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雪梅
摘 要:媒介不僅在幼兒的生活中占重要比例,它們也在塑造和改變童年的樣貌,因此媒介素養教育應從幼兒階段開始扎根。對媒介素養及媒介素養教育進行梳理,探討幼兒階段實施媒介素養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指出教師在幼兒媒介素養教育中應扮演的角色,嘗試為幼兒教師實施媒介素養教育提供策略建議。
關鍵詞:幼兒;媒介素養;培養策略
一、媒介素養教育的內涵
我國學者對媒介素養概念的界定,基本上涵蓋了對媒介信息的選擇、理解、評價、利用和制作等各個方面,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媒介素養是人們對各種媒介信息的解讀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為個人生活、社會發展所用的能力,并把它看作現代社會公民必備的素質。
二、幼兒階段實施媒介素養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1.幼兒階段實施媒介素養教育的必要性
根據大多數國家的研究報告,看電視已經成為現代幼兒主要的休閑活動,幾乎占據幼兒百分之二十的清醒時間,而4~6歲的幼兒更是重度的電視使用者,而除了看電視以外,他們也使用其他的媒介。各類媒介尤其是電子媒介已成為家庭、學校和同伴團體之
外,最重要的社會化機構,影響力甚至超過父母及老師。幼兒的媒介環境正在塑造和改變童年,媒介素養是現代公民不可或缺的能
力,而媒體素養教育可以幫助幼兒從小培養并累積觀察、思辨、評估媒體的態度與能力。因此,新媒體時代來臨之際,幼兒媒介素養教育勢在必行。
2.幼兒階段施行媒介素養教育的可能性
有些成人可能會認為幼兒根本不應該看電視或使用其他媒體,抑或認為幼兒能力有限,難以達成媒介素養所要求的目標,殊不知學前教育的對象是幼兒,幼兒最顯著的特征是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對周遭的世界雖然感覺陌生,卻有著強烈認識世界的渴望,雖然這種認識是表面的、粗淺的,但卻是包羅萬象的,媒介素養教育只要合乎幼兒媒介心理特質就能將孩子的好奇引到探索、探究媒介知識的軌道上來。同時,幼兒在進入幼兒園時已帶進大量的媒介經驗與知識,幼兒園可以看到幼兒與同伴之間的對話經常會涉及卡通和連續劇,使用的物品會有卡通的圖案,兒童對廣告及流行歌曲朗朗上口,這也為教師利用時機就幼兒的生活經驗提供媒
介素養教育提供了契機。
三、幼兒媒介素養的培養策略
1.教師在幼兒媒介素養教育中的角色
媒介素養教育沒有固定的教材以及標準化的教學步驟,而是依賴教師能內化媒介素養的核心概念及目標,掌握教學策略,將媒介素養融入教學中,因此教師是實施媒介素養教育的靈魂。在幼兒園里,幼兒教育應以理解幼兒為出發點,透過環境來進行教育,幫助幼兒積累具體的、直接的經驗,為達到此目的,教師應了解并把握幼兒的現狀,并把幼兒實際的生活狀況列入參照,同時積極主動地和幼兒建立各種相應的關系,以作為活動發展與指導的基礎。為積極達成幼兒媒介素養教育的目標,教師在幼兒媒介素養培養中應發揮以下幾種角色:觀察者,傾聽,尊重者,引導、啟發與咨詢者,玩伴、示范和協助者,學習與反思者。
2.幼兒媒介素養教育的具體實施策略
對幼兒進行媒介素養教育時,應充分考慮幼兒主體的特殊性,同時幼兒媒介素養教育可運用的媒介非常廣泛,包括電視、電影、繪本、報紙、廣告等都可以作為媒介素養教育的素材。根據我國幼兒教育的現狀,將媒介素養教育融入幼兒園基礎教育中是效果最好的做法,在具體實施中可以采用以下幾種策略:
(1)強調“做中學”
媒介素養教育并非權威式的知識灌輸,重視的是帶領幼兒在行動中學習,也在學習中行動,也就是杜威強調的“做中學”的精神,幼兒階段的媒介素養教育的教學原則以幼兒的媒介經驗為主,教師要善用幼兒常接觸以及較為熟悉的文本,才能啟發幼兒興趣、增進學習效果。教師通過與幼兒一起觀看、討論影片,扮演影片角色,實際操作媒介工具,剪貼、制作報紙等方式,都是“做中學”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孩子喜歡的游戲,教師均可利用靈活的活動方式來進行。
(2)將媒介素養教育融入幼兒已有的學習活動,或作為單一主題進行教學
幼兒園的教學較為彈性,教師可以運用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策略來促進幼兒學習,但也因為幼兒園課程作為一個統整經驗的課程,并非分科教學,因此媒介素養概念的相關教學要看教師如何與現有教學主題聯結與進行,也就是說教師可以以一個融入式的教學活動討論媒介素養的相關議題。
綜上所述,幼兒媒介素養教育強調的是對話過程,在對話中幫助幼兒對所見所聞的媒介信息進行思辨性的分析與思考,幼兒階段的媒介素養教育應盡量避免灌輸孩子知識性、記憶性或意識形態的觀念,應盡可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幼兒了解媒體,引導他們對媒體有所反應,并樂于表達自己的看法。總之,當你開始正視孩子的媒介經驗,并愿意以此作為主題活動教學時,你就已經在帶領孩子討論媒體、思考媒體了,而在幼兒階段,讓孩子養成思考媒介議題的習慣,就能幫助幼兒媒介素養能力的養成。
參考文獻:
袁文麗.學前兒童的媒介素養啟蒙[J].學前教育研究,2005(06).
(作者單位 重慶市西南大學)
?誗編輯 薛直艷