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忠
摘 要:素質教育下的教師,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學習;自主意識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通過調查、參觀、討論、訪談、項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動探索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在合作和分享中擴展自己的經驗,在自主探究和切身體驗的過程中增強道德學習的能力。”這是新時期思想品德教學應遵循的基本思想,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對學生健全的發展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一、實施先學后教模式,培養自主意識
先學后教模式是鍛煉學生自主能力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在實施先學后教模式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一般要保證在20分鐘左右,否則,就會影響該教學模式的效果。其次,這里所謂的教應該是教師的有效點撥,而不是逐字逐句地進行詳細的講授。所以,我們要立足于教材,以確保先學后教模式的有效進行,最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
例如,在教學《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時,我采取的是先學后教模式,首先,我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之后讓學生帶著“什么是集體,個體能否離開集體?”這個問題進行自主學習,接著,在大約20分鐘的自主學習時間后,我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有效的點撥,以確保先學后教模式的有效性。
二、創設有效活動情境,鍛煉自主能力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的課堂不應該是死板呆滯的,而應該是充滿活力的。所以,在課堂上創設有效的活動情境,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們可以搭建辯論平臺,讓學生在激烈的討論中明確是非觀,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例如,在教學《艱苦奮斗 開拓創新》一課時,由于本節課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目標是讓學生了解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認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需要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所以,為了消除一些學生對艱苦奮斗精神的錯誤理解,在授課的時候,我讓學生以“21世紀的我們是否還應該堅持艱苦奮斗的精神?”為題展開辯論。因為部分學生認為,在發展的今天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只會阻礙社會的發達。所以,讓學生以正反兩方的形式進行辯論不僅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艱苦奮斗精神的價值,而且,學生在自主收集資料,積極參與辯論活動的同時,自主學習能力也會隨之得到鍛煉和提高。
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自主走進課堂,進而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劉立榮.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如何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J]學周刊,2013(07).
(作者單位 江西省德安縣聶橋中學)
?誗編輯 蔚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