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忠
摘 要:生物是有生命的個體,讓學生對生物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首先,讓學生對老師感興趣,學生只有喜歡老師,才能喜歡老師的課;喜歡老師的課,才能對老師的學科感興趣。興趣是學好生物學的源動力。
關鍵詞:興趣;理解;發現問題
一、在生物學探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實驗教學中增加了探究性課題實驗,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使學生能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體驗科學過程和科學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探究性學習”是在生物教學中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通過探究性課題的研究和實施,加強對學生進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學生均要從頭到尾參與到整個學習當中,從實驗原理的理解、實驗方法的選擇、實驗進行、實驗數據收集和處理驗結果分析和結論等。在這種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更能使學生親身體驗獨自設計實驗和分析解決問題的樂趣并獲得成就感,從而產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
二、在課堂中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課堂導言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特別以具有懸念性的導言最佳。如在中學生物學教學過程中講“根”時,設計了這樣的引言:“根深為什么會葉茂?”在講“蒸騰作用”時,大樹底下為何好乘涼?這樣一個個懸念引起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并由此產生了思考,一下子將注意力集中起來,接著教師通過講授、討論,使學生理解了水分代謝的有關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催人奮進的力量,是人的心理活動中最珍貴的品質。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確立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影響,他們之間幾乎成正比關系。作為一個中學教師不應該去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應該看到個體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學生的閃光點,適當鼓勵、表揚學生,從而使學生產生滿足感和對這種鼓勵的渴望,最終使學生為了得到這種被鼓勵和表揚的滿足感而產生學習興趣。
三、建立生物興趣小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小組以有興趣愛好有特長的學生組成。對于好學生,讓他們在活動中得以提高鞏固興趣、發揮特長,以他們為主參與各項競賽,起到榜樣作用。對于學習有困難、思想品質有缺陷的學生,注意發揮他們的一技之長,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密切師生關系,溝通情感,以減緩課堂教學的壓力,淡化他們的消極情緒和負面影響,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促進生物學和人文學科的聯系。在了解民族風土人情的同時,對水資源合理的應用有更新的認識。
四、參與生物實地調查,在調查中尋找興趣與樂趣
調查可以增強學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由感性認識可以上升到理性認識。調查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在實踐中,可以找到學習的興趣與樂趣,在樂趣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能力。
我引導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成才的有效途徑。參加生物學課外活動的學生,對生物學都有一定的興趣和專長,但興趣和專長能否成為終身志向,就有待于通過課外活動來進一步提高和形成。學生在實際活動中親自接觸絢麗多彩的生物界,不斷發現、探索和解決一些有趣的生物學問題,了解生物學的巨大成就,必然能激勵他們學好生物學,并把生物學與祖國的醫學、農業、林業、畜牧業聯系起來,逐步樹立起為祖國獻身的志向和理想。
(作者單位 山東省商河縣韓廟中學)
?誗編輯 李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