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葉
摘 要: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提高課堂效率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良好的師生關系既有利于教師的教,也有利于學生的學。
關鍵詞:師生關系;和諧;課堂效率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深刻體會到:要想提高課堂效率,離不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間建立起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對課堂效率大有裨益,既有利于教師的教,也有利于學生的學。下面我先從我的錯誤為切入口跟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課堂上我的錯誤:
“這一題答錯的同學站起來。”課堂上,我厲聲說道。我讓學生站立的原因,是讓他記住自己犯的錯誤,剛剛講過的類似的題目還錯,真是太不應該了,而且就集中在少數幾位學生身上,尤其讓人氣憤,這樣做讓他自己也感到難為情,感到不好意思,以后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可是,這樣做真能達到我想要的結果嗎?未必,這只是老師的一廂情愿罷了。這樣做,可能帶來好多不良后果。一來,課堂上,教師浪費了寶貴的本應用來學習的時間,這樣做對學生的學習毫無助益。二來,會引起一些學生的反感,導致課堂氛圍不愉快,甚至壓抑。最重要的是,這樣做很可能導致師生關系緊張,盡管教師的初衷是好的。
其實,鼓勵更易使人改正錯誤。教師一再強調學生的錯誤會使學生灰心。所以,教師應不斷給予學生鼓勵,給予學生希望,并使之不斷進步。教師要換種眼光看待問題。首先,從第一次做題目到第二次做類似的題目,做錯的學生的數量減少了,已經有一部分同學有了進步;其次,此題又做錯了的學生可能只是因為一時粗心,其實再仔細想一想,他是能做對此題的,而課后經過和學生的交流,其中大部分都說是因為一時粗心,其實他已經懂了。所以,教師不必過于生氣,需寬容些。寬容學生,鼓勵學生,使事情好像容易去做,使學生相信教師相信他有能力去做,他對這事有尚未發(fā)掘的才干,他為了要爭勝就會勤于練習。所以,課堂上,我再也不要讓學生因做錯題而站立,相反,課后,我要幫他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用信任鼓勵他改正錯誤。
與學生交流時我發(fā)現(xiàn)的問題:
教師:我發(fā)現(xiàn)你們班除了某某某、某某某等幾位同學以外,好像都不太會學英語。
學生:老師,你要找好學生,上海中學里遍地都是。我們的學生都是這樣的,但是,他們就真的學不好嗎?
教師:可是,他們就不愿意學啊。課堂默寫也是一塌糊涂。像某某同學根本就沒有好好準備。
學生:老師,你得說“這個很重要”。像infer這個詞,我們老師以前教的時候就說“這個詞很重要,幾乎每篇閱讀文章的推斷題都要出現(xiàn)這個詞”,我就記住了。
教師:可是我也強調了重點啊,他們怎么還是沒好好準備?
(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問我自己的)
原因可能多種多樣:
1.學生實在是“忙”,除了應付每天的作業(yè)和常規(guī)的默寫,已經再無多余的時間和精力來應付其他的事了。
2.學生可能覺得這不是很重要,下次又不會遇到同樣的語篇,背了有什么意義呢?
