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紅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首先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學習漢字的愿望”。那么,如何讓學生一開始接觸漢字,就喜歡上漢字,愛上漢字,從而主動地識字呢?下面就此進行探討。
關鍵詞:低年級;識字教學;多樣的游戲
一、引導孩子在多彩的生活中識字
剛入學的孩子們相互還不太認識,他們大都有迫切想認識新同學的愿望。因此,開學初,請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每人制作一張名片,貼在課桌角上,相互記記同學的姓名,不僅能增進相互間的交流,同時還是一種快速有效的識字方法。學校各科室的門牌,校園內的標語都是孩子們經常接觸到的,也是孩子們識字的活動課本。教師可帶領剛入學的孩子一邊熟悉校園環境,一邊引導學生識記這些名稱,讀一讀,認一認,使這些生字與學生在反復見面中成為孩子們的朋友。
學生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廣告招牌、商品包裝物、電視屏幕等,也逐漸成為兒童識字的活教材。可以引導孩子專門準備一本剪貼本,把自己收集到商標、卡通人物名稱、廣告語等剪下來貼在本子上,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并茂的“識字課本”。
二、帶領孩子在樂學的氛圍中識字
識字教學時,采用電教媒體來表現漢字的音形義,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如,“森”和“林”二字,先出示一片樹林畫面,讓學生觀察、思考、感受“森林”的意思是樹木很多,大片生長的樹木。然后分解“森林”為五個部件,引導學生念兒歌“三木是森,兩木是林,森林已成蔭,請去大自然中行”。這樣就幫助學生理解了“森林”的字音、字形和字義。又如,“大”和“小”,教者出示實物讓學生觀察區別一個書包和一個筆盒。學生通過觀形區別,感受這兩個物體是同一類,但有大小之別,然后讓學生記住書包大,筆盒小,太陽大,地球小,“大”和“小”是一對意思相反的詞語。
三、指導孩子在多樣的游戲中識字
小學生年年齡小,天性喜歡游戲。所以采用游戲的方式,指導孩子在多樣的游戲中識字未免是一種較好的識字途徑。
比如,“猜一猜”“演一演”“做一種”等方法,在“猜一猜”中指導孩子去猜謎語,孩子十分樂于采用,積極性是很高的。既能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又能讓學生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在“演一演”中,孩子模仿的天性就可以展現,自己的,別人的,都會展示給你看,充分鍛煉了孩子的表演能力。
我們身為師者,教育學生責無旁貸。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用不同的方法指導孩子去識字,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讓低年級的孩子喜歡識字。相信,識字教學將充滿情趣,識字教學也將更加精彩!
(作者單位 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