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岳
摘 要: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越加完善,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理念,為在校學生的職業崗位勝任能力提供基礎保障。注重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是諸多職業院校的辦學宗旨,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技術型人才。針對化工類專業對應職業崗位群職業能力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希望可以給讀者提供相關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化工專業;職業崗位群;職業能力
為了充分迎合化工產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化工類專業教學改革需要不斷的深化,要對教學方向和內容、課程體系的構建、教學方式和方法進行全面創新,確定職業能力的培養范圍。在職業院校的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對化工職業崗位需求做能力技能的有效培養,努力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同時,提高化工專業的教學水平。
一、積極實踐,鍛煉學生對化工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
學校要豐富教學方法,進行模擬工作環境教學。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會化工專業人才的基本職能,熟練操作設備。只有學會對化學職業對應工作工具的安全使用,才能保障整個工作流程的順利開展。由于化工產業本身的化學危險性能因素的干擾,老師在教學中多對學生進行安全系數指導。重點指導學生學會使用防毒面具、化學污染清理、會操作緊急情況下如何停止整個工作程序的運行、對化工產品的酸堿度控制等。
二、注重對學生崗位應注重個人素養的展現
學生不僅要學會化工生產的基本操作技術,還要有良好的員工基本職業素質。勝任職業崗位能力的關鍵因素是個人素養與職業操作技能的統一。在教學中教會學生如何應對生產過程中緊急情況的處理極為重要,是展示出一個職業人員崗位勝任能力的考核依據。與同事友好相處、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遵守企業規章制度等個人素養的培養,也是崗位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對儀表操作系統有效控制
化工產業的控制儀表工作,是整個生產過程中較為重要的環節。引導學生對機械化與手動化操作的全面掌握,對PLC的儀表控制工作等技術性質較高的操作技能進行有效的綜合練習。對實驗儀器的工作性能有詳盡了解,避免操作過程中由于使用儀器的不恰當選擇耽誤工作進程。
總之,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化工類專業的教學體制及內容也需要相應進行改變,同職業崗位的能力相適應,從而增強學生的職業技能,為社會培養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平輝,隆平,黃玲,等.逆推式高職教育實訓體系實施效果比較研究[J].文教資料,2008(30).
[2]中國化工教育協會.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化學工藝專業教學標準.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08.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泰興中等專業學校)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