這其中蘊藏著好些問題:
1.教師的觀念不對。教育界有句名言: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會的學生。教師覺得學生差,不會學,又怎么能把他們教得會學,英語成績優(yōu)異呢?如果教師告訴學生,他在某件事上真是愚笨,他對某事沒有天賦,或者他做的都錯了,那么就差不多消除了他要作出改進的各種動力,他也就安于現(xiàn)狀了。另外,我們接觸到的學生確實可能并不特別聰明,但是他們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我們不能因為他們不擅長學習我們所教的這門學科就對他們持有一種否定、消極的態(tài)度。
2.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可能還存在一定不足,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個人對某一事物的喜好是受一定先天因素影響的。有些人生來就愛好文藝,有些人生來就愛好運動,就像很多男孩子就是不喜歡背誦默寫的東西,從而對英語也沒有太大的熱情。長年累月機械式的記憶更不能夠激發(fā)他們對英語的熱愛。
3.教師還未能讓學生完全信服。現(xiàn)在的學生跟以前的學生不一樣。以前的學生都很聽話,老師說什么,他就做什么,現(xiàn)在的學生,生活中接觸到的東西,看到的,聽到的,都多了。教師若胸無點墨,只知照本宣讀,那定不能贏得學生的欽慕。上課時,他或放松,或神游,那上課的效率肯定是要打折扣的。
以上這些,我覺得都和我今天要講的和諧師生關系有關。因為教師和學生的關系還不夠和諧,所以學生對教師的某些要求置若罔聞;因為教師和學生的關系還不夠和諧,所以課堂的效果還不能達到最理想的狀態(tài)。
所以,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師要提升自我素養(yǎng)
學生對教師的愛戴和尊敬是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學生如果不佩服、不敬重教師,將直接導致疏離、冷漠的師生關系,師生間將不會有心與心的真誠交流,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活動將僅限于課堂,教師將傾聽不到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永遠只會像兩條平行線沒有交點。教師又如何去帶動學生盡力學好英語?因此,教師要努力提高自我修養(yǎng)。一方面,教師要提高教育教學藝術,用精湛的教學技能,優(yōu)雅親切的教態(tài),生動的語言折服學生;另一方面,教師要多閱讀書籍,提升自身文化修養(yǎng),用廣博的知識,高尚的品格贏得學生的尊重。前些天的課堂上,我因為學生的一些不良表現(xiàn)生氣了,但批評的末尾,我跟學生說,其實我也不想批評他們,因為老師在假期里看了《人性的弱點》一書,知道批評不好,而是要多贊賞和鼓勵。當我說這話的時候,我注意到有兩三位學生立即抬起了頭,表示點頭贊同,也或許是因為聽到老師也在看這本書,而自己也看過感到欣喜,總之,是引起了學生的共鳴。
二、教師要學會欣賞學生
在大部分教師的眼中,只有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才是好學生,只有他們才是優(yōu)秀的學生。可是,所有學生都渴望贊美的目光和話語。那些長期被忽略了的身影更渴望教師的贊賞,渴望成功。雖然他成績不優(yōu)異,可是他很擅長繪畫,擅長朗誦,擅長交際,每位學生身上總有他的一些閃光點。教師要善于去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獲得成就感。當學生有了進步,教師一定要適時加以表揚。卡耐基告訴我們,要稱贊他人的每個進步,即使十分微小,要“誠于嘉許,寬于稱道”。當我們“恨鐵不成鋼”時,千萬要冷靜。當我們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fā)、表揚、激勵時,一切都會是另一種情景。有時,我們甚至會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真的是很用心在學英語,雖然結果一直不理想,可他們還是在堅持著,他們相信總有一天會功到自然成,他們依然保持著學英語的熱情,不禁令人嘆服。
三、教師要平等對待學生
這里所說的平等,側重教師要首先改變固有的觀念,改變居高臨下的傳統(tǒng)習慣,真誠地與學生交流互動。教師不因以“權威”自居,應在融洽的課堂氛圍中與學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教師憑自身經驗認為已經把題目講清楚了,可是沒有顧及學生的接受度,大部分學生懂了,可是還有一小部分學生由于自身認識的欠缺或能力的匱乏還一知半解,課后又不敢提問,這群學生怎么辦?通過和學生的交流,我們能了解他們存在的問題,還能從學生的思維出發(fā),發(fā)現(xiàn)他們的具體問題,從而改變題目的講授方法,達到更好的效果。而且,教師可以試著去改變一些傳統(tǒng)的做法。沒有人喜歡受人指使。習慣了命令的同時請嘗試著去建議。建議學生這樣做或那樣做可能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學生會更樂意去做你所要求的事情。
師生關系和諧了,教師不會粗暴地呵斥,批評學生,師生間能更好地溝通了,互相傾聽,互相尊重,在這種和諧的氛圍中,教師的教輕松了,學生的學也愈發(fā)輕松了。教師因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專業(yè)技能贏得了學生的尊重、信服,教師也以欣賞的目光去看待學生,信任、鼓勵、支持,這些都成為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我們相信,和諧的師生關系定會迸發(fā)出強勁的教育能量,促進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 上海市張堰中學)
?誗編輯 姚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