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賓
摘 要:本文研討新教材體例下給教師帶來了莫大的壓力和挑戰,教師們的對策。單靠個人力量去備課可以說難于上青天。為此,我們經過摸索,逐漸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個人鉆研和集體教研的備課制度。
關鍵詞:集體教研;高中教學;新課標;備課
力度空前、理念新穎的數學課程改革,有力地促進了教師角色的轉換,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教研觀念和方式,更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精神風貌。作為新課程推行的主體——教師,想迅速成長,須合理、有效地對我們教學進行反思,才能達到“在發展學生的同時實現教師自身的提高”的目的。
新教材突破了以往的編排體例,對數學知識進行重新整合,構建了數學教學新體系。尤其是一標多本的狀況下,課標內容標準中對學習要點的表述比較模糊、籠統,彈性空間較大。如何深入領會課標精神,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便成為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又一個難題。
新教材體例新,容量多,跨度大,要求高。這無疑給我們數學教師帶來了莫大的壓力和挑戰。單靠個人力量去備課可以說難于上青天。為此,我們經過摸索,逐漸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個人鉆研和集體教研的備課制度。
1 關注初高中銜接問題
初教高一班級時,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識難度、廣度、深度的要求大幅高,這種巨大的差異,使剛從初中升到高中的學生一下子無從適應,數學成績出現嚴重的滑坡,總感數學難學,信心不足。由于大部分學生不適應這樣的變化,又沒有為此做好充分的準備,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來學習高中數學知識,不能適應高中的數學教學,于是在學習能力有差異的情況下而出現了成績分化,學習情緒急降。作為教師應特別關注此時的銜接,要充分了解學生在初中階段學了哪些內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內容在高中階段還要繼續學習等等,注意初高中數學學習方式的銜接,重視培養學生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質,適應性能力,重視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激發學生主動的學習動機,加強學法指導,引導學生閱讀、歸納、總結,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善于思考、勇于鉆研的意識。
2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全新學習方式
在每班的第一節課時,向學生介紹新課改的基本理念、重大變化,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并根據學習情況進行小組劃分,為以后展開小組討論、交流作好準備。根據教研員的建議對學生進行知識前提診測,這既有助于我們老師了解學情,因材施教,也對學生產生了極大的觸動,為下一步學習打下了鋪墊。
3 個人鉆研和集體教研的備課制度
依據教學計劃,課時安排,及個人特點、專長,由備課組長統籌安排備課組4人輪流編寫備課的預習提綱及知識結構提前作好各種準備:備課標、備學法、備教法、備問題、備習題。編寫前拿到全組進行集體研究,對有疑惑的地方反復揣摩,統一敲定。然后再落筆、刻印、下發,力求精益求精地備好每一節課,學生依據提綱作好預習,這既實現了新課程自主學習的目標,又解決了新教材容量大,課時緊,要求高這些最令我們老師撓頭的問題。我們從高一入學到現在一如既往的堅持和落實,并得到教研員的肯定和贊揚。
4 采用新方式和手段,拓展集體備課的渠道
新教材要求老師必須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駕馭知識的能力。否則就會把知識處理的支離破碎。為此,我們全體高一教師深入鉆研教材,扎扎實實進行集體備課,并積極擴展備課渠道:閱讀大學時的有關書目,組內教研,甚至跨組教研與兄弟學校相互溝通,找教研員請教,上網查閱資料,上高中數學教學QQ群。爭取最大范圍解決教學中的疑問,力求精益求精地設計好每一節課。
5 寫好教后記,加強課后反思,在實踐中改進和提高
我們把課后反思作為教學常規的重要組成部分。每節課后我們幾位老師一起交流心得,學生的反映,提出的問題,然后認真撰寫教后記。及時反思總結,調整改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得 怎樣?學得怎樣?師生互動,如何改進學法、教法。通過課后反思,自我評價,自我診斷,找出問題,分析原因,尋求解決辦法,以便在教學實踐中改進和提高。
6 對習題、試卷評講的反思
習題、試卷評講不能停留于指出不足、改正錯誤及講解方法,而應當著眼于數學能力的培養。要結合示例挖掘、歸納其中的思想方法,抓“通病”與典型錯誤,抓“通法”與典型思路,加深學生對思想方法的認識,使其領悟方法實質,提高解題能力和糾錯、防錯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沒有反思,專業能力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提高,教師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理解新課程的要求,不斷地更新觀念、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的學識和身心修養,掌握新的專業要求和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斷總結,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能力才能與時俱進,全面開展素質教育。
綜上所述,“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國古代的教育家對反思問題的最簡潔表達。新課程標準頒布,為新一輪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時也為教師的發展指明了道路,作為教師的我們,須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和現代教學教育理論,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并上升到理性思考,盡快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從事高中數學教學已有一段時間,在教學中,經歷了茫然與彷徨,體驗了無所適從到慢慢摸索的課堂教學組織,其間不乏出現各種思維的碰撞,而正是這些體驗、碰撞不斷的引起我對高中數學教學的反思,更加堅定了課改的信念,并從中得到啟迪,得到成長。總之,通過集體教研,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
參考文獻
[1]章水云 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探究《中學數學研究》 2006、8
[2]李長吉 《現代教育學》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3]曹一鳴 《數學教學中需要正確處理的幾個關系》 中學數學2003,8
[4]張雅君 教師的教學反思《課程教材教法》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