制宜,建造了符合時代特點現代園林?,F代園林有不少作品,在改善良好的人居生態環境方面起到了較好的作用。因此,本人以順德清暉園以及武漢解放公園為例。對中國古典園林與現代園林的風格進行了分析。
1園林布局與功能比較
1.1園林布局
眾所周知,古典園林講究 “雖有人作,宛自天開” ,多使用自然式造園手法。如清暉園采取了集錦式的布局方式,形成獨特的空間序列。穿過門廳,即可看見開闊宜人的湖面空間。從澄漪亭到六角亭,形成一個可游可憩,動靜交替的線路。一路上穿過了四道門,進入花園后空間相對收窄了,奇花異草近在咫尺,左有書齋,右有鳳亭,上有古木交柯,目光由遠眺轉為凝視。繼續向內來到住宅區域,高樓迭起,縫中觀天,空間相對局促,陰暗清涼。在這個序列中,空間的變化可以概括為:由“開闊”到“壓迫”,由“豐富”到“單純”的層層收縮。
隨著社會的發展,西方園林逐漸進入我國園林中,園林設計中開始強調人工美或幾何美。如武漢解放公園,整體布局上來看,公園東部景區從入口起建有主軸干道,沿道兩側依次置有瓶形花壇、萬人綠茵廣場、睡蓮塘、中心花壇、露天劇場、水杉林、蘇聯空軍志愿軍烈士墓等。形成了濕地凈一水、湖中環一島、三門嵌入城、一線串九區,的格局。所以中國現代園林是在延續中國古典園林造園精髓的基礎上,融入了部分西方的造園藝術,形成了園林風格交融、園林文化豐富、園林形式多樣、園林特點眾多的新格局。
1.2功能性質
無論是古典園林還是現代園林,其基本的功能定位都屬于觀賞型。唯一不同的是服務對象。中國古典園林的最初設計僅從景觀意境出發,并無商業目的。中國現代園林,作為一種創造人類優美環境的綜合藝術, 其任務就是向人們提供親臨自然之境、享受自然之趣的良好氛圍?,F代園林設計為順應這一趨勢,設計時充分研究了受眾人群的心理以及在開放式空間行為方式,對現代園林設計進行了重新定位,設計上通過定點研究人的各種不同行為趨向與狀態模式,確定不同戶外設施的選用設置等。同時現代園林向開敞、外向型發展。從城市中的花園轉變為花園城市。
2園林構成要素比較
園林造園四要素為山石、水體、建筑、植物。
(1)掇山置石
在中國古代,由于人們出行不便,于是產生了“一卷代山”的想法,如清暉園中的風來峰?,F代園林中的置石更加自然,為適應現代人親近自然的心理特征,多數是利用地域特色選址依山傍水,不再大量的堆山,而是用起伏地形和草坪代替,在需要的地方隨意配置景石。并且隨著西方造園藝術的滲透,廣泛運用于西方園林的更具有時代意義現代雕塑也被我國所吸收用于現代園林中。
(2)水體
在中國傳統思想里,水是靈性的表現。所以中國園林中多用水來表現院子的靈動、自由。清暉園屬水性,所以即使是私家園林,理水依然可呈現瀑布、池塘、潭、流觴之曲水、井泉等多種格局。
解放公園的濕地系統可以凈化8公頃水面的水質。同時在公園的水體與岸線間,采用濕地基質的土壤沙礫自然連接,形成了一個水與岸自然過渡的區域。同時。在濕地上修建棧道,游客沿著迂回曲折的木質棧道入畫賞景,如同行在水面上,形成親近水體、親近植物、親近自然的人景融合。
(3)建筑
現代園林中的建筑是全園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力求突出自然美,達到自然美與人工美的統一。建筑材料多樣化,建筑形式多樣,風格迥異。許多新型建筑材料不僅在性能上耐風吹日曬,使用壽命也較大。在建筑色彩上,古典園林多以暖色調為主,而現代園林則依據用地功能的不同,設置形式多樣的顏色以滿足人們的需求。解放公園中有用木材、石材、鋼材等材料建成的亭子,“步月塔”以及仿各地名塔建成的名塔園。
(4)植物造景
中國古典園林植物配置崇尚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而現代園林植物配置卻有不同時代帶來的獨特風格和特征。
清暉園的植物比較具有地域特色,同時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多為廣東當地多有的熱帶植物為主。并且在配置形式上,清暉園的植物采用創通植物種植方法中的孤植、對植、列植、叢植等形式,以及一些規律性的古典園林植物配置手法。相比之下,現代園林設計在植物選擇上,由于在植物功能上的拓寬,生態、防護、生產功能的增加,對植物多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設計手法上也進行了更新,更加強調搭配以及植物的群落性栽種。
3結語
古典園林代表了那個時代的面貌、精神、文化。雖然在層次上較豐富,表現的意境深遠,但是一味地追求曲徑通幽與曲折變化,顯得封閉有余,開敞不足,往往不適合現代生活的需求。城市生活的快節奏使人們更樂意接受明快的園林藝術風格和表現形式。當今,面對各種思潮的沖擊,應把傳統園林的造園手法、空間布局、美學文化與西方的造園形式、造園理論等以及現代造園技法相結合,以創造出更符合中國情節的中國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