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仕波
摘 要:新課標改革下的初中美術教學改革,教師應該注意從內心出發,傳遞美的享受,實現角色轉變,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運用美術資源,生動教學,對不同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美術;教學改革
自從新課程標準頒布實施以來,初中美術教學方式就面臨著新的轉變與挑戰,其間的藝術探討一直存在。美術教育擺脫了以往的“雞肋”形象,開始向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的方向轉變。新課標對初中美術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美術教師如何順應新課標的要求,利用教學模式構建理論,進行高效課堂教學成為擺在美術教師面前一個共同的課題。從新課標美術教材上來看,美術不單純是繪畫,而是涵蓋了攝影、手工藝、建筑、雕塑、民族藝術等多方面,充分體現了美術課程的時代性特征。
一、從內心出發,傳遞美的享受
很多初中美術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質尚待提升。新課標下的美術課程需要教師傳授更多的知識,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更需要教師具備極高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質。但與此相對應的是,很多初中美術教師依然故步自封,無法從書本知識中解脫出來,無法讓學生看到多彩的世界,更無法給學生一堂精彩的美術課。在本質上講,歸根結底還是要求教師的專業能力能夠提上來。作為一個數學教師,我可以嚴謹地要求學生:你必須記住這個公式,你必須知道這個公式的使用條件。但是作為一個美術教師,我不能要求學生:你必須喜歡這幅作品,你必須欣賞這位大師的藝術風格。關鍵問題是,作為一個美術教師的我,是在授課還是在分享,是否自己能夠率先被自己的授課內容打動。比如審美鑒賞,你為學生帶來了梵·高的《向日葵》,請不要給學生說這幅畫是誰畫的,他有什么歷史故事,這幅畫被拍出了幾千萬英鎊的天價,首先你要問問自己,是否已經被那強烈的色彩感點燃了,如果沒有對這份作品深刻的認可和理解,請換掉它,不管它多么有名。美術教師更需要用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引導學生,而不需要告訴學生哪些人畫過哪些畫,那不是鑒賞,那是歷史課。初中美術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換一種說法就是要全方位考慮學生的發展,要丟掉傳統的教學方式,使教學更加開放化和立體化,這就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緒。美術教師在進行備課時,不僅要在備課的內容上進行一些調整,對于教學的方式也要進行一定的修整,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例如,在一次考試結束之后,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學生由于剛剛結束了一場重要的考試,其學習狀態變得松弛起來。當這樣的情況出現時,教師如果還是按照平常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的話,那么學生吸收知識的能力必然會減弱,因此,教師就應該運用比較輕松的教學方式來進行講解,這樣才會讓這節課充滿意義,不會浪費時間,反而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美術教學評價機制要實實在在地從教學效果出發,對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評審,而且是要用統一的評審標準去工作。只有把好的教師推上去,把渾水摸魚、不思進取的人拉下來,才能改變目前的現狀。改變美術無用學科的地位,只能靠教師。如果說教師在這個改變過程中是主力,那評價機制就是一個規則,使每個人的努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為戰。
二、實現角色轉變,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實現教師角色轉變,倡導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要內容的新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的一大亮點。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引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夠有效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開放自己的心靈,張揚自己的個性,釋放自己的潛能,使學生學會思考合理性,掌握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促使學生個性健全發展,在豐富課堂教學內涵中實現教學功效的提高。很多學生不了解教師教課的辛苦與疲勞,所以在課堂上開小差、做小動作,不認真聽講。而很多教師對于學生的不專心聽講只會勃然大怒,然后進行懲罰,并沒有仔細思考其后的原因。雙方在設身處地為對方考慮了之后,更能夠理解對方的感受,彼此之間的隔閡會減小,更有利于師生之間的和諧相處。有效的活動設計避免了學生對學習抵觸、不情愿的情緒,學生一旦愉悅、輕松地進入了學習狀態,學習效率將會大幅提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運用美術教學資源,生動、形象地教學
美術課程資源有力地支持著藝術課程的實施,從各方面保證美術課程目標實施的范圍和水平。創建高效的美術課堂,必須以美術資源的建設、開發和利用為充分條件,否則將無法完成教學活動。美術課程資源可分為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多媒體的應用也迅速普及。多媒體運用大量圖、文資料,聲情并茂地展示課堂知識,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在課堂教學中熟練運用多媒體,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可以將知識轉換成學生容易接受的類型,直觀有效,更方便學生理解和記憶。多媒體擁有很強的聽覺和視覺效果,不僅可以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講解知識點上,同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欣賞一些電影、短片,同時讓學生記錄其中的一些知識,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欣賞有關的電影素材,來比較不同國家文化的區別。可通過多媒體動畫視頻讓學生領略畫卷中的萬物復蘇、百花齊放,以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然后將全班學生分成小組,鼓勵他們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展開豐富聯想,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學習創作。
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有些學生由于家庭條件或者生活環境的影響,對美術有著執著的熱愛,這些學生往往具有一定的繪畫功底、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普通的美術教學對他們來說往往起不到太多作用,而這些孩子正是將來的希望,學校不能把他們成材的希望寄托在家庭式教育和課余輔導之上。另一方面,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目的只是應付考試。對于這兩種學生的教學絕對不能一概而論。
進行差別式教學。對于不感興趣的,要培養興趣;對于感興趣的,要發展興趣;對于確實有功底的,要進行有深度的單獨教學。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目標,調整好非智力因素,讓學生樂學;重視學生自學,著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先學后教,讓學生會學。“樂學”與“會學”的完美結合,學生的學習就高效。教師在上課時的提問,可以起到檢測學生掌握情況好壞以及集中學生注意力等效果。但是根據標準答案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對錯的判斷,只是在淺層糾正了學生的錯誤。對于正確并且見解獨到的回答,教師當然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而對于明顯有錯誤的回答,教師不應該只是簡單地指出他的錯誤,而應該從根源上弄清楚他思考的方式,進而一步步地進行糾偏。這時的糾偏應該是啟發式的,循循善誘的,使他自己完全徹底的弄懂自己的錯誤并改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保持足夠的耐心,以關愛學生為出發點。
新課標對初中美術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美術教師如何順應新課標的要求,利用教學模式構建理論,進行高效課堂教學成為擺在美術教師面前一個共同的課題。作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提出了關注學生情緒、善于引導教學,引導自主學習,豐富課堂教學,堅持優差并重、保證主體地位,挖掘教學資源、合理利用開發等多種手段來提高初中美術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芳宇.初中美術課程中“設計·應用”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2.
[2]王文叢.初中美術教材中“設計·應用”模塊教學與實踐的重要性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3]劉山.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美術教學策略與美術課堂作業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
[4]王學苓.初中美術教學滲透環境教育的理論與實踐[D].首都師范大學,2008.
[5]王江晴.淺談初中美術教學[J].大眾文藝,2011(03):289-290.
[6]榮光.初中美術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3(67):10-11.
(作者單位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天寶初級中學)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