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海軍
摘 要:數學學習是學生數學知識的建構過程,決定了數學教學必須充分重視學生學習心理的作用。數學的學科特點,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引導選用相應的方法,這直接影響著數學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管理;教學優(yōu)化
要改革和完善課堂教學,改善教師始終“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去講解、去動手、去總結,這對優(yōu)化課堂教學、推進素質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就數學課堂教學怎樣“改革開放”談幾點做法。
一、建立主體意識,切實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我們要切實從教育思想的轉變入手,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人,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使其主動地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幫助學生獨立地解決問題。要面向全班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參與,不能存在課堂死角,適當的情況下,放手讓學生“走”,不但不浪費時間,恰好是學生主體作用的體現。例如,“梯形面積的計算”一課的教學,可以采取同桌或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利用紙片在一起剪、拼、移、想、說、評,看誰的辦法更多、更好,使每位學生在活動中直觀地感知,在動手操作中獲得知識,在辯論中總結,在互助中提高,最后匯報方法,結果,總結出抽象公式: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明確公式中“(上底+下底)×高”求的是什么,為什么要除以2,以剖析理解公式的含義,更好地掌握和運用計算公式,這樣,散斂結合既發(fā)散得開,又收斂得來,讓學生運用舊知識,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獲取新知識,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更好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時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盡量讓學生動口、動腦,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愉快且能充分顯示潛在能力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從樂學到會學,再到善學。只有這樣,學生的素質才能得以主動、和諧、充分的發(fā)展。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感環(huán)境,建立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
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對學生真誠地關心,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也只有這種以真誠的情感交流為基礎產生的熱情才能持久。我曾有過一個這樣的學生:若請她發(fā)言,一緊張口吃就會更加厲害,常常引起全班同學哄堂大笑。因此,了解情況的任課教師就不再請她發(fā)言。時間久了,這位學生不但成績不好,而且形成了自卑的心理。為了喚醒她的自尊,幫她消除心理障礙,我在數學課堂上經常用帶有鼓勵性的語言提問他,同時多次找她談話、鼓勵她。剛開始時甚至把問題事先告訴她,對她課堂上成功的發(fā)言,同學們都會祝賀她,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她不再自卑,數學課使她重新有了自信和自尊。她是那么的喜歡上數學課,課堂上也表現得異常投入。數學成績也很快趕了上來。實踐證明,一個學識淵博,工作認真,富有寬容、博大的愛心的教師會把學生當作完全平等的獨立的人來看待,真誠地關心每一個學生,學生自然就會對教師產生一種尊重的情結,從而“親其信,信其道,樂其學”,以藝術的評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因。贊許猶如陽光,教師對學生的這種肯定的藝術評價是建立在對學生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的。學生會從教師的這種評價中不僅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和努力的方向,而且能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熱忱關注的目光和真誠的期盼,從而對學習活動充滿信心,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原動力。
三、加強學法指導,豐富教學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師首先要加強學生指導。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教學以講代學,以授代教。教師精辟的分析、獨到的見解、巧妙的運用,取代了學生主體的實踐活動。學生處于服從和被領導的地位,成了知識“填壓”的機器。創(chuàng)造性如何能夠得到發(fā)揮?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讓學生自己試著去自學教材,自己去發(fā)現問題,并試圖自己去解決問題;鼓勵他們把學習的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于實踐;在自學過程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很快,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主動、深入,成績飛速提高。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逆向思維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學教學中,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從常規(guī)思維的反面去思考問題,如,在教學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時,學生在掌握了教材上先通分,使其變成同分母分數再比較的方法后,有學生提出,能不能先通分變成同分母分數再比較的問題。我讓他們先試試看,通過試驗、討論、分析后,學生一致認為可以這樣做,并總結出:當分子較小或分子的最小公倍數容易求得時,用這樣的方法進行比較更快捷。這樣,不僅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煉,而且他們的知識體系在探索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中也得到了拓展。教學中,教師可采用講故事、猜謎語、念兒歌、比賽游戲等形式,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的實際內容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努力改革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數學教師的教育觀念要有根本的轉變。課前開放與課堂調控有機結合,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與思維的積極活動過程,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過程,從而使學生主動發(fā)展,成為知識能力的主人。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qū)興安盟科右前旗巴拉格歹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